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時間:2024/03/15 7:30pm
節目:諏訪內晶子與琉森音樂節弦樂團及丹尼爾·多特思
香港藝術節的這場音樂會,為琉森音樂節弦樂團(Festival Strings Lucerne)再度訪港。這隊室樂團上一次來港演出,為10年前的香港藝術節,地點亦是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一連兩晚演出巴赫的兩首小提琴協奏曲、莫札特的兩首嬉遊曲,以及其他作品。當年樂團依然由今次的藝術總監、樂團首席、小提琴家丹尼爾·多特思(Daniel Dodds)帶領,技藝均驚四座,全場觀眾屏息呼吸,曲終每每全場掌聲雷動;尤其在多特思擔任的兩首協奏曲的演出,他優雅莊嚴、技巧清脆、音色甜美的演奏,令無論是資深或是完全外行的觀眾如癡如醉。轉眼10年,今次只此一場,多特思將小提琴獨奏的角色交由客席獨奏家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擔任。香港聽眾應該非常熟悉諏訪內晶子,自她少女時代與紐約愛樂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訪港後,這30多年來,一直是本地重要樂團所邀請的常客獨奏家,當然亦包括疫情期間取消的室樂演出。
樂團今次作亞洲巡迴演出,香港差不多接近尾站。他們在大會堂舞台的排位,亦用上這次亞洲之行所採用的非一般習慣──即是弦樂聲部大調動,低音提琴在第一提琴背後,大提琴靠在第一提琴旁邊,中提琴與第二提琴、定音鼓自成一方。近八、九個月來,這是第四隊樂團在香港的音樂廳裏演出所採用的相同聲部位置。
一般而言,在香港的舞台上,這是「必死」的效果──甚至影響演奏水平。
樂團演奏《D大調第一交響曲》略為失色
音樂會開首演出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的《D大調第一交響曲「古典」》,在這首新古典主義的作品中,樂團採取原原本本、光芒跳脫的普羅科菲耶夫典型風格,小提琴組接近一刀切的運弓,整體上銅管組與定音鼓的硬朗,與一般可能依然傾向拿捏些許古典時期脈搏的樂團非常不一樣。作為一隊以室樂團體制的樂團而言,琉森音樂節弦樂團的演奏,就像管弦樂團在演奏作曲家自己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氛圍一樣,氣勢激昂。以小樂團而言,他們這種奏法還能「玩」得起,因為只要控制着音量方面不要刻意以小博大,勇往直前的情緒可以令觀眾有在聽大樂團的聽覺上的錯覺。不過,就像過往聽到其他樂團以這一款舞台排位所承擔的必然惡果一樣,樂團的整齊度令人大失所望,這不單只嚴重影響第一提琴組,在這首樂曲而言,因為不同的聲部都在以室樂的方式,與其他聲部互動對答,所以即使是木管組,亦大概因為聽不清楚弦樂聲部的運作,經常有所遲疑,而令節奏出問題,甚至影響吹奏的音色及音準。各組別或個人的過高音樂感,在他們所定立的過快速度上,成了嚴重的致命傷。所以整體來說,只有第二及第三樂章的演出水平,比較有保障。
諏訪內晶子這次演奏的作品,是比利時小提琴家亨利·維厄當(Henri Vieuxtemps,較普遍譯為魏歐當)的《A小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一般樂迷大概會對這首樂曲感到非常陌生,因為這位小提琴家只寫小提琴或室樂作品,而這首「冷門」樂曲,其實在小提琴界並不冷門,上世紀中至90年代,這首協奏曲可是一眾頂級小提琴家灌錄唱片的熱門樂曲之一,而唱片公司亦欣然發行的作品。筆者上一次聽諏訪內晶子,已是幾年前她臨危受命,於一星期通知下「江湖救急」,全盤頂替未能如期來港的杜美(Augustin Dumay)在港的音樂會和大師班。當晚她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琴音亮麗,風格高尚,屬於合乎貝多芬風格但偏向於委婉柔情的一型。這大概是筆者最後一次聽到她與老拍檔史特拉第瓦里「海豚」小提琴(Dolphin by Antonio Stradivari)一起在舞台上演出。兩年前她來港演奏普羅科菲耶夫小提琴協奏曲,筆者臨出門口當刻,音樂會卻取消了,所以也不知道她在前一晚那場,是否已換上新拍檔查爾斯·雷德小提琴(Charles Reade by Guarneri del Gesù)。而今次的音樂會,場刊上亦再沒有提及她目前所用的是什麼小提琴了。
諏訪內晶子表現令人失望
