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之外

近年經常聽到許多教育界以外,尤其是工商界的朋友,談到對於年輕人的期望,都會提到一些知識與技能以外的元素。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把人的素質,局限在知識與技能。

前數周從年輕一代的職業觀念,溯其源談到現代經濟是生產的特點,影響到機構的根本性變化,也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形態。上周也觸及社會對知識與技能之外的社會要求。本文的題目,本欄用過多次,請原諒。

機構僱人 考慮什麼

近年經常聽到許多教育界以外,尤其是工商界的朋友,談到對於年輕人的期望,都會提到一些知識與技能以外的元素。上文提到某大會計師行,聲言做審計的具體會計知識,可以在工作崗位上很快學到,但是他們重要的是誠信與敏銳,這就超出了知識與技能的範圍。請注意,這裏絕對不是說不要知識與技能,而是說,知識與技能以外的素質,更加重要,也更加寶貴。

上文又提到,現在前線的工作人員,需要直接面對服務對象,需要面對種種挑戰、風險與誘惑。這些所需要的,都不是知識與技能的範圍。本欄多年前介紹過簡美蓮女士的博士論文,其中一小部分是研究了香港兩所大學,發覺同一學校(一樣的品牌)、同一學位(一樣的學歷)、同一行業(一樣的行業),應屆畢業生可以有很不一樣的薪酬收入──投資銀行最大,可以相差13倍多;零售銀行,5.5倍;IT,4.5倍;市場營銷,4倍;社工,2倍。這種情況,在社會上也許是司空見慣,毫不奇怪,但卻引起一個問題:學歷與品牌都一樣,薪酬何以有如此的差異?說明僱主對於知識與技能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考慮。他們考慮的是什麼?

同一項研究,有一位最大投資銀行的總經理,說:「我們僱員之中,完全沒有念過會計、金融、經濟的;有念文學的、人類學的、政治科學的,甚至經典語言(拉丁文與希臘文)。他們過去念些什麼,並不重要。我要看他們的經歷,看他們有沒有為自己設立過目標,並為之而奮鬥、過關、競爭……我們需要的是一種winning personality(贏取性格),因為我們是一家winning bank。」

這段話,很能說明社會對知識與技能的看法。追蹤下去,某年,這家銀行在巴塞隆拿作全球新聘分析員(最基層的僱員)作入職培訓。培訓的內容,並非金融知識的補課。第一個課題是討論「How to manage your bosses?(如何應付多個波士?)」(因為每人會從屬多個項目組)。是關於知識與技能之外的能力。

另一個例子。多年前見過一個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調查,把知識、能力,分為四塊:專業知識(動力學、流體力學、熱傳遞等等)、思想(獨立思考、人際關係、系統思維等等)、能力(交往能力、團隊精神)、宏觀視野(商業環境、市場環境、設計與測試等等)。調查首先問這些能力的來源。頭一項,專業知識,都是學校學來的;其他三項,甚少是大學學來的。調查跟着問這些能力在工作中的使用情況。結果剛好顛倒,專業知識,使用得最少。

知識以外 天地寬廣

不能因此就認為大學學的專業知識無用,但是可以說明,大學學的專業知識,只是社會實際需要的一小部分。

這些,其實在世界上早有討論。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表的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學習:內在的寶藏)(一般稱為Delors報告)就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自處、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共存)。本欄介紹過多次,此處不厭其煩,就是因為這是第一次把教育提升到學習的層次;而又把學習的意念,拓展到知識與技能以外。

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經過一項全面的研究,發表了一份關於關鍵能力(Key Competencies)的報告,一般簡稱為DeSeCo(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之後又出了一些新的版本。裏面在許許多多的能力之中,概括出三大範疇:面對多元複雜的人群、面對自己、面對多元複雜的工具。我們說的知識與技能,其實只是工具的一部分。

可見,社會需要的人,不只是擁有豐富的知識,充實的技能。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把人的素質,局限在知識與技能。中國的傳統,認為要德智並重。而且把「德」放在前面。韓、日、越社會,都有類似的概念。許多亞洲國家都有相近的傳統。

近年,在一些佛教國家──緬甸、柬埔寨、老撾──看到過傳統的佛教學校。老撾,40%學生的基礎教育,由佛教學校承擔,在首都朗勃拉邦,還有管治佛教學校的教育部。學生都是沙彌,清晨按照習俗上街化緣。除了佛經以外,他們的課程很現代化,有語文、數學、英文、科學,畢業後可以選擇出家,或者進入社會。曾經在老撾遇到一位英文流利的導遊,卻原來是佛教學校畢業的。在緬甸,參觀過一所佛教學校,每天早上11點有大批施主到學校派飯。學生的學習,也是佛經、語文、數學、英語、科學。18歲可以自由選擇出家。但是這些學校,最關注的是人。紀律都很嚴格,有清晰的戒條,不可逾越。他們說,青年結交女朋友,對方一定會問:「有沒有當過沙彌?當得怎麼樣?」人們認為這是一個把人「淨化」的過程。學校雖然也有現代的知識性的課程,但是重點還是在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I>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I>就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學會自處、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共存(Amazo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I>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I>就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學會自處、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共存(Amazon)

以人為本 早有傳統

也到過一些中亞的伊斯蘭學校,一般建在清真寺旁邊。學校一般有一個大天井。進門左面是課堂,右面是宿舍。除了《可蘭經》以外,也是全套的現代課程:語文、數學、外語、科學。也與佛教學校相似,他們的關注點,是學生的個人修養。

把人的成長,看成是教育的主要使命,西方也許也是從古就有。英國在十八至十九世紀已經相當成熟的公學(Public School,有別於後來政府資助的公立學校),就是為了教育當時經常在海外公幹的官員、商人、教士的子女,以社會的力量,合力建立理想中的學校,以培養精英接班人。

她們的目的也是培養人。於是形成了後世的文法學校、寄宿學校、資助學校這些英國精英教育的傳統。而大家都知道,這些學校除了上課,有非常大量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目的是在傳授知識以外,讓學生有充實的成長經歷。

是工業社會的出現,出現了進城「打工」的現象,才有了今天的學校概念。本欄不斷介紹過,美國麻省Sturbridge,一個過着1836年生活的村莊(旅遊點),筆者問當地第一所學校的教師,為什麼孩子要來上學,答:「不就是為了到波士頓打工,所以要學讀、寫、算。」

令筆者恍然大悟,學校的獨鍾知識與技能,源頭在此。才猛醒,今天的學校,其實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