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不就是阿媽所說的語言嗎?

讀完書,總得乖乖回來找事做。你不懂中文,又有什麼理想工作等着你呢?
前中大教務長、中文系教授何文匯在一篇訪問中提到學習英文的要訣,對想學好英文的人有很好的參考價值。但其中有這樣的論點:「現代這個時代,想英文成為自己的母語,易如反掌⋯⋯只需要打開 Disney Channel,讓孩子每日去看,英文便會是他的母語,但一定要在三歲或以前。每天看英文台,英文會很好。」
每天看英文台,不管三歲還是其他歲數,對提升英文當然有幫助。但如果想成為母語,就不止看電視這麼簡單,要把整個語言環境都變成英文,包括和阿媽溝通──阿媽責罵子女,就算如何嘮叨凶狠,也得自動轉 Channel。何教授提出一個反面論證:「除非你會梅花間竹的去看中文台,粵語和普通話都看,否則會排拒中文」。其實「梅花間竹」看其他,不止會「排拒中文」,就是學英文也打折扣,更不要說什麼「母語」了。
母語,顧名思義就是阿媽所說的語言。孩提生長,和母親接觸最多,也是學習語言最直接的對象。阿媽說什麼,他就學說什麼,母語之說就是這個來歷。應用到成長和學習上,不用怎麼分析,母語自然就比一切其他語言都簡單直接了。
但卻又有些人想扭轉孩子的母語。父母明明是廣東人,私底下溝通也用廣東話,但卻禁絕孩子這樣做。和孩子溝通用英文,孩子和菲傭姐姐說英文;看電視,也得像何教授推介般,只看英文台。長大了,入學讀書,當然要是國際學校。這種扭轉母語的做法可以成功嗎?當然是可以的,但條件是放棄中文。即使孩子還可以說流利的廣東話,但讀寫中文肯定不怎麼可能。這除了是生活習慣外,也包括中文是一種難學的語文,「梅花間竹」就會排拒。
想自己的孩子說什麼母語,是父母個人的意願,而在香港,如果經濟條件好,也可以成功扭轉孩子的語言習慣。事實上現在有不少人就這樣做。當街不是有不少香港父母只和孩子說英文,國際學校也其門如市,供不應求嗎?

 只懂英文可能是條黑路

但這類父母,現在卻面臨一個困難,想孩子的「母語」是英文,成功了,但原來孩子不再想學中文了。或許,這類父母原先的設計很簡單,說英文,但私下補習中文就可以了。或者以英為基,長大後慢慢看些中文書,自學成材。但這樣的設計,終於都會是失敗的,因為中文難學。應用上,有得揀,一定不揀中文。不要說日後有相當的中文造詣,就是最簡單的日常讀寫溝通也不願去接觸了。
不知多少人有這類雙語學習的設想,但不用多少時間,就會證明這是一條不歸路。理論上,只懂英文,如果肯一直供書教學,由國際學校到留學外國,總可完成學業。學成以後,留在原地就業,或父母索性移民,移磡就船,那問題就可解決。但事情又不會這樣完美。外國經濟一般都不比香港好,職位不要說給你外來人,就是本國人也不夠分。移民?現在很多國家基於不同原因,門也很多關上了。很多父母「供樓」的一注錢都押在「國際學費」上,移民怎樣解決生計?孩子自少培養成英文人,但讀完書,總得乖乖回來找事做。但你不懂中文,又有什麼理想工作等着你呢?
母語不就是阿媽所說的語言嗎?為何香港人會把問題弄得這樣複雜呢?現在國際學校愈開愈多,即使外國人也投訴難找學位,就因為本地人讀國際學校風氣方興未艾,總想子女形象高人一等,自小做個通曉國際語言的人。但香港殖民地時代早已不復返了,不懂中文,要在香港能謀生(已不要說「搵真銀」了)究竟 work 定唔 work?每日看 Disney Channel,讓孩子成就「英文便會是他的母語」,是條黑路還是光明的路?歸根究柢,想子女母語改變,是父母的意願,孩子無權決定,但面對困難的最終會是子女本人。這種語文操作,是出於另有盤算,還好,但若出於無知,那就真是愛你變成害你了。

 

延伸閱讀: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