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訪問杭州,是應林正範教授的邀請。1988年,改革開放不久,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拿出一筆錢,資助內地年輕學者到香港做研究,林是獲選中的六名學者之一,那時他只有39歲;他做的研究是描述和分析香港的大學撥款委員會──教育資助委員會。那時候,對於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高教界,那還是一個頗為陌生的概念。大學畢業同學會後來把六個報告結集成書,林的報告放在第一篇,也的確是當時的委員會覺得是最好的一篇。
重視文化 情滿校園
我印象中的林教授,還是29年前的年輕形象。這次在杭州蕭山機場一眼便認出了他,童顏依舊,只是像他說的第一句話:頭髮白了。據他說,香港那短短的三個月訪問,對他的影響很大。雖說是一件小事,卻是他津津樂道的:到了香港,開始不怕穿西裝;之前,他覺得穿解放裝是最舒服的,穿起西裝,就是渾身不舒服。
重要的當然不是服裝。當年,他在杭州大學(後來併入浙江大學)當教師,校長看到他的報告,很賞識,說:「其他五人都是重點大學的學者,你在我們這所地方大學,有這樣的成果,很不簡單。」之後,他當過浙江教育研究院、浙江教育學院的領導,退休前是杭州師範大學校長。
這次重逢,也有一段淵源。三年前,上海的「成功教育」創始人劉京海慶祝從教40年。筆者作主旨報告,另一位主講者是一位來自杭州的女校長,當時就很有印象;誰知這位校長就是來自銀湖的陳滬軍,她回來與林正範談起,才把筆者與林聯絡起來了。
2009年,他辭退大學校長的職位,應邀建立杭州師範大學東城教育集團。這是一個公辦學校的簇群,是在一個教育並不很發達的社區。這也是這次訪問的第一站。
首先訪問的是杭師大的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的學校。2009年立校,原來是屬於農村鎮裏的「中心校」;短短的八年,已經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學校。短促的行程,從山東聘來的張立棟校長,充滿辦學的激情,急不及待介紹的,都留下深刻印象。
校園不大,進門看到一個花圃,前後八個字:「尊重賞識,情滿校園」。與一般比較功利的、講究業績的、鼓勵成功的標語很不一樣;校訓是「四葉草」:仁愛、健康、智慧、責任,也很平實。
走廊的天花板掛着校長想出來、很平實而又發人深省的精句,例如:「別人掉東西輕彎身去替他撿」,「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道別時記得稱呼對方」。校長解釋那是小學一年級活動的地方,因此要提醒他們建立健康的習慣。
關懷他人 隱性品質
這所學校目前有學生3,100人。200多位教師當中,美術教師有10名、體育17名、音樂教師10名;這樣的比例很罕見。看介紹,這些都是頗有成就的藝術家、運動員,本身都還在創作、參加項目。這可以說是筆者一直在心目中的夢想,老師本身應該是出眾的藝術家、運動員。
校長認為,體育藝術可以讓學生建立自信,是「文化立校」的重要部分。針對當地學生特點,成績固然要好,但是分數以外的發展更重要,因此學生的活動很蓬勃,中午學生的活動時間,學生社團有120個之多。
學生還創作版畫,每名學生都能掌握版畫創作的全個過程。藝術的教室,有三維打印機,還有激光切割機,到處都是學生的三維藝術品。在香港看過有學生製作三維動漫,覺得頗為新鮮,原來杭州市就有全市的三維動漫比賽,可見已經相當普遍。
剛好碰上一個「金牌少年」全市比賽的排練,是聯合幾所學校做的。三個學生一個小組,給了一堆類似LEGO的塑料材料,題目是要建立一個「我夢想中的學校」。教師不作任何指導,但是在旁觀察他們製作過程中的表現──合作、承擔、互動、解難、領導力等等。也在香港見過類似的活動,曾經不斷在國際場合介紹,例如沒有教師輔導排演的《三隻小豬》,聽眾都會頗為驚嘆。這裏卻是全杭州比賽的模式。
跟着是到杭師大東城中學,與集團的四所學校校長座談。校長就是三年前見過的陳滬軍校長。學校不大,學校建築物卻是包圍着一些下面有流水的亭台樓閣。本來沒有安排參觀,校長特意帶去看一個「創客」中心,是學生自由創作的空間。他們對學生的期望是:高學習力、高創造力、高表達力。
校長說:「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這是唯一的目的嗎?」真是一言驚醒。「主動的學習者」,的確是筆者經常提倡的,但是若沒有道德情操的素養,那主動的學習者也可以是一個大壞蛋。
看學校牆上的辦學宗旨,一眼就看到借用了新加坡的「四種人」:自信的個體、主動學習者、積極貢獻者、合格公民,然後加上12個目標。校長認為,除了看得見的成績,還要看學生的「隱性質量」,例如珍愛自己、關懷別人,目標是「關懷他人,成就自己」。她開設了「實踐課程」,圍繞着四個主題:水與生命、垃圾與文明、霧霾與發展、藝術與成長。
這些不在正規課程之內,因此會佔了正規的上課時間,需要教師的靈活創新。對教師的要求,不做教書匠,而要成為主動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教育的自覺者。這些,都似曾相識,在香港一些有為的學校都有類似的意念,不過香港的校長不一定會如此以文字來表達。
軟件變化 悄悄發生
他們學校,80%是農民工子女,充分明白「知識改變命運」,校長說這是「平民學校的逆襲」。
總的印象,不能再認為內地的發展只講硬件,軟件的變化,正在悄悄地發生。也許是蘇杭的特色,辦學正在走向細膩,也是正在悄悄地嘗試離開應試。
林正範是2009年開始建立東城集團的。學校的所在地,是原來的杭州郊縣九堡。原來有一所九堡鎮中學,其餘是三所村校(曾經是「一村一校」)、一所中心校(也就是幾個村學校的中心)。這是1980-90年代筆者參與農村研究時代的基本學校格局。
原來的九堡鎮中學,成了現在的杭州師範大學東城中學,也就是上述的第二所學校。中心校是基礎略為好的小學,現在發展成為上述的實驗學校,九年一貫。三所村校則合併成了今天的杭師大東城小學。由於很快這些學校就成了家長最歡迎的學校,於是2012年有新建的杭師大東城第二小學。去年,2017,杭師大另外一所實驗小學又納入杭師大東城集團,於是這個集團便有五所學校了。
這個過程,可以看到內地發展學校的一種模式。第一、政府仍然是主導的。這個集團,都是公立學校,靠公帑撥款;第二、以師範大學的專業支持,放手予有為的人士辦學;第三、結成集團,形成學校之間的簇群網絡,對內以強帶弱,對外塑造品牌;第四、也可以看到農村城市化的教育發展模式。這屬於教育的中國故事,似乎講的人很少。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