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工商管理學院3月1日(周五)舉辦「理大校友貢獻國家論壇」,為特區政府認可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的活動之一。在專題討論環節,多位活躍於政、商界的理大校友參與討論,以下為討論內容:
論題:改革開放四十年對世界的意義與香港之角色
主持:香港大學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
出席者:
張心瑜(香港七星控股主席、理大院士)
李根興博士(盛匯商舖基金管理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盧偉國博士(立法會議員)
倪偉東(悅容莊﹝中國﹞首席財務官)
羅家順(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
黃浩明(恒基兆業地產執行董事)
盧麗華:改革開放40年,香港一直積極投身國家的改革開放和推動內地經濟發展,請各位校友分享香港如何參與國家的改革開放,當中作出過什麼貢獻?而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推動香港經濟發展,以及如何幫助企業升級轉型?
改革大大提升中國人地位
張心瑜: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受惠者,也是貢獻者。1980年,我全家從內地移居香港,過海關時,全家只有千多元港幣,但我們在香港掙到「第一桶金」。那時我們看到中國有很多向港商開放的政策,因此從1990年代開始投資內地的房地產、工廠等。隨着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升,這跟改革開放政策有莫大的關係。
做生意須熱情 愈北面舖愈升
李根興:我經常公開講商舖投資、講創業。我很自豪在理工大學念了個博士學位,我的博士論文是關於entrepreneurship(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不外三種決策方法:一、rational decision making(理性決策),先「計數」,再決定;二、emotional decision making(憑感覺決策),「啱feel」就去做;三、到處問人意見後才去創業。考考大家,我們訪問了240人,140人想創業,但最終沒有行動;另外120人真的創業了,我想問問大家,這120人中的決策方法是理性、憑感覺還是到處問人?結果是愈理性的人愈不願創業;愈愛listening(聽意見)的人,也愈沒有創業的意願;創業往往是emotional decision making的結果,即是說,想創業的那一刻,有動力,有熱情就容易成功。當然,投資需要許多分析,但做生意則很需要熱情。
我做商舖投資,改革開放40年,我是受惠者,常常對人說,愈北面的舖愈升,愈南面的舖愈跑輸;愈「自由行」的舖跑贏,愈「外國人」的舖就跑輸;做日用品的舖跑贏,做奢侈品的舖就跑輸。大陸開放,會帶旺香港舖市,從而令整個舖市向上。
文化差異需要時間去適應
倪偉東:我從理大畢業後,從事會計行業,過去16、17年,我經常往返內地,更在上海生活了11年,每周五晚回港,周日返滬。十多年來,我幫助不少客戶在中國投資。一方面,我們帶了很多資本回內地,帶動了經濟發展和就業。我們看到,1990年代,甚至到2000年,大部分的投資都是外商投資。
目前,有很多香港人在上海,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物流、商務、建築、測量,當中也不乏理大校友。因此,我覺得理大校友對國家改革開放貢獻良多。
另外,香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受惠了什麼?我見到很多客戶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內地後,反而有更多精力和時間管理香港的業務。同時,通過在內地設廠,更好地利用香港的國際視野和網絡走向國際,從而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
有很多新聞指香港人很難接受部分「自由行」旅客的行為,但我在上海看到,上海人也不容易接受外省人的一些行為。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文化差異需要慢慢適應,融合是需要時間的。我希望港人更主動與內地人溝通,我相信通過溝通,會更容易合作。
盧麗華:改革開放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Henry (倪偉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香港的學生除了考慮在香港發展,還可以考慮到內地發展。我順便告訴大家,理大上海校友會將於周六(3月9日)成立,我們希望透過成立這個校友會,進一步加強與母校聯繫。
香港人對內地的三點貢獻
羅家順:我30年前在理大畢業,在中國大陸工作了20多年,其中20年在上海。泰國正大集團從事農業和食品業,自1979年已投資中國。改革開放除了設廠,除了基礎建設,當然就是人民要吃飽,因此我們藉農業進入中國大陸,外資企業註冊編號為0001號。多年來,除了西藏外,我們在所有省份都有投資。改革開放40年,我們看到內地突飛猛進的發展,我認為香港人的貢献有三點:
一、人才:多年來有很多香港的專業人才在北上工作,他們對內地的政策和標準制訂作出很大貢獻。
二、知識:我們帶着大量的管理知識北上,包括人事管理、商業管理,以至科學上、醫療上的參與。
三、基礎建設:這一代北上工作的香港人,為下一代做好了基礎建設。目前估計最少有50萬港人在內地工作,港商能夠為中國大陸做最大的貢獻,其實就是提供就業,而很多就業機會就來自創業。從未在內地工作過的理大生,如果在校友的照顧或提攜下,在內地開展事業,成功的機會相信會很高。
中國在經濟民生兩方面進步大
盧偉國:改革開放40年對世界的意義:經濟上,我相信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這麼長的階段保持着雙位數或高單位數百分比的經濟增長,外匯儲備達到4萬億美元,絕對是一個亮麗的數字。
民生上,全世界的極端貧窮人口,從90年代的40%,下降到目前約10%,大部分脫貧的貢獻來自中國。所以,中國在經濟、民生兩方面的貢獻,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正如很多香港人一樣,我也是從80年代初開始,在內地經營合資,一個在深圳蛇口,另一個在廣州。當時坐火車帶的行李箱很「硬淨」,人可以坐在上面,因為坐火車往往買不到有位子的票。那時內地的工作、生活條件跟現在沒法比較。
