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法治觀念之「非人治自然法」

「法」的法治原則不單是一種法律觀念,而且還是社會運作的基本原則。西方Rule of Law的「法」,可以稱為「非人治自然法」。但是,不同民族的歷史淵源不同,對自然規律會有不同理解。

明白了管仲立「法」原意後,不單只認識到中國古代有人權觀念,並且還有施政「以人為本」的人權原則,更重新確定「法」字是「原則」的意思。這不單消除了「法」字的歧義,更警醒了一個重要的「原則」概念。

談「法」,現時「法治」一詞,是英文Rule of Law的翻譯。但是,到底中國人對法治的理解是否就是等同西方人對Rule of Law的理解一樣呢?若有不同,分別又在哪裏?或者再進一步問一個根本問題,到底法律是什麼?到底何謂法?何謂治?何謂rule?何謂law?這不再是一個翻譯的問題了,而是意義何在的問題。

明白到有文字歧義這回事,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法律」存在着不同概念,而且起碼有三種不同的法治觀念。法治觀念有歧義,可以影響着每一個人,可是一個切身問題了。本文將會探討法律的根源、自然法則、道德觀、及不同文化的觀念差異。

不能單憑字義解釋

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最精準是把輸入語言的文字原意明確領悟出來,若兩種文化對某事都有相同概念,那麼便可以直接用輸出語言的對應詞彙來表達原文的意思。如英文Sky就是中文的天等,但事情並不是這樣簡單。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有悠長歷史,文字經歷史洗禮,一些文字字義可能會出現變異。譬如「天」,不同文化背景,都衍生了不同的形而上詮釋,甚至代表着不同公正理念的不同道德觀。很多時,文字翻譯的含混不在翻譯過程中,文字字義的演變,亦會造成文字歧義(Ambiguity),引起領悟上的差異而產生翻譯含混,造成誤解。一般文字歧義,或只是不小心引起,細心的人一看便可以覺察出來,但有些文字歧義往往是難以覺察及不自知,或可稱為字義崩塌(Definition Collapse)。

字義崩塌可以這樣理解,某文字C原本是A意思,但有人把它解作B,因為古代傳媒不發達,B意思逐漸擴散起來,同一個C字便出現A和B兩種意思。人與人之間交談時,談到C字,有些人以為是指A,卻原來對方的意思是B,誤會便由此而產生。後來B意思大行其道,反而埋沒了A意思。以後,人們便遺忘了A意思,再難以理解原本是表達A意思的C字了。

字義崩塌不獨中華文化獨有,其他文化同樣存在,而且同時影響着現代人生活。通過文字去研究古代文化,必須跳過這種字義崩塌,必須從文憲整體理解來還原文字的原意,才能夠較準確地還原歷史原貌,這樣子才能夠了解古人真正如何生活及其原思想,從而可以探索人類歷史發展的根。

事實上,字義崩塌在古代已出現過,戰國時代便出現過一場「名實大爭論」,就是因為政治上的一套用字,在社會上出現不同理解而引起爭論,而且還出現「名家」的稱呼。暫且放下這場「名實大爭論」及「名家」不談,而只講這「名」字。古代造字,初時有其基本原意,後來用在不同情況,又會衍生出新字義來。單說「名」這個字便是這樣,基本字義是定義的意思,後來便衍生出名字、名位、名聲、知識等不同意思。爭論之重要,在於文字出現歧義,便沒有了溝通的統一基礎,消解歧義,人與人之間才能夠溝通,否則便會「雞同鴨講」。

法治與法律

談回法律,從管仲立「法」的認識,重新確定「法」字原意是「原則」。由此而明白到所謂「法律」,「法」就是原則,「律」就是按這原則下制定出來的條文律例。法治觀念,便即是按一定原則定出一套條文律例,以此作為社會運作及依從的規範,以達至社會安定發展。由此可知,法治的重點在於原則,而目的是「治」。所謂違法,便是違反了這個法治原則了。而從中文「法律」一詞的分歧義,可以重新檢視英文Law字的歧義問題。(請參閱本網站內拙文:〈管仲立「法」與保障人權〉

以下摘錄自Wikipedia中Law字條對Law的描述:

Law is a system of rules that are created and enforced through social or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to regulate behavior. Law is a system that regulates and ensures that individuals or a community adhere to the will of the state.

