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人而生。6000年前人類因農耕生活而開始定居,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了最早的城邦,隨着人類文明的進展,城市不斷擴張,並且演變出各種不同的樣貌。根據聯合國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都市人口將達到67億人,我們是否可以想像自己未來將生活在什麼樣的城市裏?
以東京為例,這座全球人口最多的大都會,居住了大約3700萬人。這座城市的創造力,部分可以回溯到在過去100年間曾兩度遭到夷平的史實──先是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一個世代後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美軍轟炸攻擊。每一場災難都逼使日本人埋葬過去、重建家園,再次構思街坊樣貌、交通運輸系統、基礎建設、甚至是社會互動。
但大多數繁榮工業化國家的出生率都顯着下降,日本的高齡化更是領先全球。1億2600萬人口中,有將近30%的國民年齡在65歲以上。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東京的人口老化速度雖然稍慢於日本其他地區,但很大一部分負擔將落在東京肩上,因此這座城市正在急切的尋找方法照顧、供養和安置建設這座城市的那一代人。
都市生活需要妥協。我們或許能獲得很大好處,但也必須忍受很大的不便。在此我們考慮其中兩項:個人自由與社群利益,還有社交連結與隱姓埋名之間的妥協。
新加坡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微型國家之一,新加坡絕大部分的用水和糧食都仍需仰賴馬來西亞,因此承擔不起犯錯或惹鄰國生氣。因此,新加坡政府密切監控自己的人民,以確保不讓個人傷害到群體。稽查員挨家挨戶檢查花盆裏的積水,唯恐它們成為孳生病媒蚊的溫床。智慧科技感測器測量(或以後將會測量)每條街上的交通、每輛車的動向,還有每幢建築物的溫度和陰影。他們還即將追蹤每個家庭的用電和用水,並注意哪一家什麼時候沖了馬桶。對新加坡公民來說,這是他們和政府達成的協議:少一點個人自由,換來第一世界的生活水準、健康和安全。
1925年,功能主義建築教父柯比意提議,把巴黎市塞納河北岸的許多建築拆掉,改建為18棟外觀一樣的玻璃帷幕辦公大樓,組成網格式的建築群,這些大樓高200公尺、相距400公尺,行人將走在「巨大的草皮」上仰望「這些似乎漂浮在空中的半透明稜柱」。而車輛將飛快往來於高架快速道路上,柯比意認為,汽車已經讓巴黎的街道變得過時了。
柯比意的建築主義至今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新興城市,尤其是中國近40年來快速興起的都會區,高樓林立、街道上的人車穿流不息。中國政府預計到了2030年大約還有3億人將湧入都市。
你可以更容易想像,2050年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居民會生活在什麼樣的城市、面臨到哪些問題。都市人口稠密的問題會在生態、水資源、能源、宜居、廢物處理、生產食物、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生活文化及傳統、經濟活動等方面,產生關連性的影響。或者我們可以藉此思考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進而思考未來城市的模樣,我們應當如何構思?能否創造出一座以智慧和永續構想為主導的大都會?
全文未完,了解更多內容請參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9年4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在《國家地理》雜誌:www.natgeomedia.com
《國家地理》雜誌訂閱優惠:https://nghk.shoplineapp.com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