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年輕的雙簧管演奏家畢杜(Gabriel Pidoux),兩年前來港首演好評如潮,充滿詩意的演繹,完全是新一代大師級藝術家的典範。今年他載譽歸來,亦再次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及法國五月藝術節合作,演出兩套完全不同的音樂會。
不過畢杜今次的獨奏會,卻與幾年前不同,他自己只演奏一首與鋼琴家李嘉齡合作的作品。為了塑造一百年前法國巴黎音樂圈的氛圍,他選奏了幾首不見經傳的室樂小品,邀請小交的幾位管樂首席與他合奏,打造當年音樂家在巴黎小酒館演奏新作品的情景。而演出的場地,亦移師到不正式的小型音樂廳,在蘭桂坊一帶的氣氛裏,重現巴黎當年新出道音樂家只在娛人娛已、讓演奏未成名作曲家的新作品,能讓漫不經心的客人盡興而歸的畫面。
畢杜在香港帶來精彩絕倫的獨奏會
畢杜帶來香港的,是一百年前法國的六人組「Les Six」裏,其中三位作曲家的樂曲。打頭炮的Louis Durey所寫的《雙簧管、單簧管、及巴松管嬉遊曲,作品107》(Divertiment for Oboe, Clarinet & Bassoon. Op. 107)。單簧管首席禹希秀(Woo Hee-soo)及巴松管首席廖冬保,與畢杜的合作非常圓熟,第一個樂章充滿中世紀音樂的簡樸旋律,三位的對答已演奏得相當動聽。作品中的難度要求,似乎在單簧管及巴松管的演奏更加明顯。意料之外,禹希秀的演奏,原來充滿着女中豪傑的氣派;除了技巧完美外,她貫穿另外兩件樂器之間,擔當中音的支持,相當穩實。而廖冬保的巴松管演奏,在這種小品式的法國現代樂曲裏,清晰的指法與不帶沉厚的演繹,亦為畢杜的雙簧管演奏部分,在平衡上減輕了負擔。整首樂曲中,三位的演出帶來非常輕鬆的一個開始。
另一首更容易欣賞的作品,Georges Auric所寫的《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三重奏》,風格上因為與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的新古典主義芭蕾音樂非常相似,所以極容易為人所接受。三位的合作更加出色,雖然各有各的主旋律,但在混合一起、或完全同步齊奏時,合作上更為美妙,娛樂性與藝術性亦非常豐富。畢杜更帶來六人組裏的唯一女作曲家Germaine Tailleferre的《寫給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及鋼琴的戶外奏鳴曲》(Sonate Champêtre)。正如他自己也說幾經辛苦找來樂譜,也不打算高價向樂譜出版公司購下難得的製成品,所以就借用別人的樂譜。鋼琴家李嘉齡與管樂三重奏的演出,整體上,這首作品較為難懂,但他們在第二樂章田園風格較重而夾雜現代不協和的元素裏,演繹的氛圍卻令人放鬆。而第三樂章也是跟史特拉汶斯基作品的舞蹈風格非常相似,所以幾位在節奏上的齊整而靈活的演奏,已能夠充份帶來愉快的韻味。
當晚選奏的兩首浦朗克(Poulenc)的樂曲,算是演奏會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作曲家了。當中的《寫給鋼琴及管樂五重奏的六重奏》,加上了演奏長笛的上杉晃代(Akiyo Uesugi)及圓號首席包文慶的演出。整體的合作上令人非常滿意。而且,包文慶在樂曲中的表現亦非常突出。第三樂章對於所有樂器的演奏要求非常高,基本上現場亦聽不出他們在技巧合作上有任何瑕疵。
