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貪婪‧惜物

除了為追求高增長而忍受污染過度的產業,我們不斷放縱物慾,購入很多非必要的物品,製造廢氣和廚餘,增加垃圾和廢物料,也是今天「業報」的「惡因」之一。

住在另一個繁榮城市的朋友,一天傳來當地的突發天氣報告︰「從今天五時至七時,PM10(可吸入顆粒物,空氣污染指標之一)小時濃度瞬間由282微克/立方米飈升到接近2,000微克/立方米。目前全市維持六級嚴重污染,此為空氣質量指數中最嚴重的級別。」附帶的照片可看到黃色微粒從天空籠罩到一般人身材的高度,數米以外的建築物也只是一片矇矓。

空氣污染是因果報應

朋友說咳了大半天,慨嘆這是大家貪婪所致的「共業」(佛教語︰集體報應):為了賺錢,不斷破壞環境,眼巴巴的看着天色日漸變灰,空氣愈來愈混濁,卻仍視若無睹。現在大家的生活富裕一些了,對健康和生命的價值要求提高,也願意付出一些金錢代價,但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和循環性,被破壞後相信要頗長的時間才能有具體性的改善。

除了為追求高增長而忍受污染過度的產業,我們不斷放縱物慾,購入很多非必要的物品,製造廢氣和廚餘,增加垃圾和廢物料,也是今天「業報」的「惡因」之一。香港也為處理垃圾而建焚化爐,擔心有「垃圾圍城」的一天。我們需要更多惜物、減排、互容、體諒、利他、「慈悲」、「無我」才能解決。

減少雜物 減少雜念

枡野俊明禪師和生活經濟評論家沖幸子女士的對談《禪與掃除》,給了我重新思考自己能否真正做到一點點「惜物」的契機︰「家中的物品真是必要的嗎?沒有那些物品,日子就過不下去嗎?如果你有很多不必要的物品,那就表示你的心中有太多不必要的雜念,你的內心充斥着慾望、執着、虛榮、嫉妒。」

環顧家裏,不是一定需要的物件實在不少(一部分還在迷你倉,一般放進迷你倉的東西很少「重見天日」)。佛陀有一個弟子是專注「掃地」而開悟的。掃除煩惱,不單是從掃除不需要的物件開始,而是不要購買非必需品開始,更進一步是不產生太多的慾望(貪)。禪師說,心智的昇華是由行為作基礎的,不容易啊,共勉之。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馮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