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被人襲擊或人身安全感到威脅時,需要作出有一些適當的反應,保護自己的個人性命,使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減至最少;原來心理學專家佛洛依德也曾提出人類除了肉體的自衛機能外,還有心理層面的自衛機能。
心理上的自衛機能就是當一個人遇到心理上的挫敗或衝突時,如在工作環境與同事有衝突,夫妻在感情上有爭吵,社會上有意見分岐,大家心理上都會不自覺地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一些機械式的思想或行為上反應,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心靈,是一種很正常的做法,但可能自己不察覺的。
五大類別自衛機能
根據心理的研究,自衛機能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別,包括逃避性、自騙性、攻擊性、替代性、建設性,而這五大類又可再分為13種,現在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各種自衛機能的特性,以供大家參考,看透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有應用那一種自衛機能,有助大家改善關係。
第一大類是「逃避性」的,就是自己完全沒有理會或處理所面對的問題,或可說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類的第一種反應是「潛抑」,盡量壓抑自己的思想及感受,不提及有關事件;第二種是「否定」,自己使用一些言詞否定已發生的事情及有關的細節;第三種是「退化」,自己退回早年或人類原始的方法,例如:以哭或笑去面對所面的衝擊。
第二大類是「自騙性」的,就是自己不自覺地使用一些想法欺騙自己,使自己能夠接受所面對的心理衝擊;這類第一種反應是「反向」,自己將面對事故的由來,反過來歸咎是對方所引起的,沒有反問自己的責任;第二種是「理化」, 嘗試用一些自己認為合理的說法去解釋,使自己容易接受;第三種是「隔離」,自己使用其他字眼或比喻,間接提及事情,而使自己情緒上沒有那麼波動;第四種是「抵銷」,自己想像因是次挫敗或困境,將會從中得到一些好處,使現在可以承受挑戰。
第三大類是「攻擊性」的,就是將遇到挫敗的感受轉為攻擊別人或物件,宣洩自己的壓力或情緒;這類的第一種是「投射」,自己特別針對與那些引起自己挫敗感的人物相類似的人物,而表示不滿或敵意;第二種是「轉向 」,個人將自己的感受轉而向其他人或物件發洩自己的壓力,而不一定有特定的目標。
第四大類是「替代性」的,就是用其他心理上或實質上的行為,替代已遇到挫敗的不良感覺;這類的第一種是「幻想」,透過幻想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所得到的滿足感,填補因心理挫敗的空隙;第二種是「補償」,透過不同生理上的補償,如吃喝玩樂等,替代心理上應有的滿足感。
第五大類是「建設性」的,是離開純粹自衛機能的做法,就是開始嘗試面對現實,做出一些實質而正面的行動,化解危機;這類的第一種是「認同」,嘗試與一些有類似經歷又能成功處理的公眾人物作出認同,增強個人動力去克服困境;第二種是「昇華」,將挫敗感轉化為力量,有如壓力變動力,使自己更努力於現實上又可行的改變。
人類一般在成長及不同的生活層面,若未能面對心理上的衝擊,都可能使用不同種類的自衛機能;適當使用自衛機能,可使自己的情緒感覺暫時受到保護,鞏固個人的心理狀態,減少可能影響個人身心的範圍及深度。
假若一個人過分使用自衛機能,特別是長期使用的話,會使自己抽離現實,並沒有提升個人適應能力或改善真實的處境;一個人健康的心理狀態,就應該能從逃避性或自騙性的自衛機能,轉移至攻擊性或替代性,最終能夠使用建設性的類別,讓自己蛻變成長,大家嘗試反思及觀察別人正在使用什麼的自衛機能,就可以更與對人建立真正的溝通。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