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爆發 對城市規劃的啟示

在人口稠密、發展度甚高的鬧市覓地開闢新綠化帶似乎不甚可行,倒不如從城市規劃中花心思,在新發展的商住區融入寬廣綠化空間設計,提升市區通風效能之餘亦有助改善景觀。

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不少個案皆從半密閉甚至密閉式空間染病,表面上當然與防疫措施是否做得足夠有關,但更深入的問題可能是社區是否有足夠空氣流通度。在繁華鬧市中闢建廣闊開揚的綠化地帶及公共空間,長遠既有助增強市區通風效能,減少病毒和細菌傳播,亦有助提升空氣素質。如何從摩天大廈間預留廣闊空間和通道,在發展之餘同時讓市民「唞唞氣」,於兩者間取得平衡,愈來愈重要。

本港市區樓宇密集,阻擋空氣流動為人詬病多年,混濁空氣無處流散,每逢人多擠迫之處,窒息感與日俱增。據政府統計處2019年數字,九龍仍然是香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達48930人。以往不同環保團體多次為本港進行的空氣素質調查皆顯示,香港西面區域都是污染重災區,其中以九龍西更甚,相信與本地大多遠洋船隻航綫均集中於西部,貨櫃碼頭、道路項目也集中在西部有關。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早前一項研究發現,每當吹偏北風時會形成落山風,將北面空氣中的污染物帶來香港後,越過獅子山隨風飄送至九龍半島地面,加劇污染。研究亦發現,每當有熱帶氣旋靠近,外圍下沉氣流就會籠罩本港,令地面風勢減弱,空氣污染物因而積聚,坐困香港境內。

人口密集的同時空氣不流通,長此下去絕不理想。香港建築師學會今年3月曾舉行網絡會議,探討如何透過建築設計建構健康城市。有與會學者指出,陽光能夠殺菌,風則可以稀釋空氣中的污染物,惟本港城市發展引致樓宇密度增加,會減少空氣流通及陽光照射,導致更多病菌滋生,認為城市提升樓宇密度的同時,須改善規劃及設計,增加市區空氣流通及採光度。

在人口稠密、發展度甚高的鬧市覓地開闢新綠化帶似乎不甚可行,倒不如從城市規劃中花心思,在新發展的商住區融入寬廣綠化空間設計,提升市區通風效能之餘亦有助改善景觀,既可緩減市區熱島效應,亦能借助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並吸收空氣中的一些氣體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及氧化氮,改善空氣素質。

主要社交互動場所

目前市區內最大的發展空間必定是啟德及西九龍一帶,按當局啟德「活力磁場」計劃,新發展區約有三分之一土地為公共空間,佔地料逾100公頃,當中有大量綠化帶,空氣素質有一定保證。至於西九龍,高鐵站上蓋用地面積超過64萬平方呎,既鄰近西九海濱,亦毗連尖沙咀、佐敦、油麻地等繁忙地區。此地段除了興建甲級寫字樓及零售設施,亦應該有條件加入寬敞的綠化帶及大型公共空間。屆時市民如可在此寬敞的公共空間進行各類文娛展覽活動,勢必成為油尖旺現有社區和西九文化區中間的一個主要社交互動場所;綠化設施如做得好,亦可成為「社區通風口」,在空氣流通上有很大程度的紓緩。

儘管當下疫症有蔓延跡象,但相信始終會過去。防疫總比抗疫好,商住區未來長遠發展,必須考慮可持續性,以人為本,方為上策。

作者簡介

公共事務顧問,曾於政界及傳媒工作近20年,長期進行分析時政及政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