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服務遷移以騰出土地建屋

隨着屯馬線開通後,紅磡一帶的社區重建步伐逐步加快,最近再有人重提應否重置紅磡幾間殯儀館,以騰出市區的寶貴空間去興建住宅或商業物業,物盡其用。

「生養死葬」可謂是人生必經階段,每家每戶都幾乎對殯儀服務有需求,因應早前收購紅磡黃埔街項目,令我對殯儀行業的認識增多,亦明白到,這行業在市場上有一定需要,縱然你不願意接觸死亡,但因為人總要經過生老病死的階段,任何家庭都有機會要處理家人的白事,所以社會對這行業存在着矛盾,既懼怕又要面對,亦肯定了殯儀行業在社會上有必要性。

城市發展與殯儀衝突

最近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幾個朋友或客戶不約而同地跟我談起殯葬事宜,好似有一個客人居於薄扶林金粟街附近,屋苑建築得十分漂亮,看不見墳場,但在樓下轉彎位置,就會經過華人基督教墳場。據客戶指出,屋苑背山望海,大部分單位由外籍人士居住,十分受歡迎;反觀,中國人始終對墳場等有所避忌,所以華人住客的比例相對較少。

她在想,如果薄扶林一帶的墳場搬走,對大家都好,因為這一帶的豪宅地皮,價值始終受鄰近的墳場而有所影響,價格偏低,而另一個位處港島豪宅區的香港墳場,就令跑馬地東山台一帶樓價受影響。其實,墳場搬走,令在世或已離世的人都得安寧,始終中國人傳統觀念下,不太喜歡看到這類型設施,會影響物業價值。

集殯儀館、火葬場及骨灰龕場於一身的沙嶺「超級殯葬城」的興建計劃,原定會興建20萬骨灰龕位,備有10個火化爐、可提供約1.78萬節火化時段及設有30個禮堂的殯儀館,有望將殯儀業集中處理,但結果被特首林鄭月娥於年初時推倒,政府早前更宣布將發展規模縮減,只保留20萬骨灰龕位,並表示殯儀館已毋須興建,火葬場則可通過科技或其他方法解決需求。

其實香港的墳場普遍被視之為厭惡性的設施,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經設立,當時設立時,該區是荒蕪之地,但隨着社會發展,人口不斷增長,昔日荒蕪之地迄今也變為繁華鬧市,先人又怎會住得安寧舒服?與其令離世者不得安寧,政府是否可考慮搬遷一下這些設施?重新規劃一下城市。

朋友們都異口同聲說,既然「超級殯葬城」的計劃推倒,為何香港政府不尋找一個無人島去處理殯儀的需求,亦可興建橋樑或安排渡輪接駁這些離島,方便市民前往掃墓及參與祭祠,島上更可配合現時的科技及綠色殯葬等,做到一條龍服務,例如島上火化,隨即將骨灰撤入大海進行海葬。

牌照掣肘行業遷移

事實上,殯儀業聚集在紅磡已經多年,燒衣、燒香亦令區內出現空氣問題,而且始終是一個厭惡性行業,當然搬遷殯儀行業存有一定困難,最常見是牌照問題,政府准許你在某處所經營業務,但若搬遷就需要向相關部門重新申領牌照,最後可能因牌照問題而未能再開業,政府的掣肘,令行業心想搬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曾經有議員建議每一區都要撥資源做殯儀行業,但最後不了了之。隨着屯馬線開通後,紅磡一帶的社區重建步伐逐步加快,最近再有人重提應否重置紅磡幾間殯儀館,以騰出市區的寶貴空間去興建住宅或商業物業,物盡其用。

另一個想法,就是將一些年代久遠的墳場搬遷,聽老一軰講,愛民邨前身是七號墳場,政府當年將墳場搬遷後就騰出地皮重建成公共屋邨,所以政府會否仿傚60年代,以試驗模式與多個宗教組織商討,資助他們協助搬遷由其管理的墳場,政府再給予補償,以支持宗教團體的營運開支,而地皮又可以得到有效發展,對社會及市民來說都是有所得益,締造多贏局面。

黃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