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而出

適當的逆境讓美麗的蝴蝶自强,最終破繭而出自由飛翔。
某天駕車上班時,聽見收音機裏正播放着這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相信小孩子

 
某日,一對母子在公園裏散步,兒子走到涼亭的一角時,突然將腳步放慢,最終停下來並蹲在地上,眼晴卻凝望着叢林的一角。母親看見孩子動也不動地專心凝視着,好奇下也靜靜窺探兒子在觀察什麼。原來孩子凝神貫注的是面前一個普通的蝴蝶繭。這個蝴蝶繭看來是剛完結了封閉的狀態,而在繭的一端有一個小小的洞。小洞內似乎有些小東西,爲了讓身體穿出頭上那個小小的洞,而在奮力地鑽動着,近看是一隻小昆蟲被困在繭裏面似的。媽媽看過後沒有理會兒子,繼續在公園裏散步,而兒子則蹲在地上繼續凝視。兒子看見小昆蟲掙扎了一整個上午,一切都是徒勞無功,小昆蟲並沒有破繭而出,兒子心裏開始焦急,跑來嚷着要媽媽趕快回家替他找來剪刀,幫小昆蟲剪開繭中的小洞,讓它輕鬆地走出來。媽媽拉着孩子的手,叫孩子再耐性地多等一會,千萬不要剪開繭中的小洞,並着兒子給信心小昆蟲,相信它最終能辦到。
 
媽媽不讓兒子幫忙小昆蟲是因為蝴蝶是要透過掙扎的過程,才能讓翅膀強壯,破繭而出。若兒子真的為小昆蟲剪開繭中的小洞,讓它走出來。那麼蝴蝶的身體便會很臃腫,翅膀變得細小,無論它後天多努力,也不能像其他的蝴蝶一樣在花間翩翩起舞。這隻可憐的蝴蝶最終只能爬行,永遠不能展翅飛翔。原來「破繭而出」是蝴蝶人生必須經歷的艱難過程,蝴蝶憑着那不屈不撓的精神讓身體穿過繭上的那個小小的洞口。蝴蝶在穿過小洞的時候,身體上的溶液才能轉移到翅膀上,使它的身體和翅膀都變得強壯,這樣當它破繭而出時,便可以展翅飛翔。兒子的好心好意險些破壞了蝴蝶自強的過程,毀了蝴蝶的一生。
 

呵護備至的傷害

 
現今的社會環境資源相對較上一代充裕,家長對孩子亦呵護備至,看來這一代的孩子都比上一代幸福。他們的起居飲食、寒天添衣、下雨帶傘等生活小節也處處有成人為他們安排妥當,成人們都努力地為孩子提供最舒適的生活,希望孩子都能贏在起跑線。孩子偶然在學校或是在公園內遇上小挫折,家長們已急不及待伸出援手為孩子排難解憂,有些更甚是發難投訴,目的是為孩子爭取他們心中的「最好」。近年社會中有聲音認為孩子,甚是年輕人的抗逆能力太低,每每遇上困難、挫折或失敗時,也不懂如何處理,所謂「港孩」、「港女」、「港男」等形容詞應運而生。
 
在現實的世界內,孩子真的沒有能力去面對這些生活小節上的難題嗎?忘了抄手冊功課,孩子真的沒有能力想想可以問誰、要怎樣問才來解決這小問題嗎?家長要捨得讓孩子跌,家長要讓孩子從中學習及嘗試,教導孩子正面積極面對困難及失敗,才是真正幫助孩子成長和成功,讓孩子最終贏在生命成長的終點線。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長,總有一天會遇上人生挫折,子女最終能平安面對逆境,或是因無力面對而選擇逃避,這就看今天你如何與他們一起度過這個「破繭而出」的艱難過程。你會選擇拿上剪刀或使用其他種種方法為孩子破繭,讓他舒適地走出來,或是讓他不屈不撓地穿過繭上的那個小小的洞口,讓堅毅的溶液轉移到他們的翅膀上,使他們的身體和翅膀都變得強壯?
 
適當的逆境讓美麗的蝴蝶自强,最終破繭而出自由飛翔。
 
(封面圖片:Pixabay)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