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歌德不自殺?──寫作療癒及當今困境

我們的認知很容易遵循主觀感受而非客觀事實,從而導致認知偏誤。而文字書寫則具備轉化主觀感性至客觀理性的力量,因其並非心念之呈現,而是心念之整理,是思想重整和心態反省的重要過程。

近來社會上屢屢發生青年人自殺事件,令人唏噓之餘,也想起那個著名的心理學理論──「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該理論認為自殺行為就像情緒上的流感,具有模仿性及傳染性,如此也某程度解釋了這次連環悲劇之因。

但此名詞背後的真實故事,其實更值得留意。故事中蘊含着如何轉化自殺念頭的重要啟示,方法也不困難,但如今的現實環境卻令此良法難以發揮,實在可惜。

歌德為何不自殺?

維特效應源自18世紀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描寫了一位經歷失戀的年輕人,最後吞槍自殺的故事。這本書在1774年面世後引起轟動,也引發人們仿效自殺的現象。後來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hilips將之概括成「維特效應」,認為自殺具有強大的模仿性云云。

但更值得留意的是小說中的主角維特,他的心路歷程也是作者之寫照。那時候才20出頭的歌德正經歷失去戀人及好友自殺的慘痛遭遇,因此萌生自殺念頭。於是他希望透過小說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心痛苦,然後選擇自殺。

故此《少年維特的煩惱》本是青年歌德的遺書。

那為何他不自殺呢?思考這個問題也許比維特效應更具現實意義。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影。(作者供圖)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影。(作者供圖)

放棄自殺念頭的歌德

答案非常簡單,且讓我們先看看歌德是如何撰寫小說的最後一段:

「四周萬籟俱寂,我的心境平靜的很。上帝,我感謝你,承你在最後的瞬間賜我這種溫暖和力氣。」

「我走到窗口,我最親愛的人啊!朝向外看,還能透過狂飛亂湧的游雲看見永恆的太空中有幾顆星辰!
不!你們是不會墜落的!永生的上帝把你們抱在懷裏,也抱着我。」

此時此刻,維特(歌德在小說中的化身)已經超越了悲傷和痛苦,心情回復平靜和感恩,這也是現實中歌德的心情寫照。小說主角雖以悲劇收場,但書寫過程卻拯救了歌德,令他從痛苦中破繭而出、重獲新生,也開啟了更為輝煌燦爛的人生。

這就是書寫的力量,也是文字的力量。

文字建構客觀認知

要知道人類的認知本質上即使不是錯誤,最起碼也是片面的,此即所謂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人們往往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對現象、他人、自我作出失誤判斷,犯下了與真實情況並不符合的認知錯誤。」

換句話說,有兩種現實圍繞着我們,一種是主觀現實,一種是客觀現實;前者偏於直接及感性,卻很可能扭曲偏頗;後者則深入及理性,且趨於客觀。

兩種思路肯定判斷不同,也必然導致不同後果──或者承受錯誤認知所帶來的代價,或者享受清晰認知所贈予的回報。

人性本是趨利避害,故此我們形成了有助思想及溝通的工具──文字,而文字書寫也成為最為合理,能夠將感性思緒提升到理性認知的主要有效手段。

這是因為書寫並不是心念的呈現(presentation),而是心念的整理(re-presentation),是思想重整及心態反省的重要過程。在書寫過程中,感性必然需要壓抑,理性也隨之提高,從而獲得更為客觀及準確的認知,有助作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這就是書寫的神奇效用,也是歌德最終放下自殺念頭的重要契機。他動筆寫此小說,不過花了3天時間,他用自己的筆墨,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古今中外,類似例子多不勝數。其實還不用去到稍為複雜的寫作,更毋須大作家的才思,任何人只要將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一一寫下,就已經能夠起到瞬間冷靜和整理思緒的良效。

書寫的實質效用

書寫的實質效用相當多,例如這本由美國心理學家及醫學教授合寫的《書寫的療癒力量》(Expressive Writing: Words That Heal),就分析了表達性書寫對於人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包括可以澄清思維、解決心理阻礙、減少令人煩惱的經歷、有助學習及增強記憶,更有助促進解決問題都能力。

《書寫的療癒力量》書影。(作者供圖)
《書寫的療癒力量》書影。(作者供圖)

此外還有大量研究證明寫作具有緩解疾病的作用,例如可以大幅度減輕關節炎及氣喘病的痛苦;也能夠強化病患的免疫系統,使傷口更快癒合;哈佛大學的研究證明寫作在癌症和抑鬱症患者身上效用明顯,更認為表達性寫作某程度可以取代傳統療法,幫助乳癌病患面對治療方案及預後恢復。

寫作療法(Writing Therapy)也成為相當有效的心理創傷治療法,起到了與自己理性對話的有效作用。

當然這肯定不是萬靈藥物,只是一個相對容易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對那些思想仍未成熟,思慮不周,甚至還未成年的青少年,能夠起到一定的冷靜及理性的積極效果,如果他們願意寫的話。

此法心理學家尤其推薦,例如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就認為,此法不但適合青年人,也可以適合於思維成熟,困境更為具體及複雜的成年人。

回到現實:我們的社會具有良好的語言土壤嗎?

絕大多數的自殺源自一時衝動,尤其是血氣方剛、思慮不周的年輕人。如果能夠稍為冷靜,結果肯定截然不同,天人相隔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故此,如何令感性心緒轉化為理性思維,是避免自殺的重要前提。

在這方面家庭支援、朋輩關係及學校聯繫固然重要,但在如今依賴網絡、缺乏溝通的新時代,青少年並不容易將內心世界向他人有效敞開,如此也很容易在訴説無門、心情抑鬱之際,作出無法挽回的錯誤決定。

如果他們具備某程度的書寫習慣,在遇到困境之時,就容易冷靜下來,將想法一一寫出。如此既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慰籍,也有助認清客觀現實,而不至以為絕無出路,而走向自毀之途。

如此方式對於青少年自我處理具有莫大裨益,也簡單實用。但前提是需要具備相應的文字基礎,且形成習慣。基礎越好,就能夠獲得更為理性的客觀認知,可以轉化思路,開拓眼界,看到其他可能及多元出路。

但問題是我們的社會是否具備相應的語言土壤及文字基礎呢?教育系統是否着重寫作訓練,營造良好風氣呢?曾經主掌本地教育權柄的社會賢達又是否相信文字對於民族、群體,甚至個人的重要性呢? 我們在語文教育上為何走了這麼多年的扭曲冤枉路呢?

除了自殺現象外,這也是現實中的最大困境。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