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這場音樂會意義甚大。除了是疫情後的法國5月藝術節的現場演出外,更是新任音樂總監柏鵬(Christoph Poppen)上任後的首場音樂會。法國5月藝術節在香港一轉眼已30年。還記得當年是從同事的口中知悉這個節目,不過當時還以為只有其他與法國生活或風情相關的活動。後來,香港小交響樂團也成為這個藝術節重要的音樂夥伴。
平沙爾的《出諸虛無》
柏鵬大師過往擔任小交的客席指揮,當時也曾把較新的歐洲管弦樂作品,引進香港的舞台。今次上任,當然也沒有放棄這個理念。去年11月,他帶領樂團演奏利蓋蒂(György Ligeti)的Ramifications for String Orchestra,樂團當時也未作實下任音樂總監的人選,但柏鵬把看似非常簡單的演奏基本功,經由作品而操練團員之舉動,已令作為聽眾的筆者膽戰心驚。就任音樂會的第一首樂曲,他選來德國作曲家平沙爾(Matthias Pintscher)的《出諸虛無》(Ex Nihilo)。樂曲在編制上,相當宏大,敲擊樂組的樂器種類更是令人目不暇給;但平日在樂團中基本上必然存在的雙簧管組,卻不復見。
正如柏鵬亦提及,這首作品偏向較靜。但與其說靜,筆者倒覺得是一種技巧上的控制。這首樂曲,與幾年前香港作曲家鄺展維的《滅後》有異曲同工之妙。平沙爾這首樂曲,與風的感覺極為相似。樂師演繹的,是音響上的意念。柏鵬要控制整個樂團在連續聲響上的完整性,而當晚的現場效果,非音樂性的聲音及氛圍,流動性相當強。陣容相對多樣化的敲擊樂組,偶然出現的個別樂器演奏,並沒有強而有力的衝擊。如果純以聆聽感受而言,樂團演奏這首作品的流暢感和對指揮的反應,無疑非常專注和認真,令到這首樂曲反映出團員對於指揮的服從和合作性,令音樂的進行無縫無間斷。對於無方向性的樂音,聽眾並不需要刻意去理解。
典型的貝多芬音樂風格
作為法國5月藝術節的節目,樂團請來法國鋼琴家巴福傑(Jean-Efflam Bavouzet)擔任貝多芬(Beethoven)《第二鋼琴協奏曲》的獨奏。而在這首樂曲裏,巴福傑的演奏取向,可謂是最典型的貝多芬音樂風格:簡潔、明快、乾淨俐落。在第一樂章一開始,他已把整個氛圍都清清楚楚地展現,色彩的變化,也在有限度的規範情況下,作出合乎典型風格的調節,分句的輕微留白呼吸,也是相當清晰,令人容易跟隨他演奏時的起落。而在第二樂章中,他的觸鍵依然直接無華,但塑造出的正直而婉約的旋律歌唱性,琴音的色彩卻隨着音樂的進行,而稍帶剛陽之美。不過他在第三樂章的活潑調皮風格,卻令人意想不到。
整首協奏曲裏,巴福傑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在樂句之中,巧妙靈活地處理不成文的重音菱角,的確非常優秀,尤其是把菱角穿插於長樂句之中、或在快速跑句來回之間的樂句時,他隨心所欲地在樂句中,做出不經意的輕微力量改變,確實令樂曲增添不少趣味,而這更是在貝多芬的鋼琴作品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快樂島》演繹出手過重
對於巴福傑的演繹,其技巧完美,輕鬆流暢,歌唱片段並不刻意賣弄,既有威嚴、亦有溫婉與青春活力,無論在哪個情緒演繹中,都一直保持貝多芬樂曲的耿直與光芒,完全是精於風格的專家。觸鍵落點雖然較為重手,但卻依然在貝多芬音樂風格之內。可是,當他在加奏的德布西(Debussy)的《快樂島》(L’Isle Joyeuse),情況就有點出其不意。而第一首加奏曲,是稍為冷門的馬斯奈(Massenet)的《觸技曲》(Toccata),不過這首樂曲,卻是他的拿手好戲,當晚他的表現,也把鋼琴的不同聲區的色彩層次,一氣呵成地展示於觀眾面前,而且亦絕非機械化地一味追求技巧上的準確。即使他的演出確實完美無瑕,但趣味與靈活的表現,卻更加珍貴。
不過,在經過貝多芬和馬斯奈這兩首作品的洗禮後,他在演繹《快樂島》時,出手便真的過重。對於這首法國作品,他在色彩的層次上的演繹相當豐富,但整體上重量級的力量,奏起來更像演繹拉威爾(Ravel)甚至是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的作品,這卻是非常可惜的敗筆。從來,演繹法國作品,特別是印象派樂曲的控制,無論在情緒或技巧方面,都絕不容易,稍一不慎,就會功虧一簣。不幸地,就如大師級如巴福傑,當晚也難逃一劫。除卻色彩氛圍的演繹還未能從前兩首樂曲中,扭轉過來外,巴福傑的演奏還是完美而相當迷人。
柏鵬與小交在扶持巴福傑的演奏上,在節奏的清晰明快感覺,都較傾向於一刀切,以配合及模仿鋼琴獨奏家的風格。整體上,樂團在和聲方面非常結實,完全能夠「托起」巴福傑凌厲的氣場。弦樂組非常整齊,所以色彩明亮,木管組的靈巧度亦令人感受到精緻的歌唱性。圓號組低調的演奏,將樂團及鋼琴的銳氣,都粉飾、潤飾起來,令演繹更為圓滿。個人感覺就是,大概柏鵬要與鋼琴獨奏巴福傑同步,所以盡量將樂團的演繹與獨奏貼近,所以當晚他手上的樂團演奏,確實較偏向銳氣。
