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結果應無懸念。除非建制失控崩潰,一如政改一役投票時的烏龍與混亂。否則的話,靠泛民選委的票,即使棄胡捧曾,也不可能使林鄭月娥取不到半數以上選委的票。
林鄭月娥作為港英政務官出身的官僚,未經政治洗禮,也沒有像葉劉淑儀與羅范椒芬辭去職位重新進修。她的經驗、才能與認知水平困限於從殖民地到特區政府的官僚體制之內,過往從奶粉事件以來她的表現是沒有市場認識、政治智慧。佔中一役更躲在一旁。她的能力相信至高僅在政務司司長。很可惜,當前香港缺乏對政府有經驗而又中央還可信任,才能不會出大錯的人物。建制黨派人才乏善可陳。梁振英甘退,葉劉淑儀卻因當年23條備受泛民批評,北京主政者也擔心她的民望。梁葉以外,便無可擔大旗者。曾俊華與曾蔭權關係非淺,財政司司長任上全無建樹,只是守着財政不讓投資經濟與民生,變成為既得利益者的守衛者。從今次近乎變節投靠泛民更可見到他的忠誠程度。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中央政府與建制也不能把特首的行政權拱手讓出。苟如此,不單不是愛國愛港,更有背叛香港利益,出賣國家的治權主權之嫌。
從政務官中找局長?
我們今天還不知道林鄭月娥的內閣人選如何,相信關鍵的陳茂波應可保住財政司司長之位,其餘的且看中央政府是否尊重林鄭月娥的選擇。我擔心的是林鄭月娥多會從政務官中選拔人才。而財金方面,陳茂波應可補林鄭月娥商界缺少人脈和知識的弱點。但政務官是否可以擔當政治問責官員的權責呢? 證諸過往幾屆,他們的表現還是官僚十足,不幹事、少幹事,蕭規曹隨。當然其他憑政黨或政治因素等關係任命的更不堪。這三屆特區政府的班子還未做到開誠布公,用人唯才的標準。或許政治人物不可靠 (這麼多年培養的只是紅而不專),政務官還是無奈的選擇。只是,梁振英開始的政策轉變,落在政務官官僚之手多會一拖三慢,最後是五年過去,不了了之。香港可承受再多五年的落後嗎? 中央政府與建制派勢力或許不以為意,香港社會二十多年積累起來的社會經濟矛盾會進一步惡化。美國等外部勢力還會將之利用。樹欲靜而風不息,更何況大樹正在內部腐朽,與人有機可乘。
防止官僚化
從近一兩年中央政策的轉向,應是對香港有所期望,有所著力。
不過,司法無可為、立法會紛爭如故,可以剪布卻還是遲疑不敢出手。香港社會政治唯一可推動發展、應對矛盾與困難的,只有行政部門。林鄭月娥當特首,關鍵要防的是政務官僚化。
怎樣幫助林鄭月娥和下一屆特區政府認真辦實事,一如今屆中央政府的工作報告所說,依次地搞好經濟、民生、民主與和諧。需要內地 (包括中央政府) 與香港的有心人共同努力、共策共行。首先是認清問題,打破胡塗思想。二是廣開言路,做好調查研究分析,但不能沿用既得利益代表機構的專家。香港面對結構與體制的革新需要的是扭轉逆勢,不是因循守舊,也不是把香港看作孤島,與內地脫離,或用美式教條搞震盪療法式的破壞。曾蔭權與曾俊華的私有化已帶來巨大禍害,且禍延不只十年或一代。
歸根究底,林鄭月娥下屆政府是什麼樣的政府? 目標如何? 責任如何,單從其政綱只是支離破碎,難令人有大的寄望。因此,我們只能期望其在競選辯論和日後當政,從學習和反思中有所脫胎換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