畢杜與李嘉齡合作浦朗克的《雙簧管奏鳴曲》,兩人的合作,可謂優美動人得美不勝收,即使在四邊磚牆加上天花橫樑反射,樂句的優美歌唱性,卻依然無可掩蓋;特別是畢杜,在呼吸上,音色連綿抒情,非常優雅高貴。第二樂章中的短音與重複音,在吹奏技巧上要求相當高,在這麼近距離欣賞到畢杜的演奏,亦沒有甚麼瑕疵,音色相當漂亮。不過對於鋼琴而言,李嘉齡倒不能夠因為場地細小,而把音量減低,但當她奏到雄壯的片段,她與畢杜的配合還是令人滿意。第三樂章的強烈情緒變化,兩人的演奏可謂令人非常迷醉;尤其是畢杜在輕音的處理上,的確漂亮得頗為難以置信。這亦確實令聽眾感到意猶未盡。
演奏大師的共同合作
三日後,畢杜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及客席指揮楚嘉文(Ariel Zuckermann),合作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雙簧管協奏曲》──一首非常優美的作品。不過,不知道畢杜的雙簧管的簧片在開首的時候是否過於乾燥,因此他的按鍵聲和吹奏較為大跳距離的音程時,都產生出較多的「呱呱聲」雜音。不過這個問題,隨着繼續演奏下去,便完全消失了。畢杜在第一樂章的分句上,呼吸的留白很多,減少了作品本來的累贅感,而令他自己拿手的抒情演奏片段,有更多表現的機會。而在第二樂章中,因為作品的風格與莫札特(Mozart)的音樂非常相似,所以畢杜純粹以演奏古典時期的風格方式去處理,音樂的表現已美麗不可方物。他低調而典雅的演繹,非常觸動人心。而在第二及第三樂章的兩段華彩樂段的演出,畢杜的流暢完美技巧及悅耳的音色,水平超高。樂團弦樂組在第一樂章的初段,對於較為複雜的樂句,頗為不齊整,不多不少也影響了伴奏和演繹的效果。不過在指揮楚嘉文的帶領下,整個樂團都在展現與獨奏對答的氛圍下,木管組與圓號組的配合最優秀。
畢杜加奏的巴羅克風格獨奏樂曲,根據樂團提供的資料,是泰雷曼(Telemann)的《D小調第六幻想曲》。畢杜的演奏婉約、憩靜、優雅,漂亮的音色和造句,單單是這一段演奏已值回票價,而且,更再次令人感受到兩年前他自己的獨奏會中,仿如上世紀雙簧管演奏大師們的超凡藝術表現。
羅馬尼亞協奏曲節奏感強
樂團當晚演奏了另外兩首的作品。利蓋蒂(Ligeti)的《羅馬尼亞協奏曲》(Concert Românesc)一點也不前衛,在這一首帶着傳統民俗舞曲風格的作品裏,樂團成員在楚嘉文的帶領下,技巧乾淨俐落而又節奏感出色。而在第三樂章裏,多位管樂首席亦有深刻的簡短獨奏片段,氣氛的統一性,合作上非常不錯。團員在第四樂章的狂野演繹,水平確實出人意表!風格上的狂歡揮灑、及所有聲部的技巧及整齊度,可謂無與倫比,特別是小提琴組,更加精采!當中擔任吉卜賽旋律獨奏的小提琴首席格德霍特(James Cuddeford)的演出,火熱動感亦完美無瑕!而擔任短笛演奏的許榮鏗,對於氣氛的營造亦功不可沒。
不過較為令人反思的,更是下半場的德伏扎克(Dvorak)的《第七交響曲》。縱使筆者打從12、13歲就喜歡德伏扎克的音樂,但他的《第七交響曲》,筆者幾十年來都覺得難記和難懂。即使第三及第四樂章偏向斯拉夫風格,但整首作品卻少了德伏扎克的特色,還有就是有過多與德伏扎克音樂不相稱的德國音樂風格。不過,指揮楚嘉文卻放膽地用上作曲家自己的《第九交響曲》的宏大開揚氣場,將意念加諸於團員身上。樂團成員在前兩首作品裏,水準非常好,但當楚嘉文在這首交響曲的旋律線條上落墨更多的時候,樂團成員在接收上反而產生很多誤會,令到小提琴組在演繹感情豐富、抑揚頓挫的旋律時,頓時變得參差不齊,團員自己也愕然起來。楚嘉文把情況看在眼裏,之後每每只專注於整體的拍子多於旋律節奏,整個樂團反而更加靈活起來、齊心起來!指揮的應變非常聰明和有經驗!整體來說,樂團的整體豐厚感,亦是近一年來最出色和最合理的一次!而在能夠表現德伏扎克靈活的音樂語言方面,指揮與團員當晚的演繹,亦可說是非常成功,中歐的民俗舞蹈感覺可謂極豐富,音色與平衡亦超出了小交過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