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紀錄片往往拍得比電影好,大概可以逃離荷李活大公司的魔爪,當然可以有看頭。An Inconvenient Truth的導演這次檢討美國教育,原來我們香港家長天天罵呀罵,拼了老命送子女出洋留學,人家美國的公立中學制度被批评到一無是處,都幾驚心!
不過他也有說明,失败的是在窮人聚居的地區中學,貧富懸殊得令人搖頭的美國,以先進頭號發達國家身分,對於有色人種/草根階層的教育做得分分鐘比我們香港還要差勁。要說貧富區分,可能香港地方比起美國算一個城市而已,差別沒那麼離譜。我們罵香港是考試訓練中心的教育制度,但美國這些沒家庭支援的草根孩子,在放任的開放式教育中,可以盲字都唔識便推出去社會受靶,當然可以想象他們的下場是牢獄,甚至橫死。
記錄片Waiting for Superman(https://youtu.be/h9FLXNiGtQs)有點過分歌頌私校,黑人孩子在公立中學是死路一條,抽籤抽中了入私校,用虎媽類似的密集式高壓教導手段,孩子可以入大學,破了隔代貧窮死穴,有咁容易?香港的名校其寶只是「貨源好」的優勢,但這些美式私校又是否魔術般的可以把劣質學生短期內變成優秀的尖子?看似是純隨機抽中黑人孩子入名牌私校,又是什麼因素可以把「蟲」變成龍?
家長們的名校情結
難怪望子成龍的家長橫跨民族、國度、文化,都渴望入名校!紀錄片中的黑人家庭,抽中入私校比中六合彩還要亢奮,抽不中的像被判死刑。其實千辛萬苦申請抽簽入名牌私校的黑人家庭已經是一小撮對孩子有極高期待的家庭,他們的孩子成功的機會其實根本就已經極高。我就不相信有志氣,有家長支持有上進心的黑人孩子,在公校中只有死路一條,太多例子證明並非如此。太歌頌私校,令人懷疑成功不只學校這因素。
在香港看見那些家長,千辛萬苦花了家庭收入近一半去送孩子去昂貴的國際學校念書,或者是年紀小小已送去外國留學,花費天文數字學費,他們認定外國的學校一定是好!很多時是孩子有自身的學習困難,他們不去找尋原因,卻亂送去昂貴的學校,很多時是浪費了金錢,卻又欠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