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年初八,先向大家拜年,願香港穩定繁榮,人人安居樂業,學生聽教、學業進步。
列根當年的態度
最近看一本由 Edmund Morris 寫的 A Memoir of Ronald Reagan,以傳記形式講述前美國總統朗奴·列根的生平。1966年,列根以高選票優勢擊敗對手,當選加州州長。當時社會背景是動蕩的,美國正陷入反對越戰浪潮中,尤其激進學生,他們抗議美國海軍在校園徵兵而罷課。當列根在1967年1月宣誓就任加州州長,對學生抗議活動採取強硬態度,他表示「沒人強制你上大學,既然來了,就應當接受並遵守既定規則,要麼就卷起铺蓋走開好了。」
至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後來有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衝突,造成流血事件。而大學校園成為反戰的重要據點。1969年5月列根州長出動國民警衛軍,驅趕佔據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反戰學生、民眾;接着軍用直升機在市內廣場上空,噴出使人流涙及鼻內皮膚起水泡的淡黃色飛沫狀煙霧驅散示威者。雖然反戰學生不喜歡列根的強硬,但他得到右派民眾的支持,順利於1970年連任加州州長,其後於1981-1989年任美國總統,至今仍是美國人譽為最喜愛總統之一。
看了列根總的事蹟,令我思考年初一晚發生暴亂事件。警方面對一些暴亂者也只用了胡椒噴霧、警棍及盾牌等武器;為了保護受傷同袍安全,警察向天開槍示警,卻被指警迫民反。比起列根當年的手段,香港警方的是小兒科吧!美國是公認的民主國家,早於60年代已用強硬手法維持社會秩序。當年美國學生為了反戰示威,年初一的暴亂市民追打警察、縱火,又為了什麼?有人說為了香港好,可是暴亂怎使香港變得更好?相反,這些粗暴行為,卻對年輕人做了錯誤的示範。如果有一天,學生動手打老師,並謂這是為了同學好,我們能接受嗎?
不管別人錯失 嘗試包容原諒
回想小時候家母對我的教誨,她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她會教導子女凡事先要自省。記得每次兄弟姊妹與其他小玩伴爭執,母親總是說先不管別人有否打罵我們,但是我們開聲駡人或是打人便是做錯事,要解決紛爭,應慢慢傾講、互相遷就。她還說:「相拗唔好口。」這些都是上一代人教養孩子的智慧。其中道理是溝通與包容,更重要是不以己為中心,多從別人角度思考。
有市民謂,年初一的導火線是食環署人員執法不公,不過,先不討論是否真有其事,出手打警察便是不智舉動。為什麼不依循正常渠道投訴,反而採用暴力手法?再者,有市民提出這批年輕人是因為特首造成社會撕裂才做出這些行為。這是否表示這批年輕人是情有可原?究竟我們希望年青一代有什麼的品德?
若果有一天,學生甲痛打學生乙一頓後,他向訓導老師解釋說是學生乙取笑他且侵犯了他的自由,而罪魁禍首是班主任未有把班中同學的感情維繫好。老師會接受這個欠缺承擔的原因嗎?事實是,學生乙取笑同學當然不恰當,但學生甲有否想過用其他方法解決此事,例如向老師報告?另外學生甲有沒有想過他的行為不符合校規?如你是訓導老師,你會懲罰學生甲嗎?我個人認為要情理兼備,既要捍衛校規,因為教曉學生守規是重要的,這是一個社教化過程,學生日後才懂得做個奉公守法的公民,社會才會穩定。同時,又要用心聆聽學生甲的想法及更重要是教導他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指導他試以包容的心原諒學生乙的無禮。
願各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緊守崗位培育有承擔、有責任感,又能自省及為人着想的未來社會棟樑。
(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