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和中小學的一個外顯差異,除了面積大小與耗用資金多寡之外,就是門口管理。猶記得第一次踏入大學門檻時,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沒有門戶」;那條分界線是無形的。最近前往大學參加研討活動時,無形變有形;既有巨型水馬、或有拍卡閘機、甚至一門一站崗的制服保安人員。這些改變未必是恆常的,但足以讓人反思。
幾個月前的「佔領大學」事件仍然為社會留下大量影像記憶,之於學界較深刻的可能是中學校長進入佔領區營救孩子。最初入校園是為救己校學生,後來變成拯救一般中學生和校友,過程細節已留在當時的報章傳媒報道。事件得個不錯的結果,畢竟是一道亮光;為何校長們會想到自己有可能做好這件事?
關愛與成長 相輔相承
八十年代末期至教改實施期間,本地中小學基本上已完成轉型,變得好似「服務型機構」。
老師校長高高在上的情境,除了百年老校可能仍有點痕跡外,大多數學校的師長已變身成「代父母」、「代監護人」。工作不只限於教書,育人更為重要,扶助青少年人健康成長所佔比重亦增加多了。所有孩子都必須入學,大部分本地父母家長都需要為口奔馳,結果剝削了親子時間;學校頂替了家長照料孩子的角色。因此,關愛學生和成長支援逐漸成為學校的職責。
由這個淵源來檢視這起事件,中學師長們的決定就是很自然的延伸。相信最初提出這個「中學校長入險帶學生出來」想法時,根本不會預設評估成敗,他們只會視之為「自己的責任」。
事實上,筆者認為,社會應該十分感激這批校長;不只是救出學生,而是這個行動喚起了大眾關注學校的功能。
學校不再只是單純做教學,關顧學生成長才是最重要;校長也非只負責管理學校機構,更為吃重的責任是為學生、為孩子,着重學生的成長利益。這個潛藏的任務,往往被什麼排行榜、出了多少個狀元、獲得世界級獎項的報道給蓋過了;但照顧好每一個學生才是學校工作的焦點。
這個關懷扶弱的工作必須持續延伸,不少決定當老師的年輕教師都是因為做學生時受到老師的啟發和幫助,希望自己入行繼續發光發熱。
學校角色 注重關愛互動
新學制下,幼稚園學券制度及中小學12年校園生活,大部份市民花了10多年享用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當然這麼長的學習年期究竟修習得到什麼,則是另一個大研究課題了。回到本文的主旨,筆者想指出現時學校教育的角色,早已超越學術範疇的修鍊;在市民生命中最早的10多年,他們得到的是情感上的栽培。
上文所引用的例子,正好折射出中學師長愛護學生的行為;同樣行為和處事方式,其實每時每刻都在課室內外發生,班主任老師或科任教師也是如此地關懷着課堂內的孩子。孩子的成長,或許會是老師們不自覺地關注、運用自己技巧執行的工作;孩子在家的父母未必會為意,甚至根本不曾意會到自己有做漏的父母責任。
因為學校肩負了這些以前屬於家庭父母的職責,孩子在校園內修鍊到尊重他人和營建自尊的技巧、學識關心別人和樂於服務、營建出仁愛情操和發展人際關係;這些種種學術以外的能力和技巧,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來,並非書本上可以教導到。校園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密切互動,充滿愛與關懷,成為成長的支柱和能量。
可是,社會和大部分成年人對學校這個角色都欠了應有的認知;坊間不時出現的報道或評論,往往都是傾斜於傳統知識學術的成就,輕視了這些新時代極為需要的軟技巧和德育培養。
學校需要社會真誠的信任和支持
今天社會演變得極端矛盾和撕裂。讓校園保持寧靜,繼續用關愛去滋潤年輕新一代;讓師長付出愛護的成本,令學生遠離可見或潛在的危險。社會可以提供真誠的信任和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