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的嘉賓是有「三料議員」之稱的李慧琼議員。李議員是民建聯副主席,現任九龍城區區議員,也是立法會議員兼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李議員本身是名執業會計師,也身兼多項公職,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校董,以及多個政府委員會的委員。
(編者按:她已經辭任行政會議成員。)
醉心義工 埋下服務社會種子
於香港土生土長的李議員認為,自己與一般屋邨長大的女孩差不多。除了父母栽培,她特別感謝香港的九年免費教育制度,受惠於社會教育的普及。李議員覺得自己比較特別之處,就是年輕時喜歡參與義工服務和童軍及紅十字軍等制服團體,也當過風紀和學生會幹事。李議員慶幸自己的學習壓力,較現時的年輕人為小,父母也不會送她到補習班,可以參與多種課外活動。
談到啟蒙老師,李議員很感恩中學時有許多良師提點她,特別是中四、中五班主任 Miss Wong。這些老師熱心教學之餘,還會關心學生,鼓勵他們多參與課外活動與社區服務,老師循循善誘,令她在中學時期發奮讀書,所以儘管現時工作繁忙,也會抽時間與老師敍舊。
李議員回憶科大畢業後曾從事核數,算是辛苦也間中有挫折,但不無得着。她認為,核數時,不會局限於個別行業或部門,可以到上市公司工作,更可向客戶的會計主任,以至財務總監不斷提問。她勸勉年輕人沒有包袱和負擔時,可以考慮當核數等層面較闊的工作,多付出、少計較,爭取機會接觸世界和多個行業。
從政全憑緣分 年輕多作嘗試
談到從政的原因,李議員坦言自己並非「紅色背景」出身,也不就讀於愛國學校。她認為大多是緣份,25歲時有朋友請她到土瓜灣區議員辦事處當義工,以當年的政治環境屬罕見。李議員憶述,憑着一股衝勁,服務沒有社區網絡的土瓜灣區,遂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忙市民,尤其是當年互聯網仍未普及,於是她就幫忙市民上網找資料解決問題。
1999年是李議員政治生涯的契機。朋友請她助選區議員,但後來因為技術問題,變成自己參選。李議員憶述當時母親對自己參選的反應很大,但她認為參選的機會一生少有,而且落選也可以當是學習機會,所以決定體驗一下選舉,其後的人生就是從政的「不歸路」。
談到如何說服別人相信年輕的自己,李議員當選後問市民投票給自己的原因,他們都說年輕的李議員誠懇勤奮,又願意落區工作,所以給她一個機會。從選舉之中,李議員體會到年輕時應作多方面嘗試,不怕吃虧。何校長補充,李議員的經歷已成為年輕人考慮是否參選的參考。
領袖須以身作則 平常心面對批評
李議員認為成功領袖要有願景(vision)和目標,能分享團隊的共同目標,也可激勵團隊一起朝目標進發。另外,成功領袖也需要具備能力,以身作則,要求隊員跟隨自己的步伐,表現要比隊員更卓越,獲得他們的認同與接納也是關鍵。
至於如何在政治圈建立人際關係,李議員直言,不區分同盟和政敵,不會是老實話。但她也表示自己一直抱持以誠相處的原則,意見不合時,會嘗試找出共同點。
面對批評,李議員不會想避開,但覺得一定要學懂平常心應對。就算被人扭曲,也要思考自己是否有所不足,令市民誤會,並盡量將自己的理念與別人分享,爭取更多支持。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