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人、生豬、生牛、生雞、生蝦……

粵語用「生」這個詞來表示「活的」這個習慣,早見於甲骨文。

生、生人、生豬、生牛、生雞、生蝦……(saŋ55、saŋ55 jɐn11、saŋ55 dzy55、saŋ55 ŋɐu11、saŋ55 gɐi55、saŋ55 ha55……)(註1)

粵語一向用「生」來表示「活的」這個意思,譬如「生人」就是「活人」,「生豬」就是「活豬」,「生牛」就是「活牛」,「生雞」就是「活雞」(「生雞」又另有「未閹割的公雞」的意思)。可惜,近年忽然流行「普通話化粵語」,於是上述各種生物都被部分人說成「活人」、「活豬」、「活牛」、「活雞」。

詞彙發展史

其實粵語用「生」這個詞來表示「活的」這個習慣,早見於甲骨文。孟世凱甲骨學辭典「生」條,義項一︰「鮮、活……武丁時期卜辭有︰『其獲生鹿。』又︰『癸酉卜,侑生豕。』」該書又有「生芻鳥」條,釋曰︰「活的幼鳥。」同時,筆者翻查過幾本甲骨文字典之後,發現甲骨文中根本沒有「活」這個字。由此可見,我們粵人用「生」來表示「活的」這種習慣就符合中國人最早的用詞習慣!

至於「生人」一詞,亦早見各種古代文獻。漢語大詞典「生人」條義項一︰「活人。莊子‧至樂︰『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死屍得了生人之氣,口鼻裏漸漸有起氣來。』」所以粵語就有「生人勿近」、「生人霸死地」等說法。

古書還出現過「生鵝」(孟子‧滕文公下︰「(陳仲子)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生馬」(戰國策‧燕策︰「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生牛」(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見無非死牛者;三年而不見生牛。」)、「生豬」(根據互聯網上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三冊‧事彙部上‧法苑珠林卷九十四酒肉篇‧感應緣‧唐鄭師辯有如下文字︰「後數年,有友人勸食猪肉,辯不得已食一臠。是夜夢已(黃氏案︰此當為「己」字)化為羅剎。爪齒各長數尺,捉生猪食之。」)等詞,可見我們原原本本的粵語正傳承了古代中國人的用詞習慣!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硬要模仿普通話,拿「活」來取代「生」呢?難道將來我們的「激到生蝦咁(噉)跳」也要改說成「激到活蝦咁跳」嗎?

筆者隱約記得,在某電視劇(沒有記錯的話,那還是一部古裝電視劇)中聽到某角色說︰「……獨活。」意思自然是「……獨自生存」!他(或她)為什麼不說「獨生」呢?可能部分讀者中學時期都讀過的,取自史記‧信陵君列傳的信陵君救趙一文,裏面有一句是這樣的︰「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可證「獨生」是正史中的雅詞。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模仿普通話說「獨活」呢?真是莫名其妙!似乎有人以為解作「生存」的「活」,粵語不得不用,否則表達不了「生存」的意思。譬如要表達「我只想活得不一樣」這個意思,粵人就不得不用「活」了。其實我們是可以說「我只係想有唔同(或者「零舍唔同」,又或者「與別不同」)嘅人生」!又譬如表達「我再也不想活下去了」這個意思時,有些人也許又以為粵語不用「活」字就無法表達。其實要表達相同的意思的話,我們的表達方式是︰「我唔想做人嚹」!普通話說「我想活到120歲」,我們粵語說「我想有120歲命」。我們一向只在「活動」、「活潑」、「生活」、「靈活」等詞當中才用到「活」字的,從來都不拿「活」字來自由運用!

我們的「生」快要死了!諷刺的是,將來在「生」真的宣告死亡之後,若我們的後代檢視粵語詞彙發展史,就會赫然發現,用普通話的「活」來殺粵語的「生」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粵人自己!

(註一)本書所用的注音方式,粵音方面,與黃錫凌粵音韻彙所用者相同。惟調值標示於音標右上角。陰平(第一聲)調值為55,陰上(第二聲)為35,陰去(第三聲)為33;陽平(第四聲)為11,陽上(第五聲)為13,陽去(第六聲)為22;陰入(上陰入)(第七聲)為5,中入(下陰入)(第八聲)為3,陽入(第九聲)為2。若遇變調,則先標本調,再標變調。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