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軍突起的阿拉伯文明:伊斯蘭政權的誕生

西元七世紀以前,阿拉伯半島的主要居民是一些文化落後的遊牧部落,但是也有不少猶太人、基督教徒和阿拉伯商人定居在各個綠洲上。當薩珊波斯王朝跟拜占庭帝國長期對峙時,多數阿拉伯人還處於朦朧狀態;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阿拉伯人在七世紀中葉突然勃興,打敗了東羅馬,征服了波斯。到了十世紀中期,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已經蓬勃發展,在多個方面超越東亞、南亞和歐洲。
歐洲被來自東北方的「蠻族」連續衝擊之後,五世紀末,羅馬陷落,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說希臘語的拜占庭(東羅馬)帝國繼承了說拉丁語的西羅馬帝國。俄羅斯在北宋初年信奉基督教,因此有了文字,進入文明狀態。意大利是西羅馬的大本部 ,很早就有了高度文明,但是在中國北宋時處於封建割據、支離破碎的狀態。那時天主教教皇算是歐洲的權力中心,但也管不了多少事情。德國是日爾曼各民族的重心,羅馬教皇往往冊封一位德國公爵做神聖羅馬皇帝,作為安撫的手段。
 
北宋初期,西班牙和葡萄牙仍被北非來的摩爾人所統治,500年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天主教徒才把穆斯林完全趕出伊比利亞半島。英國和法國在中國北宋時都還沒用成為單獨的國家;統治今天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大公於1066年渡海征服了英格蘭的東南部,成為今天英國王室的始祖。
 
西元七世紀以前,阿拉伯半島的主要居民是一些文化落後的遊牧部落,但是也有不少猶太人、基督教徒和阿拉伯商人定居在各個綠洲上。當薩珊波斯王朝跟拜占庭帝國長期對峙時,多數阿拉伯人還處於朦朧狀態;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阿拉伯人在七世紀中葉突然勃興,打敗了東羅馬,征服了波斯。到了十世紀中期,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已經蓬勃發展,在多個方面超越東亞、南亞和歐洲。
 

伊斯蘭政權的誕生

 
西元622年,唐玄奘還未動身去印度的時候,穆罕默德率領穆斯林從麥加遷徙到麥迪那,在那裏建立了初始的伊斯蘭政權。十年後他去世時,玄奘正在印度那爛陀的佛寺裏精研佛法,伊斯蘭力量在阿拉伯半島已經頗為強大。他的三個繼承人(「哈里發」)在30年時間裏不但統一了整個阿拉伯半島,還把當時拜占庭的重要領土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和利比亞攻了下來,也征服了從來沒有被羅馬帝國征服的波斯。穆罕默德辭世不到100年,伊斯蘭力量已經擴展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東到印度河,西達大西洋。西元750年時,由於內戰和政變,本來以大馬士革為首都,統治這個大帝國的倭馬亞家族被穆罕默德所屬的阿巴斯家族所滅。在這場鬥爭之中,波斯人盡了很大的力量,所以阿巴斯家族選擇距離波斯比較近的伊拉克南部為首都,並新建了巴格達城。
 
遠在西元622年,伊斯蘭力量在阿拉伯半島已經漸為強大。 (亞新社圖片)
遠在西元622年,伊斯蘭力量在阿拉伯半島已經漸為強大。 (亞新社圖片)
 
西元11世紀,中國的文明已然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當時的巴格達也非常發達和興旺,是一個具備宗教、政治、商貿、文化等要素的大城市。
 

造紙術西傳阿拉伯及歐洲

 
西元751年,中國正處於盛唐末期,唐朝軍隊和大食(阿拉伯)軍在楚河流域的怛邏斯(今天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城市)發生過一次遭遇戰,唐軍大敗,20000人中死傷過半,幾千人被俘,其中有若干會造紙的工匠。是這一個戰役把造紙術從中國人手裏傳到了阿拉伯人手上;阿拉伯人命令中國工匠在撒馬爾罕建立起一間造紙作坊。造紙術於是從此一路西傳,到西元1250年左右在法國出現了歐洲第一個造紙坊。紙到了伊斯蘭地區和歐洲以後,大大節省了書寫的成本,既有利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傳播和教育的普及,也為日後歐洲的文藝復興打下了文化和物質基礎。
 
接下來說幾句我在大馬士革的倭瑪亞清真寺裏的思緒。七世紀末,大馬士革被阿拉伯穆斯林佔領,成為伊斯蘭政權的首都。倭瑪亞王朝的哈里發建立了這個深具拜占庭風格的清真寺,是世界上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很多人誤以為伊斯蘭文明是遊牧民族建立的,但實際上它卻和中國的各朝政權相似,是由定居人口建立的。不同的是,中國的統治者重耕讀輕工商,而伊斯蘭政權則很重視工商業。
 

百年翻譯運動

 
我相信地理決定歷史。居於歐亞非三洲交界處的新興伊斯蘭政權很早就控制了歐亞非三洲之間的商道,因此既便於收稅,又容易吸收到新知識。由於這個地理位置,雖然阿拉伯人起初並沒有很高的文化水準,卻吸收了大量異族文化和引進許多外族人才。比如,波斯人在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之後,改信了伊斯蘭教,於是波斯人在創造新的伊斯蘭文明中,做出了重大貢獻。阿拉伯帝國既沿用了拜占庭的稅收和管理制度,也借用了波斯薩珊帝國的許多人事和財政制度。西元9世紀初,巴格達已經建成,阿拉伯——穆斯林開始了「百年翻譯運動」。他們請各地的學者把希臘、羅馬、波斯、印度的著作,不論是科學的、醫學的、哲學的,都翻譯成阿拉伯文。他們這樣做的根據是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時說過的一句話:「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因此從11世紀起,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著作基本上是阿拉伯文。
 
坐在大馬士革清真寺裏,我不由得不想到阿拉伯人當初是如何熱切地學習外國文明,才能得到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創新能力。
 
他們對被征服民族進行了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只有文化悠久的波斯語各民族雖然伊斯蘭化,卻沒有被阿拉伯化。埃及是古老的民族,但是在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前,已經先後被希臘、西羅馬和拜占庭統治,因此底氣已經很弱。埃及人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後,既接受了阿拉伯語文又有大規模的伊斯蘭化。由於伊斯蘭法律保障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所以埃及的考普特基督教徒一直可以保存至今;開羅和科爾多巴、巴格達一樣,在11-13世紀時是猶太人集中的地方,因此也是重要的猶太律法中心。
 
遜尼伊斯蘭世界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在巴格達。阿巴斯家族統治的帝國的壽命是從750年一直到1258年。為什麼是1258年呢?因為這一年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攻下了巴格達,把拒絕獻城投降的哈里發處死,終結了伊斯蘭世界的中央政權。
 
本文從北京大學主辦的第十六屆蔡元培學術講座(2013年10月29日)錄音整理而成。
 
從活字版到萬維網系列之三
 
下文預告:阿拉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
 

張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