樂團經過了之前普羅科菲耶夫交響曲的不大成功的演出後,在為諏訪內晶子作伴奏,單單是第一樂章開始的一大段引子,演出的水平已令人感到相當驚艷,整個音色的氛圍,與一般著名的管弦樂團演奏孟德爾遜(Mendelssohn)的瑰麗高雅氣質相似,亦與這首維厄當的作品的基調非常吻合。樂團沒有指揮,單靠各個聲部互相協調,可謂極不容易,無論在平衡或音樂的歌唱性或情緒變化上,樂團都非常出眾。諏訪內晶子的琴音,相比於樂團來說大很多。不過在整個第一樂章,她在控制琴的音色和力量上,卻令人大跌眼鏡,她戰戰兢兢的表現,難以在對比強烈的樂句變化中揮灑自如。樂曲中的抒情片段有大量裝飾音符,就有如蕭邦的樂曲風格一樣,因此,節奏與對比非常重要。但不大了解諏訪內晶子是否對這個琴很陌生,她就是無法在運弓的改變上,操控到琴弦去奏出動人的樂句,在高音的控制上更是較差。而在好些連頓弓的弓法上,她亦改成了分弓,這反而令演奏不暢順,弓法上也變得絆手絆腳。當然,這個樂章裏亦有恍如巴格尼尼(Paganini)《隨想曲》裏的繞手困難弓法,比如三個連音加一個上弓的音、手指各按一弦還要加上伸替、夾硬張開手指的雙音加八度「和弦」,音程令音準格外困難。而在華彩樂段中,諏訪內晶子的音準失誤最多,不過這段講求抒情的華彩,她能奏出優美的氣息,但依然無法在高音裏塑造激昂的高潮。當然,她仍然莫名其妙地將她本來應該做得到的連頓弓,改成難以控制的簡單分弓。第二樂章中的憂怨氣氛,她在低音弦的控制,未能奏出振動人心的共鳴,令人完全感覺到她對於手中樂器的陌生感。但當旋律進入大調的氛圍後,她就開始忘卻了樂器上的問題,而真正專注於音樂了。而在轉往A大調後,她的演奏就步入佳境了,這個簡短的第三樂章,令人感覺演出才剛剛開始一樣便已完結。
諏訪內晶子過往的演奏,偏向內斂但亮眼,抑揚頓挫較少,這亦與部分典型的作品風格有一點出入,但也不算過分偏離。今次,在弓法的基本功方面,卻不見得穩當。其實在這首協奏曲中,以她過往的表現,不應該落得如此失準的水平;而樂曲中另一面的風格──炫技的「virtuosic」氣質,當晚更是欠奉。她手上的那具小提琴,琴音的本質光芒萬丈、氣勢奪人,有點剛陽味的色彩,但她反而「拖」不響穿透的琴音效果。大概估計她與「海豚」並肩多年,早已熟習了稱心的個人風格,要應用與自己習慣不同的樂器,現場遇到狀況後根本難以調適。之後她加奏巴赫的無伴奏作品,平靜心態下的演繹也只是中規中矩,過於平直,個人感到與她過往的演出,相距甚遠。如果單憑當晚的表現而言,既然諏訪內晶子過往連綿平穩的演奏在這個琴上不管用,那麼這個琴是否會較適合稜角分明、較為剛陽風格的主人呢?樂團在這首協奏曲的伴奏,令人極之滿意,小型的規模,卻奏出大型樂團的底蘊,浪漫與強勢兼備,不同聲部的團員都能夠掌握到樂曲感情上的變化,亦處處緊隨小提琴獨奏。
樂團後期演繹出色
樂團亦選奏了一首當代的作品,理查·杜布農(Richard Dubugnon)的《交響樂團的第四隨想曲,「必須如此!」》(Caprice for Orchestra no. 4, “Es muss sein!”)。這首作品對於筆者來說非常陌生,但就演出來說,當晚將在上半場協奏曲中的極優合作,仔細地在不同聲部,特別是個別獨奏樂師的優劣水平,展示於面前,無所遁形。樂團適應場地的能力出奇地迅速。在下半場剛開始,技巧上的所有問題,已一掃而空,尤其弦樂組的整齊統一,令這首樂曲的效果更佳。定音鼓手充滿音樂感的音量控制,非常出色;唯獨是低音提琴的獨奏,音準的失誤確令表現力降低。
而他們在莫札特《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K551,「朱庇特」》的演繹,與大部分的典型演繹,有着非常不同的表現手法。這首熱門樂曲在香港的舞台上,近5、6年不時出現,但一般容易被愈奏愈起勁的樂師,特別是在最後一個樂章中,敗了好事。琉森音樂節弦樂團,一開始已將作品的樂句,定型在攤開得比較寬闊的範圍上,這比幾年前柏鵬(Christoph Poppen)還未成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時,攤得更加開闊。「琉森」的藝術總監、樂團首席多特思,更刻意地將樂句與樂句之間的空間進一步拉闊,句末都是漸弱的,這在弦樂組是必然的要求,特別是小提琴組。這一來,樂團就由始至終,完全解決了在激昂的片段與和聲中,搞成一場難以收復的局面。在這首難以演繹出莫札特典型風格的作品裏,樂團搬出「非常道」的演繹、配以「非常道」的舞台排位,整體的演繹反偏向優美,減低一般經常出現的重型節奏脈搏,使得演繹上更接近他們的拿手好戲──莫札特的《嬉遊曲》。風格上是否合適,則見仁見智;但以表現來說,每個聲部都奏出悅耳動聽的旋律與和聲,無論是歌唱性還是色彩,無一不是賞心樂事。樂團的弦樂組,加奏了由斯文森(Johan Svendsen)改編舒曼的《晚歌》(Abendlied, Op. 85, No. 12)。弦樂組當晚氣定神閒、婉約流連的演繹,在大會堂音樂廳的自然殘響的音響效果下,動人的程度似乎比起他們的舊影片及新錄音,有過之而無不及!演繹漂亮得令人屏息,再次展現了10年前他們來港演出的氛圍!香港的樂迷,可說是相當幸福!
10年過去了,當年觀眾的安靜而莊嚴的現場表現,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四周的雜聲,和無心欣賞而無聊地不斷翻閱場刊的惱人紙聲。但琉森音樂節弦樂團,在不陌生但又陌生的場地裏,集中精神趕緊改善演奏以應對音響,互相聆聽達至室樂演奏的至高境界,一首比一首好的演出,卻並未改變。世界循環不斷,不知道樂團的下一個循環,是否會在10年後的香港藝術節,再次重臨香江。
原刊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