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章報道,教育局正在研究調整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方向之一是考慮放寬開設英文班的門檻,每班可用英語授課的學生比例會從現時規定的八成半下調至七成,按現時每班31人計,現時制度下須有26人適合使用英語學習,方可開班,而新建議則會將開班人數下調為22人。此外,可接受英語授課的學生成績水平從現時的「前列四成」放寬擴至「前列五成」,即一半學生可以用英語授課。計劃將於下一個教學語言政策周期(現時每六年一個周期)即2022年開始實施。
就目前情況來看,社會反應整體上反應正面多於負面。首先,由於適齡學童數目在近年大減,形成適合使用英語學習的學生大幅減少,一些英文中學可能未能收錄八成半的學生,所以下調有關準則,有助英中維持原有地位,對有「落車危機」的傳統英中更多了一重保障。至於家長方面,相信也會受到歡迎,因為英文中學的學額有所增加,在重英輕中的風氣下,小六學生入讀英中的機會提高,在家長心目中自然是好事。此外,放寬學生水平的要求,間接降低中學開設英文班的門檻,令更多學校可以開設英文班,相信也會受到支持。然而,母語教學的形象將會進一步低落,英文中學增加和使用英文學習的班級增加,中文中學和使用中文學習學習者或會面對更嚴重的負面標籤,情況令人憂心。
「重英輕中」的觀念深入人心
所謂「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在分析教學語言政策應該何去何從之前,我們不妨回顧過去母語教學政策的發展。
從上述分析可見,母語教育推行一波三折的關鍵,是因為「重英輕中」的觀念深入人心,而教學語言政策將中學分為中中和英中的措施,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標籤」效應,令家長視英中為名校,使英語教學有高人一等的感覺,重英輕中的風氣也有增無減。結果,推廣母語教學的政策竟貶抑了母語的地位,使家長和社會人士視母語為次等語言。
無疑,中中學生採用母語學習,理解課程內容更為容易,也可更多時間進行高階思維訓練,免卻以英語學習帶來的語言障礙。然而,雖然中中學生在學科學習上取得一定優勢,但另一方面會減少英語學習的機會,令他們在運用英語時缺乏信心,甚至欠缺動機,出現避難心態。這正是推行母語教學的兩難。更重要的是,在新高中學制推行以後,中學畢業生升讀大專的比例愈來愈高,而大專又多以英語授課,令同學在大學階段倍感吃力,難以適應。因此,若不提早在中學階段鞏固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在提高學術科目表現的同時,顧及英文能力的發展,恐難與大學教育銜接。再者,跟七、八十年代不同,香港在全球化浪潮下,已逐步轉型為外向式經濟,並以服務業為主。作為一個要對外的國際商業城市,英語的重要性大為提高,而母語教學的政策如何回應這個訴求,也是當局必須面對的矛盾。
要言之,除非全港中學同時轉用母語教學,否則標籤效應必然存在。在社會重英輕中和英語日益重要的前提下,要在英語學習和學科學習之間取得平衡,並非當局推行一刀切政策可以做到。除了加強英語學習機會,應否在設定一定指引下,讓教學語言政策回歸專業自決,並重新思考「英書中教」的混合語模式的利弊,都是值得討論的方向。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