這樣描述,應是沒有異議的了。事實上,這段文字所描述的Law,從中文「法」與「律」的分別,可以看出Law字本身是存有字義崩塌,這Law字的描述其實是「律」而不是「法」,西方法律體系的「法」是存在的,那便是Constitution,中文翻譯作憲法,這翻譯十分貼切,「憲」是法令文本的意思,憲法即是「用文本表示一套社會所依從的法則」,或可稱作法則,一切律例便是按憲法表述的法則制定出來。

再從Wikipedia中Law字條摘錄另外一段描述如下:

The philosophy of law is commonly known as jurisprudence. Normative jurisprudence asks “what should law be?”, while analytic jurisprudence asks “what is law?” John Austin’s utilitarian answer was that law is “commands, backed by threat of sanctions, from a sovereign, to whom people have a habit of obedience”. Natural lawyers on the other side, such as Jean-Jacques Rousseau, argue that law reflects essentially moral and unchangeable laws of nature. The concept of “natural law” emerged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concurrently an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notion of justice, and re-entered the mainstream of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Thomas Aquinas, notably his Treatise on Law.

上文問What is law時,John Austin的回答與Jean-Jacques Rousseau的回答,正正就是「律」與「法」的分別。John Austin回答Law是社會上人人要依從的律例,Jean-Jacques Rousseau回答Law是關乎道德及不變的自然規律,實際上是指法則。亦由此而可以清楚看出Rule of Law 與Rule by Law的意義分別,Rule of Law的Law字是「法」,而Rule by Law的Law字是「律」,此二者的差別,足以反影出Law字的字義崩塌。中文把Rule by Law譯作「依法治國」,實際上應該是「依律治國」。由此反影出現代中文的「法」字亦同時存在字義崩塌。明其此,便可以重新認識春秋戰國時的「法家」,根本並不是現代所誤會的以「依法治國」為思想。現代中文「法」字的字義崩塌,亦反影出中國人對法律的認識,與西方人對法律的認識,存在概念上的差異。

現代英國法理學之父John Austin。(Wikipedia Commons)
現代英國法理學之父John Austin。(Wikipedia Commons)

法律制衡極權

到底什麼是Rule of Law?下文引用Wikipedia上Rule of Law的描述可以說明:

The rule of law is the “authority and influence of law in society, especially when viewed as a constraint on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behavior; (hence) the principle whereby all members of a society (including those in government) are considered equally subject to publicly disclosed legal codes and processes”. The phrase can be traced back to 16th century Britain, and in the following century the Scottish theologian Samuel Rutherford used the phrase in his argument against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 John Locke wrote that freedom in society means being subject only to laws made by a legislature that apply to everyone, with a person being otherwise free from both governmental and private restrictions upon liberty. The “rule of law” was further popularized in the 19th century by British jurist A. V. Dicey. However the principle, if not the phrase, was recognized by ancient sages and philosophers, such as Aristotle, who wrote “It is more proper that law should govern than any one of the citizens”.

上文描述,加上西方國家Constitution的明確內容,大概可以了解Rule of Law的法則,是一種人人平等的原則,再在這原則下制定律例,定出人人所享有自由的範圍,同時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受相同制約範圍所約制,共同遵守。John Locke便是把這意思寫了出來。人人除受一套規範所制約外,不應再受政府或其他人超越規範的權力所管束。按描述,這人人平等的Rule of Law觀念,可以上溯至亞里斯多德。蘇格蘭神學家Samuel Rutherford就用Rule of Law這用詞及觀念來針對王權。那時君權神授的王權,在凡間是高於一切,即是極權。

英國哲學家John Locke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Wikipedia Commons)
英國哲學家John Locke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Wikipedia Commons)

下文再引用Wikipedia中Rule of Law條摘錄,便說明Rule of Law所表達的平等觀念:

Rule of law implies that every person is subject to the law, including people who are lawmakers,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and judges. In this sense, it stands in contrast to an autocracy, dictatorship, or oligarchy where the rulers are held above the law. Lack of the rule of law can be found in both democracies and dictatorships, for example because of neglect or ignorance of the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is more apt to decay if a government has insufficient corrective mechanisms for restoring it. Government based upon the rule of law is called nomocracy.

