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學習的編程

借用編程的概念,教師可以把模範生的學習和生活程式向其他同學分享 展示。然後鼓勵其他同學嘗試模仿,並且按個人限制作出調整,教導學生追求卓越。

閱讀本文之前,筆者建議大家花上5分鐘想想:由起床到離家出門,您的「生活程式」是怎樣呢?

  • 掙開眼睛、關掉鬧鐘、開動咖啡機、上廁所、洗面、刷牙、飲咖啡、更換衣服、吃早餐、為水樽添水、出門口?
  • 掙開眼睛、按一下電話、關上眼睛、掙開眼睛、按一下電話、掙開眼睛⋯⋯洗面、刷牙、更換衣服、出門口?
  • 掙開眼睛、上廁所、洗面、刷牙、為家人煮早餐、下省20個步驟、出門口?

相信上述的選擇難以完全和每一位讀者一樣,每一位讀者都有自己的專屬「生活程式」。就像電腦程式一樣,都有其獨特的流程。畢業於人文學的筆者並不是資訊科技的教師,只是曾經會考念過資訊科技的學生。在教育教練的學習中,認識了神經語言程式學(Meta-NLP)的概念。結合起來,體會到編程的概念不只局限於資訊科技的領域,更能夠應用在其他科目、人際關係、價值教育及生涯規劃等等的教與學之中。

呈現學生的程式

在教練學的信念之中,每一個人都是完美地運作腦袋裏的程式。程式編程出問題,邏輯關係弄不清,電腦繼續完美地運作程式,但實際上卻出了問題。人也是一樣,程式出錯了,生活和學習便會產生問題。例如:因為起床到出門的程式有偏差,多了不應該運行的程序,好像打機,所以學生遲到了;學生作文的程式,欠缺了資料蒐集和大綱編寫的程序,所以文章表現不理想;學生聽到不喜歡的評語,自動運行「耳朵關閉」的程式,所以教師怎樣說教也欠效果。

運作出問題,必須仔細看看當中的程式。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透過活動讓學生把一個領域的學習和生活程式描繪出來。教師也可以透過具體細緻的觀察,以回饋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立體地了解到自己的運作程式。覺察是改變重要的一步,呈現學生的程式後便能夠開始進行客觀分析。

分析學生的程式

學生每一個生活和學習的偏差或卓越表現都有獨特的編程。筆者記得過去學習編程過程時,老師教導需要習慣把一個大問題分拆成數個小問題。學生文章寫不好,亦可能只是其中一組的程式碼產生問題。促進學生以後置角度客觀地分析自己學習和生活程式當中的優劣部分,將有助學生鞏固優質的習慣,同時更聚焦地對症下藥。

教導模仿其他學生的程式

每一間學校都有不少模範生,學校和教師也希望學校的同學向模範生學習。然而,模範生是一個符號,對於一些同學來說,他們並不具體明白模範生是怎樣成功的。借用編程的概念,教師可以把模範生的學習和生活程式向其他同學分享 展示。然後鼓勵其他同學嘗試模仿,並且按個人限制作出調整。模仿他人成功的路徑是教導學生追求卓越的一個技巧,學校也能夠更準確地把學生的優良傳統、特質和習慣傳承。

老師也需要編程

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教與學和學校工作編程,將能夠提升教學和工作的仔細度和精準度。 電腦需要定期更新,以應對最新的環境。更新了電腦系統,我們才能夠安裝最新的程式功能。社會、科技和學生的需要更新速度比以往已經提升了多個級數。筆者認為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要定期呈現、分析、除錯,以及需要多模仿其他同工的卓越程式。

吳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