的確,從數字上看,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地直接或間接的外來投資,約有七成來自香港。我在蛇口工作的時候,也經常向內地同事介紹給內地同事。由這些小事例,可見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當然,香港面對的挑戰也有不少,最新公布深圳的經濟總量已超過香港,未來香港如何在大灣區的發展中找到新的定位,繼續發揮作用,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盧麗華:我也坐過內地的「硬座」火車,看到今日中國能夠輸出高鐵技術,可見中國在「民生」方面進步的速度。
資金、科技來華趨勢不改
黃浩明:除了「硬坐」,還有「硬企」,有時更連站都沒有位置。我最早返內地旅行時,還在理大念書。當時沒有位子坐,只好站在兩個車卡中間,好呼吸新鮮空氣。
目前,我從事房地產業,但理大畢業後,先在測量行工作,做得最多是物業估值。那時內地港資企業要上市,廠房、土地必須估值。我記得第一次到廣東三水工作,客人抱着很大期望──估到「好價」,上市自然高興。不過,由於當時內地房地產法規未成型,土地又屬於農村集體所有,因此不曉得怎樣估價。後來,香港的專業人士,包括前任特首(梁振英)提供很多協助,對中國的土地改革和相關法規的成立作出很大貢獻。
90年代初,港交所引進H股,第一隻上市的H股是青島啤酒(00168),此後,H股在香港上市都很順利。很明顯,香港對內地的貢獻,最初很明顯就是工業家把資金、技術帶回去;之後就是金融業將全球的資金帶回內地。接下來,資金、科技進入中國的趨勢相信不會改變,大灣區的成立,也是這個概念的實踐。
盧麗華:早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當中提到香港要進一步發揮促進者、推動者的角色。我想請各位嘉賓談談大灣區機遇的問題。
張心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雙重優勢,即在同一個國家的前提下擁有不同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擁有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和優質的專業服務。我們可以將上述優勢結合大灣區內9市的廣濶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科技實力,通過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
李根興:從創業者的角度看,我覺得只是滿足顧客的需要已經不夠,人客未有需要哪一刻,若你已想到人家未來的需要,才能發揮重要的角色。例如iPad出現前,沒有人要求一部沒有鍵盤的電腦,也從來沒有人要求手機要有App Store。今天,我問大家什麼是5G,大概也沒有多少人了解,不要緊,只要華為能推出,全世界都會要。
過去,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扮演了積極的角色,而未來扮演的角色,應該是為內地、外地企業創造新需求的角色。
倪偉東:大灣區給我的感覺,就是市場大了許多,也「統一」了許多。因為以前在內地做生意,每個省、市、區的規定都不一樣,令人氣餒。簡化了規定,經商固然便利許多,也令企業多了很多機會推廣其服務。另外,香港專業服務所堅持的原則和素養,能夠為外國人接受,也可為內地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創造價值。當然,我們也必須更積極主動尋找客戶。
用「四字真言」尋找商機
羅家順:我們可以怎樣在大灣區和一帶一路見到商機?我想用一些四字成語來概括:
一是「以人為本」,不僅是培養人才,服務顧客也要以人為本。我們帶過去的技術、企業,以及投資,都離不開我們服務的人群和他們的需要。
二是「以長補短」,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是雙向的,香港人可以「帶過去」,也可以「引入來」,無論人才、資金或企業家精神都可以。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特色,香港人應懂得以長補短──我們拿出什麼強項,同時也不妨學習別人的長處或技術。
三是「以和為貴」,凡事若能看遠一些,抱着互相理解的心態,不要事事以「香港」的框框去衡量,長遠來說應該有好處。我們有很多很好的「軟件」,舉例說,食品科學。香港人出名「識食」,重視食品安全。我們可以為大灣區、一帶一路多少地方建立食品標準?大家如果有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就會知道,中國第一批飛機餐,就是香港公司供應的。
香港可發展成國際仲裁中心
盧偉國:在一帶一路,有一種專業很適合香港去做,就是「爭議的解決」,去年3月我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提案,是希望發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國際仲裁中心,全國政協已接受並立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視。
我想寄語年輕人,21世紀不僅是城市與城市的競爭,更是城市群與城市群的競爭,最明顯便是灣區與灣區的競爭。現在你不是跑去大灣區「搵食」,而是你根本就身處大灣區。現在大灣區創業成功的年輕人,包括無人機的汪滔、無人船的張雲飛,以及微眾銀行的創辦人顧敏,他們都是香港培養的人才。正如李根興博士所言:「叻人創造需求。」當然,我們要知道機遇,同時也要謹慎從事。
黃浩明:大灣區給我的感覺,猶如加州矽谷加上紐約,香港的角色大抵像紐約。當然,在科技方面我們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因此,我認為理大應該考慮在大灣區辦分校。
全國人才將薈萃大灣區,1000位創業者中,就算只有少數人成功創業,我覺得為他們提供財富管理,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不過,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為何求職擇業要擁抱大灣區?我想,我們必須先給他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理大校友貢獻國家論壇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