Rule of Law有特別針對極權獨裁的意思。當法律按Rule of Law的原則制定後,任何位居權力位置的人也要接受法律所制約,擺脫人治。言下之意,Rule of Law是以社會力量來約制社會,打擊極權,並企望藉建立Rule of Law,把主導社會的權力交回大眾手上。其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古代都同樣意識到極權違反公正原則的問題,都意識到人權問題,都不約而同,試圖摸索一個公正原則。

由從來沒有到有,極權是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自農業革命出現之後,都有相近的歷史發展進程。農業革命出現,為人類帶來根本性的謀生方式轉變,開始有生產觀念,並需要更複雜的知識,知識掌握而出現能力差異,能力差異而引出領導和追隨者,領導繼而出現權力,然後由權力而引出判決權,開始出現上下之分,此時生活條件仍十分簡樸,相信人人仍然是平等的。及至領導權力出現繼承,社會才演變成上下兩個階層,帝制出現,能力差異變成階級差異。領導上層逐漸變成非勞動階級,且擁有主宰權及判決權,權力加上人性貪婪,權力保障物慾,階級分化保障權力,形成惡性循環,出現獨裁,出現高貴觀念,把有些人不當作人而當作是禽獸看待,違反人權的情況便開始了。

按歷史記載,2,500年前左右,歐洲、中東、印度及中國,不約而同地開始有人反思,提出人權問題,提出平等觀念,只是文字表達方式不同而已,跳過了字義崩塌才清楚呈現出來。同樣都是指出人性貪婪所造成,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卷七所描述人類有貪慾等的道德弱點,希望人要自制而返回人類美德,主要目的就是針對貪婪人性而企望建立一套分別對錯的道德標準,企望人人遵守,使社會和諧,隱含一種自然使命。老子也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也是追求返回自然的「天之道」。這也應該是古希臘所追求的Natural Law,也同樣是盧梭追求Rule of Law所說的Laws of Nature。其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希望用一種擺脫人性的自然法則來制約人性,以達至社會人人和平共存的效果。

從擺脫人性而建立的非人治自然法則定義出發,可以全面理解法律上的Law字與科學上的Law字是同等意義。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萬物運動都受着同樣的自然法則所制約,這種制約是非人性或非人治的。亦由人治與非人治之分,可分辨出Rule字的歧義所在。非人治的Rule是制約的意思,亦就是Rule of Law的非人治自然法則的含意。而人治的Rule是統治的意思,亦就是Rule by Law的用律例來管束人民的意思。其實中文的「治」字,亦同樣存在相同的歧義。

至此可以理解,Rule of Law、公平原則、法律的公正性、道德觀、自然規律、以及非人性原則,之間是有一個緊密關係。而由西方對自然規律的理解所建立的道德觀,便是Rule of Law的「法」了。

按西方Rule of Law的內容理解,這個維持社會安寧的道德觀便是人與人之間以不損人為原則,並以此作為判別對錯的標準。同時,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在於盡量擺脫人性主觀判斷,判別對錯的權力交由制度掌有,以制度來擺脫人治,由此而建立一個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包括檢控程序、公開法庭、無罪推定、陪審團制度、上訴庭、終審庭等。而判案一切以制定了的一套律例作為定案準則。立法制度則交由法定立法組織,按憲法原則制定修訂律例。也會因時制宜,修訂憲法內容。這一切已是普通常識了,不用再多談。只是,現時談Rule of Law,反而多集中談論司法制度,多談程序公義,而少談論法治原則。

事實上,「法」的法治原則不單是一種法律觀念,而且還是社會運作的基本原則。西方Rule of Law的「法」,可以稱為「非人治自然法」。但是,不同民族的歷史淵源不同,對自然規律會有不同理解。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法」的基礎是在於一套自然觀,而發覺中國古代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觀,產生了兩個是各走極端的「法」,一個更為平等自由,可以稱為「和諧自然法」,另一個卻把極權合理化,這個便是「王法」了。而由不同自然觀出發,「法」的法治原則會完全不同。原來,「法」本身根本存在字義崩塌。本文要探討的,便是要把這三種「法」清楚表達出來,使人更容易明白這三種「法」的不同法律觀念和態度,同時可以理解在這三種「法」的不同法治原則下,如何影響人的思維。

檢視三種不同法治觀念五之一

本系列文章:

檢視法治觀念之「王法」 

檢視法治觀念之「和諧自然法」 

曹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