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
柏鵬在整場音樂會中,全以德國作曲家的音樂為首,將他自己家鄉的不同時代的音樂風格,都展現於樂迷眼前。而在下半場帶來的布拉姆斯(Brahms)《第四交響曲》,反而是這場音樂會中,最令人最期待的演出。更令人期待的原因,是作為上任的第一場演出,柏鵬挑選這首樂曲,全無擔心出現貨比貨的情況。事緣,剛巧於不久的兩個月前,指揮胡薩(Jakub Hrůša)帶領德國的班貝格交響樂團(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來港,亦演出這首作品。事隔相近,大部分聽眾也會記憶猶新,所以樂團此舉也顯得有點大膽和自信。
當晚在這首樂曲中,樂團的聲部位置亦有所調動,圓號組被推上了後排一般為小號組的位置;而長號組就被推下,移座至中提琴組後,「攝」在小交一般慣常安放定音鼓的前方。不知道柏鵬之前7年與小交合作當客席指揮時,有沒有做過如此安排。但筆者在大約20多年前,確實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忘了是欣賞萊比錫布業大廳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還是德累斯頓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 Orchestra),見過這種特殊的安排。
樂團在第一樂章開始的主題,演繹與音色的控制都很理想,弦樂組的整齊度和音色的掌握,都在平日的水準中。一板一眼的凌厲,難不倒他們。銅管組與弦樂組之間的交錯,亦能夠在一開始就把氣氛推往高潮。木管組與定音鼓首席村本曉洋(Akihiro Muramoto)的表現,亦支持着其他聲部的,不經意地演奏出非常重要的中心支柱。
第二樂章,毫無疑問就是考驗管樂組的合作性和水平。圓號組在沉穩的主題裡,不負所望。整個木管組在表現溫暖感方面,卻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實在是一大聽覺享受。小提琴組在低音弦的音色控制,亦表達到樂曲的深刻情懷。
在並不容易齊整的第三樂章主題裏,小提琴組在弓法一致方面,便較為遜色。而在第四樂章開始不久,一大段由整個管樂組擔當的演出,亦依然令人滿意。不過整體而言,在最後的這個樂章,因為素材的連貫性較不明顯,樂團的表現反而就有點過於硬板,呼吸的地方也少。當然,指揮怎樣要求,而團員最後的現場表現,也是會出現不同的變數。
柏鵬在這首樂曲裏帶領樂團的風格,似乎與以往有所不同。過往,小交在他手裏,帶有靈氣的表現,還是經常出現的。今次,能夠「豁出去」的聲部,還依然為數不少。銅管聲部方面,圓號組的表現,已可以說完美。整個木管組,都能夠感受到指揮的意圖,整體上合作及水準,都能夠奏出聲部在這首樂曲中,與其他聲部之間的對比,音樂感亦相當豐富。幾位木管樂首席的演出,亦非常亮麗,當中演奏單簧管的陳秋媛,在表現布拉姆斯的寬厚柔情氣度,更是令人讚賞。
後記
由上半場貝多芬的作品開始,已發覺樂團的聲音,跟過去有些不同。當然,不同樂曲的不同風格,亦會有不同的色彩。不過整體上,樂團在中音聲區的支持,似乎比起以往,更為扎實。除了整個木管組的表現非常突出外,中提琴組和大提琴組的穩定性和穩健,更是相當不錯。一般而言,德國的管弦樂團普遍的音色,之所以較為結實豐厚,中音聲區的強勁與乾淨,亦可說是重要的特色。
過去,經歷了兩位音樂總監的小交,特別在近20年,由現任桂冠指揮葉詠詩的帶領下,過渡到成為一隊職業樂團,面對來自不同音樂背景的指揮,已經磨練到可以被倒模成不同的演奏風格。但面對他們所熟悉的「柏鵬大師」,這次樂團在某程度上,竟然有戰戰兢兢的「怯場」情況,這在小提琴組最為嚴重,更是失卻了演奏的自然流暢感覺。不過,他們這位新任音樂總監,臨場上其實反而對他們放得很鬆。
與本地其他活躍的樂團不同,今次是小交在20多年的歷史上,首次有外籍的音樂總監。柏鵬大師縱橫歐美亞洲,在這場音樂會中,亦使出了與過往很不同的色彩要求,令人開始摸索端倪,大師是否有可能將典型的歐洲樂團音色與水準,特別是德國樂團的傳統,引入到香港小交響樂團之中?作了小交7年的老朋友,柏鵬大師當然亦早已摸索到樂團表現的優點和缺點,才會拿經典來作試金石。上任第一堂課,實在令人拭目以待,大師日後會把小交,再推上哪一個世界級的層次?
註:本文為2023年5月20日香港小交響樂團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音樂會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