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難成勁草

在富裕的社會裏,也有不少辦法幫助年輕人成熟長進。從溫室中把年輕人帶出來,藉着增廣見聞,身體力行,是其中一個好方法。

年前,筆者出席論壇聽蜚聲國際的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演講,細說他的數學人生。出身崇基學院的丘教授共8兄弟姊妹,但年少喪父,家境清貧。丘教授多番強調在艱辛歲月裏熬煉,使他在思想及處事上都愈趨成熟,正是他日後成功的重要基石。

青年晚熟的情況

聽罷丘教授的精彩分享後,筆者心中有一弔詭(Paradox),希望數學大師可以解答。不少僱主慨嘆年輕一代在思想和行為上都不夠成熟,甚至幼稚;25歲的年輕人卻活像一個15歲小夥子。此種狀況可能因為是社會進步、物質富裕所造成的。沒有多大經濟壓力的年輕一代,自然易於鬆懈,未夠成熟。雖然筆者不是科學家,但相信所有科學研究的根本目標是為創建一個更好的明天,為人類和世界的進步謀福祉。

作為父母,每天營營役役地工作,無非是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及成長環境。那麼,世界的大潮流是在創造更富裕的社會,卻同時拖慢了下一代的成熟程度哩!

數學大師在商學院的講室裏妙答道:「科學家只是出於好奇而去進行研究;只不過是研究結果有時會帶來社會進步、改善生活而已。」不需十秒鐘,丘教授便把弔詭拆解了!

時代進步,豐衣足食,要下一代過着藜羹縕褐的日子不切實際,但是在富裕的社會裏,也有不少辦法幫助年輕人成熟長進。從溫室中把年輕人帶出來,藉着增廣見聞,身體力行,是其中一個好方法。數年前,筆者應邀擔任由中大、港大校友組織合辦的一個教育研討會之評論嘉賓。

當天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介紹該校一批建築系的學生,要到四川協助地震後的一些災後重建項目。同學們除了可以學以致用,發揮所長外,還能夠切身體會艱苦生活,對其心智的成長有莫大裨益。所以,大學在課程設計上應以創新思維去涵蓋學分、知識、應用、生活及工作體驗等元素在內。

同樣地,大學和僱主們應加強聯繫,開辦多一些學徒實習計劃,讓同學們在求學時期已親嘗工作的苦樂,提早接受壓力及挑戰的琢磨,彌補多年在溫室內所欠缺的獨立和抗逆能力。

李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