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組織的校園港獨

校園港獨是一個警號,特首林鄭月娥指斥其為有組織行動,是實事求是,認清現實,而不像曾蔭權等另存歹心。

什麼是討論

稍為對社會科學有些理論的認識,應當知道,沒有絕對客觀中立,至多是相對主觀(inter-subjective)。理由是人是有思想、可變的,不是機械唯物,僵化不變。社會科學也首先超越宗教,沒有不變的定律。宗教本身也經常有改革,教義更會大變,往往是衝擊中央集權的解釋。世上有不同宗教,有不同文明,因此哪有普世價值,更何況是由西歐國家在近幾百年才提出來的「普世價值」?

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只是在一定的社會空間裏進行,自由不是根據什麼虛偽的普世價值,實際是不同的思想主張在競爭與衝突。處於弱勢的要求自由,要求發展的空間。弱勢的思想主張不一定是合理,本身也植根於社會,帶有利益的政治與經濟因素。

香港目前一些人要求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目的是維護他們的港獨主張,希望藉社會以自由為名義提供空間給港獨發展。而港獨發展也不是形而上,有着實質的政治經濟利益。從道理上說,港獨與三合會相等。為了三合會的經濟乃至政治利益,他們也可要求討論三合會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但是,社會也可以用法律和國家機器禁制三合會的思想自由,從而禁制三合會的行動。

香港為何要討論國家法律禁制的港獨?討論是為了主張港獨抑或是禁制港獨?從法理和思想的角度看,香港需要的是闡述港獨的不合法性,不是討論港獨的好處,成為變相宣傳港獨的手段。

及早遏制港獨思潮

校園港獨並不是孤立或偶然自發的行為。一是時間選擇是有計劃、有協調;二是大學生港獨群體的相互串聯、支援,並非只限本校學生參與;三是不少活動有校外人士介入。

或許自佔中以來,個別激進大學生已組成群體來規劃策動港獨在香港的發展。佔中時學聯是主要的前線組織,期間動員了不少大學生。部分畢業後仍會從事港獨相關的活動,結果今次校園港獨,組織和參與的便不僅是本校學生,也包括校友;至於校外人士介入,一是現有激進政黨與組織,二是新成立的秘密組織。青年新政等冒起有一個秘密組織的過程,它們之外,相信還有沒有公開、社會不知道的群體。

究竟這些激進港獨有多少,我們難以估計。它們與外國勢力的關係,按它們與台獨的來往,以及個別外國資金的滲入而言,應該不少。

或許「反國教」開始時只有星星之火。把保衞維港、天星皇后碼頭乃至菜園村等熱心青年網羅,部分在台灣接受訓練,便借佔中、旺角暴亂成燎原之勢。但如草原之草,根基淺薄,蔓延之後便無以為繼。關鍵是抑制火勢,不讓它進入林木之區,演變成失控的山火。由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主要是主政者的放縱放任,應付的方法當然是及早遏制,不讓無知青少年受騙,也不讓牛鬼蛇神藉機發展。

校園港獨是一個警號,特首林鄭月娥指斥其為有組織行動,是實事求是,認清現實,而不像曾蔭權等另存歹心。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