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怎樣形成的?

知識建構,對於不是學術界的朋友、教育工作者、家長,最重要的一點:知識不是從外界進入人腦的,而是在人腦裏面形成的。

上周開始,打算比較有系統地、然而簡易地,向讀者介紹學習科學的基本原理。再重複一下:學習科學,最根本的是:人腦是可塑的;是人類的活動,在塑造人腦。

上周提到,人的腦細胞(或曰腦神經元)是會自我鍛煉的,甚至可以自動「走位」填補損傷;而鍛煉的動因,在於我們的活動,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動。上周提到嬰兒學習的過程,在生存的需求中,與外界交往的活動裏,逐步形成概念,也就是「知識」。這是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理上,說這是「知識建構」的過程(Knowledge Construction)。

有時候,會聽到人們提到「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筆者很少用這個詞。原因有二。第一、用上「主義」,就給人一個感覺,這是種種理論(主義)之一,還有許多並駕齊驅的「主義」,只不過是「多視角」之中的一個視角。的確,直到1990年代,仍然有些書,把「建構主義」與「行為主義」、「認知科學」、「發展心理學」等並列。

但是近10-15年左右,由於腦科學的發展,知識的建構過程,逐漸為各類的科學家、心理學家所接受,已經不再是一種「主義」,而變成了一種共識。其關鍵,是因為以往對於學習的研究,基本不出對行為的觀察,或者是心理的測量。研究方法,大多數是對一個過程,作「前測」與「後測」,觀察或者測量過程前後的變化;又或者是拿一個控制組(不對過程作額外的干預)與一個實驗組(加以干預),加以對比。都是對學習過程的A與B兩點,加以觀察;或者看兩個過程X與Y,有無差別。學習的過程本身,始終是一個黑箱。有了腦科學的現代化研究,就開始逐步打開這個黑箱。

用「知識建構」的概念,幾乎可以完全解釋以往種種流行的學習理論,但也會因此而豐富、修改、間或否定一些理論。因此,知識的建構,是一個公認的概念,再也不是一種「主義」。

知識形成 在於建構

第二、尤其是在中國內地,大約15年前,也有不少聲音提倡「建構主義」,引起了不少學術界和教育界的反對。當時人們的擔心,是回到「文革」時期全面否定理論,而強調一切真理來自實踐;當時甚至一度把「實踐」理解為「勞動實踐」。在學習領域,忽然來了一個「主義」,就不容易接受。

當時,曾經與上海一位教育家聊過。他完全不能接受「建構主義」,覺得,人類的知識,很大部分靠前人的知識,那不是靠傳承嗎?那就不是我們這些後人建構的了。現在回顧,當時倡議的、與反對的,都有點誤解;而學習科學的發展,又不如近幾年的成熟。

知識建構,對於不是學術界的朋友、教育工作者、家長,最重要的一點:知識不是從外界進入人腦的,而是在人腦裏面形成的。這種觀念,很重要,幾乎全面地影響教育。

首先是「吸收知識」的說法。人們一直把知識當成是液體似的,人腦就像是一個容器;而學習,就是為這個容器添加知識。我們往往說:「讓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其實不存在這樣一個過程。讀者也許會覺得非常疑惑。且請耐心讀下去,讓筆者逐步分析。

一、「傳授」。因為認為知識是從外界獲得的,因此教育就被看成是傳輸知識的過程。我們說,教育就是「傳授知識」。英文叫做imparting knowledge。用現代一點的用詞,是教師把腦子裏的知識,「下載」到學生腦子裏。現在的學校形態,全球來說,大部分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了什麼,明白了什麼,是無法控制的。記得上海前教委主任尹后慶說過:「學習就像吃東西一樣,教師沒有辦法代替學生去吃。」是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但是我們假設教師講的,學生就應該聽進去,就應該裝載。假如學生不能按照教師的期望下載,就是學生的責任,就是失敗,或者是「笨」。

二、「記憶」。學生如何裝載?就靠記憶。許多年前在農村做研究,農民對我們說:「我家這個孩子就是笨,記不牢!」在他們的概念裏面,「笨」與「記不牢」是同義詞。在現代的香港,當然大家都不會崇尚「死記硬背」,但是學生有「多少」知識,他們懂些什麼,仍然是大家最關注的。關於記憶,以後會詳細討論,但是記憶不等於學習,或者說是最低層次的學習,則是肯定的。對於學生「懂些什麼」耿耿於懷,其實也是「傳授」概念的延伸。

三、「灌輸」。現在還有很多朋友,一談到年輕人缺乏什麼,就覺得應該「講一講」,又或者在課程裏面增加一些什麼內容,在考試裏面考一考。課程有了,講也講過了,考試也考過了,學生就會領略,因此就會產生變化?特別是有關德育方面的學習,更加有些朋友直言,「只能靠灌輸」。以後會在討論。

四、「劃一」。我們的學校制度,基本上假設學生可以劃一地學習──劃一的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學習進度、考試要求……全球如此。但是假如延伸上述吃東西的比喻,每個人的腸胃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東西吃下不同的肚子,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實,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有速度的快慢、有不同的取捨、有興趣的差異、有家庭的影響、對自己也有不同的要求,等等。假如學習只是吸收外來的知識,那就只是學生吸收能力的問題。是另外一種「笨」與「不笨」的問題。

虛心開放 保持好奇

五、「看書」。讀者會問,那麼「看書」算不算吸收知識?請細細想一想:孩子肯看書,我們會很高興。為什麼?他們發生了怎樣的學習。看書,是因為孩子學會了文字這種符號,能夠根據符號,聯想到符號後面的知識。看書,是把著書者的知識,通過符號,通過聯想,在讀書者的腦子裏面,不斷建構新的知識。而不是讀書者把一隻隻的文字,裝進自己的腦袋。這仍然是「對周圍事物賦予意義」的過程。文字、樂譜、錢幣、路標……都屬於這種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知識建構」,並不限於嬰兒或者青少年。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所謂「人生路不熟」,對於當地的生活習慣,毫無認識。是通過與當地人的交往,嘗試當地的生活,等等,才逐漸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即使事前看一些有關當地的書,也只是輔助而已。

新接觸一個機構、新進入一個行業、新遇到一種科技、新創造一個市場……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說虛心、開放,其實就是主動與周圍的事物交往,讓自己接受周圍事物的衝擊,讓自己的腦建構新的知識。當官的新到一個地方,當校長的新到一所學校,都有讓自己的腦袋建構知識的必要;不然,帶着舊的知識,要來面對新的環境,就必然前路艱難。

有人說,「好奇」是預防衰老的良方,恐怕也是如此。心扉關閉了,「無所事事」了,絕對不是福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