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賽馬會「智.幼.趣」計劃

幼兒STEM有別於傳統教學,必須以邊做邊學為原則。讓幼兒在日常生活應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培養他們以科學思維來解決困難。

隨着全球步入網絡及科技年代,及早積極將STEM教育納入主流課程,並配合生活化的遊戲中學習模式已經是本港的教育特色之一。究竟,香港的幼兒教育中,如何啟迪學生對STEM產生興趣與探索,以培育出21世紀人才,促進本港發展呢?

筆者早前有幸獲得幼聯幼善美同行會安排參觀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耀中幼教學院與職業訓練局共同主辦的賽馬會「智.幼.趣」計劃場地。現時教育局的學前課程指引以「大自然與生活」為其中一個學習範疇,而「智.幼.趣」計劃則以帶領業界在本港實踐幼兒STEM教育方法為核心。

課程設計

由於業界在幼兒STEM教育上只是起步階段,所以此計劃正好為業界培育優秀的STEM教育人才及推廣優秀的幼兒STEM教育範例作出關鍵性的帶領。正如大慶鐵人王進喜的那句豪言壯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確實如此,學前教育的STEM應當學習王鐵人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從兒童認知發展角度設計課程。此計劃所推行STEM的體驗活動,正是讓幼兒主導課程設計及遊戲中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兒童以STEM的角度觀察及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次計劃就是創新,再者網上資源套內容豐富,為業界同工及家長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套。內容亦配合兒童發展的需要,能針對幼兒天生對事物充滿好奇的特性進行安排。在導師的引領和介紹下,能幫助參加者掌握尋找知識的方法,並培育尊重、欣賞和珍惜身邊環境和大自然的價值觀和態度。

在過程中,他們所準備了不同的物料,以鼓勵參加者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以發現大自然的奇趣事物和現象,並探索這些現象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當日其中一項活動是熔岩燈實驗,能讓參加者透過觀察、預測與比較的歷程,說出自己對大自然和周遭事物的看法,體會大自然、科技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

家校社網絡

萬丈高樓從地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校合作亦是推動幼兒STEM的重要元素。此計劃亦會組成強大的「家校社網絡」,為家長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套輔助幼兒在家學習,鼓勵家庭參與親子STEM活動。筆者深信家長的陪伴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對STEM的興趣及才能,讓創科成為豐富幼兒成長的友伴,以致日後均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發揮所長。筆者建議父母在日常生活就可透過一些家庭活動和子女在家展現STEM教育精神,例如製作啫喱。

筆者經過是次參觀後,認為幼兒STEM有別於傳統教學,必須以邊做邊學為原則。讓幼兒在日常生活應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培養他們以科學思維來解決困難。學校亦可透過簡單的動手實驗接觸STEM,讓學生知道STEM是他們可以自己動手做的事情。在課程編排上,鼓勵幼兒運用五官來探索世界,開拓未來的技能。

温志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