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和心臟復康

大家日常做的帶氧運動,或者去健身中心做阻力運動,目標都是加強肺活量、鍛鍊肌肉對抗性,消耗身體內多餘脂肪;而為病人計劃的物理治療項目,同樣都是心肺和阻力運動,但目標和做法就不一樣。

筆者同朋友閒聊時,偶爾提到坊間對物理治療兩種有趣的誤解,一是新症病人經常會將物理治療師和跌打師傅比較,雖然兩者都會使用類近手法治療筋骨移位、肌肉拉傷等症狀,或用冷熱敷等輔助方式消炎止痛,但背後概念和手法則大相徑庭。

物理治療3大方式

物理治療師是以物理方法為病人治療,我們會將療程分成預防、治療、復康3個階段。首要向病人傳遞預防傷患知識,例如矯正不當姿勢、教授各樣伸展運動去除肌肉勞損。如果不幸已造成病患,則以3大方式治療:手法治療、儀器治療和運動治療。手法治療是一種非入侵保守治療;儀器治療就主要依靠聲波(超聲波、衝擊波)、電力(干擾波電療、IFT)、熱能和光能(紅光、紅外線)、水力(靠水的阻力和浮力)等物理媒介(Physical agent)干預肌肉運作,達到消炎止痛和重生效果。

最後運動治療有別於一般康樂健身運動,病者會發覺治療師教授的動作移動幅度小且簡單,但反覆練習卻效果顯著。這並非因為治療師有絕世秘笈,而是經過臨床分析找出患處,為病人度身訂造訓練。遇到病人施行手術後需要復康療程,治療會着眼於增強運動機能,保護受傷肌肉,以及治療因病患而出現的功能障礙。

心臟病常見成因

香港頭3位「殺手」分別是癌症、肺炎和心臟病。心臟病之能夠進佔「殺手排行榜」第三位,皆因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於年長男性群中十分普遍,加上不良飲食習慣和缺少運動,更出現年輕化趨勢。另外,心臟病病發足以致命,康復時間又長,更有復發可能。所以病人無論在預防急性病發,或病發後的復康階段,都需要一個完整個人計劃去防止復發,同時改善體質重新投入工作。

眾多治療和防止心臟病病發方法中,最為香港人熟識包括有心血管介入手術(通波仔)、繞道手術(搭橋)、藥物(例如脷底丸),而運動治療的重要性就經常被忽略。近年,由心臟科、復康科醫生連同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組成的團隊,會為病人臨床評估身體狀況,再度身訂造個人化心臟復康計劃。目的為提升心肺運動功能之餘,又可減低超重、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風險因素。醫院會為以下幾類患者提供物理治療: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心衰竭;接受過搭橋、換心瓣、心臟移植等手術;周邊動脈阻塞。

心臟病治療運動與健身有何分別?

大家日常做的帶氧運動,或者去健身中心做阻力運動,目標都是加強肺活量、鍛鍊肌肉對抗性,消耗身體內多餘脂肪,減磅瘦身。一般健身教練會為參與者量度體脂率,亦會介紹卡路里消耗量。而為病人計劃的物理治療項目,同樣都是心肺和阻力運動,但目標和做法就不一樣:

1. 首先,心臟復康計劃是非常個人化,內容必須基於病人臨床判斷,特別是曾經接受過心血管手術病人,院方會先為他們進行心肺運動功能測試(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量度運動時的心率、血壓、最大攝氧量、代謝等值、運動心電圖等數據。再由心臟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處方合適運動項目,制定指標和運動強度,並監測病人對不同運動強度作出的反應。

2. 復康運動的目標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含氧量,使到病人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投入工作。同時減少三酸甘油脂、體脂肪、高血壓等可引發心血管病的因素。

3. 心臟復康運動會以使用大肌肉群為主,例如可以鍛鍊大腿四頭肌的慢跑、踩單車等。運動講求節奏、重複有序、左右平衡。

4. 人體大腦和心臟對血液含氧量非常敏感,腦細胞缺4至6分鐘會出現壞死,而心臟因不停收縮泵血亦需要大量氧氣支持。復康運動有助血液循環,當更多血液流向心臟,心肌肌力自然提升,心跳變得強而有力,泵血更有效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同時,又減慢心跳和使血壓下降。

5. 運動可以改善睡眠,減少因病情產生的憂鬱和焦慮。

6. 運動期間透過評估,讓病人更了解自己身體狀況。

7. 復康運動分成三階段進行:留院期、出院後3至6個月、復康後期,頭兩階段均會有醫生或治療師監督。

作者簡介:

彭俊耀,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學院高級講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協會高科技發展興趣小組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