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成:英文字「有個性」 千變萬化尋規律

曾鈺成說,就算熟知規律,也有例外,因為英語除了文法還有用法,有時甚至是無法解釋的。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推出新書《英語.人生曾鈺成》,除了分享英語學習心得,還透露了他的成長經歷,乃至政壇生涯。他在書展的新書座談會中,請來英語專家詹德隆作座上嘉賓。不說不知,詹德隆與曾鈺成自中學起就相識,當年二人同為聖保羅書院學生會委員,後來一同升上香港大學,同窗之情不言而喻,說到年少趣事時現場笑聲不絕。

受「長毛」教師啟蒙

說起中學時學習英文的經歷,二人首先不約而同地提起恩師 John Eynon。 「當時作文滿分20,他卻給我47分。」曾鈺成笑稱,當年這位老師教學方式破格,與他的同事「長毛」相似 。很少老師像他那樣,每一堂課只教20個英文生字,但每個字都解釋得很深入。
老師來自愛爾蘭,帶濃厚的地方口音,英文發音並不標準。然而,正正是這個穿衣不修邊幅、教學也「不收邊幅」的老師激勵了曾鈺成學習英語。當年他們班上課時經常像個「墟」,學習氣氛十分愉快、熱鬧。曾鈺成點出,好老師的特質就在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有規律也有例外

兩人學英文秘訣有何秘訣?詹德隆分享其中一項秘訣是唱英文歌,他認為學語言不能純粹用看的方法,也要用聽的。另一個心得是看荷里活電影時也看英文字幕,會發現有些字原來一直以來也讀錯了。他以「學數學」比喻學英文文法,就如先學「1加1」再學「1減1」,學被動式前會先學現在/過去式等時態,學會了被動式 “I was told」,再學假設式 “If I were told…”
曾鈺成補充,就算熟知英語的規律,也總有例外,因為英語除了文法,還有用法(usage),表示字也有「個性」,有時甚至是無法解釋的。「按部就班地學英語,不要因噎廢食,例外就是例外。語言家能在千變萬化中找到一些規律。」他說。
《英語.人生曾鈺成》封面。
《英語.人生曾鈺成》封面。

譯無可譯 了解文化差異

不只英語世界沒有絕對規律可言,中英語也沒有對等的翻譯。現場觀眾問「義氣」可否譯作 “brotherhood”,詹德隆解釋,即使有些英文字有中文詞語的含義,卻也不完全是同一個意思。他舉例,中國諺語「人蠢無藥醫」,英文譯作 “stupid is forever”,當中沒有使用「無藥醫」這些字來表達,很多英語用法同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他指出,正正是兩地語言的差異讓我們理解多元文化。「沒有一個英文字可譯作義氣,因為西人世界中沒有義氣的概念。幽默也是英譯過來,這代表我們的文化缺少幽默感嗎?不,我們很會嘲諷人,但西人有自嘲,愛看人大笑。學外語可知為什麼外國人會這麼想,opening up the world(開拓視野)。」

曾主席的年少輕狂

曾鈺成的新書重點之一在談「人生」, 透露小時候若朋友喜歡某件玩具,自己就不會跟他搶,到中學時得知有可能要當學生會會長時,「落荒而逃」。少時個性如此,從政是因為「耳仔軟」嗎?曾鈺成承認自己一路走來都是被推著走,「我是大兒子,父母特別緊張我,家中僅有資源都會留給我,一切來得容易。我幾乎沒求過職,只寄過一封求職信去香港培僑中學。當時校長看也不看履歷就請了我,甚至後來沒商量就叫我做校長。直至組黨,人家叫我做主席,我也就做了。」
然而,看似溫馴的曾主席也有年少輕狂時。他初入政壇,有一次開屋邨的居民大會,有個師奶走出來指着他大聲說:「你想要票的話就聽我講」。他憶述當時的反應: 「我夾開她的手指,說:『師奶,我要講的已講完,你投不投我並不重要。』說畢我很心涼——雖然最後我還是輸了選舉。」那些衝動誤事的經歷,造就今日三思而後行的他。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