封面圖片:香港的科技教育向前發展應該走什麼路,然後看看有什麼卓越之處,有什麼薄弱的地方,把香港的科技教育帶向一個新的境界。(Pixabay)
上周評論香港科學院(港科院)發表的報告《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認為那是一份難得的全面審視香港科技教育的報告;筆者認為就像報告提出的,這份報告應該引起廣泛討論,而不是香港科技教育的結論。
上周提到,科技教育的希望不應該押注在傳統的科目——理、化、生——上面,更不可以把選讀理、 化、生的學生數目,作為香港科技教育成敗的指標。香港在國際比較中,學生科學學習的成績斐然,在有關科技的國際比賽中,屢創佳績,都不應該當作是旁門左道而嗤之以鼻,反而把選讀人數日漸減少的科學科目,看成是培養學生科技素養的主要方向。
既然是新世代的新要求,為什麼不是設想香港科技教育的新境界,反而是希望在過去的框架中尋找出路?
創新境界 舊夢何堪
筆者覺得,首先研究的是,香港的科技教育向前發展應該走什麼路,然後看看有什麼卓越之處,有什麼薄弱的地方,這樣便可以為香港的科技教育描繪一個新藍圖,這樣才可以把香港的科技教育帶向一個新的境界。
相反,假設目前香港的 STEM 教育出了問題,因此帶着醫生的心態,看看香港的科技教育出了什麼毛病,要「醫治」這個缺陷,這是一種「缺陷模式」;就像修車一樣,最好的結果只是回復原狀,假若如此,香港的科技教育絕不會出現新景象。
不敢說港科院的報告是採取後者,但是既然課程是主要的關注點,報告書似乎看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問題,而沒有研究課程改革裏面的理念,尤其是關於科技教育的理念。
首先,高中新課程的核心——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是經過研究的核心學習領域。這裏面,4個領域,起碼數學加上通識的三分之一是屬於科技學習的領域,佔了核心全部的三分之一。報告把核心學習領域與科技學習對立起來,認為是核心佔的比重太大,是一種誤解;核心裏面有不輕的科技元素,還想不出有哪個國家可以全體學生有課程的三分之一是與科技有關的。
通識,包括三個範疇: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天香港與現代中國、公共衞生與能源。注意:這是必修。原意是每個學生完成高中學習以前,都必須經歷基本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習,所謂「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不過,由於在社會政治化的當兒,輿論聚焦社會科學,尤其是聚焦時事,於是社會上一般都會以為通識教育是專門作政治討論的;而通識的考試,也的確往往拿社會最敏感的話題出題目(不知道到底在測驗學生什麼?)。
其實,因此港科院若關心科技學習,也許首先應該看看通識的科技部分,看看如何可以有突破改進的地方。這應該是第一個注意點,也許是最需要關注的,因為這是全體學生必須經歷的學習。
不過,通識的學習內容是一回事,學校如何掌握,卻取決於 DSE(中學文憑考試)如何考。這也許可以是港科院促進香港科技教育的第二個注意點。應該有人以前沿科學家的高瞻遠矚,探索一下考評學生科技學習的新方向。
大學收生 指揮一切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大學收生的要求。通識是核心,因此是必修的,是大學收生的門檻條件。但是,由於香港的大學學位短缺,實際上真正能夠入學的,通識科及格不在話下(因為是必修),而大學的各個部門收生的時候,甚少考慮通識的成績。也就是說,大學往往只注意通識是否及格,往往連分數都不看,遑論學生在通識課程的學習經歷。因此,通識課程裏面有關科技的學習到底成效如何,其實是沒有人注意的,也就是說是不受重視的。大學收生,也許是港科院關注科技教育的第三個注意點,也是最重要的注意點。
不過,新高中課程裏面的科技教育絕對不限於通識課程,只是通識是每個學生都要經歷的而已。學生可以選修的科技課程,包括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還包括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技與生活、綜合科學、組合科學。
看看考評局的統計,這些課程選修的學生不少;其實選修與科技有關考試科目的學生,超過舊課程(那時候文理分科,只有選理科的才考科學)。
這些課程的內容也許是港科院最應該有興趣的,其中最值得研究的是綜合科學。綜合科學在初中已經施行40多年,在高中階段,假如學生要有比較結實的科技基礎,有3年的時間,學生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經歷?這應該是高中科技教育的重點;看看綜合科學的課程大綱,就會覺得設計者下了不少工夫。港科院與前沿的科學家應該可以加上突破性的貢獻。
爭奪空間 不利學生
綜合科學現在遇到兩類的問題:一、就如黃乃正教授在電視回答記者時說的,大多數教師都是大學單學科的畢業生,他們沒有綜合科學的學習經歷。實際上,很多學校的安排,是把綜合科學分成理、化、生,由各科的專門教師分開任教;也就是說,其實沒有「綜合」,結果是每個專門學科的淡化版。二、大學收生基本上不看綜合科學,也因此形成中學不重視綜合科學,中學生選修綜合科學的很少。本來,綜合科學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新的情況下,如何探索出高中學生科技素養的新途徑。這方面也許正是港科院和科學家們可以有重大貢獻的地方。
組合科學則是另外一個故事。組合科學是理化、化生或者理生的兩科組合。由於大學傾向於要求有傳統的理、化、生,不少學生就選修組合科學 + 一個單科,於是拼成三個傳統科目,爭取大學錄取的優勢。
也可以看看,今天選修傳統科學科目的,雖然一般還是總體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但是他們進入大學,首選的不一定是理學院或工學院;即使是念理、工的,大學畢業後會分散在各行各業,說不定很多在香港最大的行頭——金融。那是大勢所趨,難道說是浪費?難道說中學便毋須學習科技?因此,科技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我們期望港科院能給我們一些新意念。
值得注意的是,新高中課程的宗旨遠遠超過科目的調整。更大的目的是,壓縮傳統的「科目」,不讓這些科目霸佔學生的時間,而讓出空間讓學生有必需的、多元的其他經歷。新增加的學習領域,如「應用學習」、「其他學習經歷」,裏面都可以有非常豐富的科技元素。過去兩三個月本欄介紹的學校,裏面的科技活動很多不是課程之內的,而且不一定都是系統化的教育,卻可以有非常豐富而有效的學習。
STEM 教育不是始自今天,新世代科技迅猛發展,學生的科技知識和素養,當然要與時並進,但是不能當是時尚,亂了套,把科技學習看成是高於一切的學習,希望在學生的生活裏面佔據學生更多的時間;假若如此,近年甚囂塵上的中國歷史也會佔上一個地盤;假如藝術教育有代言人的話,也一定覺得藝術的學習應該有更多的時間……這便會回到擁擠的課程,學生就會更加透不過氣來。
在新世代中,科技學習是怎麼一回事?中小學的科技學習應該是怎麼一回事?科技學習在總體的課程設置中,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位置?怎樣以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創出高效的科技教育?不同前景的學生,又應該如何區別?科技有關的考試,如何才算促進科技學習?新興的學習科學,又如何促進科技學習?人們會對港科院寄予厚望!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