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內怎樣認識近代中國

從1949年到1997年再過渡到今天,曾在香港和鄰近地方發生的事情,都是近代中國的歷史。我們的校園內,可有空間協助這些年輕人、未來社會成員建立認識自己國家的能力呢?

今年註定是國情教育話題豐富的一年,隨便點算就可以數到:五四運動100周年、六四事件30周年;當然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除此之外,也是近代中國一些重要事件的逢十周年誌慶,例如今年是實際上推行改革開放的40周年(有關政策是在七八年尾頒布的)、中美建交和「懲罰越南」戰爭的40周年,也是中蘇「珍寶島戰役」的50周年。

然而以上大事發生時,香港多數以英國殖民地的身份存在,幾乎是站在隔岸觀火的位置。過去的學校教育課程刻意低調處理與中國有關的內容,甚至有不得把政治帶入課室的指引,所以往時校園內根本不會有機會給師生討論上述事件。

縱使回歸至今已逾20年,但大部分老師都是接受港英政府規劃的教育,如果本身不是對家國認知有較大興趣或較為關注國際形勢變動,照計對這些歷史事件過程和背景都是掌握不多。

作為基礎教育範疇的中小學校,培養年輕學生認識自己國家和了解歷史經過是應有之義。作為國家一個特區的成員,認識自己國家和建立家國情懷,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正常的教育安排;可惜本地社會實在有太多紛歧的意見,以致連國情教育的定義都無法有共識。至於施教者,亦因為英殖年代遺留下來的影響,本身亦未必有恰當技能做好這個教育工作。

從「五四」到「六四」

簡單地以「五四」、「六四」作為例子吧。前者雖然已是百年前的事件,亦有不少似乎已是定論的看法;但即使如此,一旦涉及立場時仍然是有見得到矛盾和纏繞。五四運動對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影響,其實是推動現代化;不論德先生、賽先生、左翼思潮還是新文化,倡議者提出之時必然是針對當時中國社會的不足之處。藉「五四」的討論可在校園內探討國家百多年來的不足與改進,甚至要求學生站在今日的位置去思考國家將來何去何從。

至於六四事件也值得在校園內展開討論。因為事件並非久遠之事,迄今不少人仍持有迥異的立場;但總可找來客觀事實資料和當時的背景材料,好讓學生自行分析和思索,從而建立到自己對事件的認識。如欲指出事件的正反對錯,那就真是不必了。

這兩個類似的例子提供了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之間認識自己的國家。

由1949到1997

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為何叫做「新」?與舊的國民政府或更早前的清皇朝帝國,本質上的改變與國家命運的發展有何關係?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並非很重要,讓學生蒐集和閱讀資料,參與思考及自行找出答案的歷程應該來得更重要。

今天的中學生全是1997回歸後才出世,他們知道回歸這件事而沒有感受;當前能夠接收到的紛亂資訊既多且散,不少更被附帶上種種不同的價值觀,甚至未必是真確的材料。然而從1949年到1997年再過渡到今天,曾在香港和鄰近地方發生的事情,都是近代中國的歷史。我們的校園內,可有空間協助這些年輕人、未來社會成員建立認識自己國家的能力呢?

反思推動國情教育的責任

國情教育和國民教育,過去好一段時間被視作一種標籤,不論負面抨擊抑或刻意吹捧都是不恰當。負責任的做法是讓學生理解自己的身份,透過認知、參與、學習等過程確立身份的認同,採用理性方法去分析和做結論,以感性方式去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教師的崗位是個引路人,也因此需要學習曾經缺失了的一段歷史、掌握客觀資訊和建立引領技能。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