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3|金耀基、林天行、鄧宛霞對談:中國文明現代化之路漫漫 善用傳統文化為創作養分

當代藝術家林天行、社會學家金耀基教授、京崑藝術家鄧宛霞7月21日(周五)出席書展講座,大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所在。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以來多番強調國人要有「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事關重大。到底中國傳統文化目前處於怎樣的景況?藝術家林天行、社會學家金耀基教授、京崑藝術家鄧宛霞7月21日(周五)出席書展講座,大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美學所在,以及現代化帶來了什麼機遇和挑戰。

金耀基:相信21世紀內 中國可構建現代文明

金耀基教授長年研究中國與現代化,其《從傳統到現代》一書從現代社會科學角度闡述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轉型,自上世紀60年代首次問世以來,引起學界與社會廣泛響應,今年發行增訂本。目睹中國多年來的變化,他表示對中國的未來感到很樂觀,引證了現代化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1960年代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是反現代化的,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我的書才能進入內地。」他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完滿自足的文化體系,建立現代文明比起富強繁榮更為重要,這也是新書的核心思想,對於著作能夠成為暢銷書,相當於別人願意聆聽他的意見,感到十分高興。但他表示,中國建立現代文明之路還未走完,也還未成功,唯21世紀以內必定成功。

他表示,中國有很龐大的藝術傳統,而20世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分界點。20世紀前,中國藝術文化主要涉及古今問題;20世紀後,還需要面對中西交錯的挑戰。從古今之變到古今中西均接觸吸收,「這種變化可謂『大幸』,國人有機會認識到西方了不起的藝術家,中國藝術文化因此在20世紀迎來最大範圍的擴大化。這樣的思潮衝突下,也許犧牲了很多中國傳統,但好的傳統能夠保留和轉化。」

金耀基教授(右)認為,中國藝術文化在20世紀面對西方文化進口,是迎來最大範圍的擴大化。
金耀基教授(右)認為,中國藝術文化在20世紀面對西方文化進口,是迎來最大範圍的擴大化。

藝術重視自我 不盲目追求形式

林天行憶述,自小在內地接受教育學會了中國的文化傳統,但隨後在香港看到了東西方不同種類的藝術品,可謂大開眼界,自己透過不斷臨摹來創作,所以不會斷言自己屬於什麼派系。目前藝術資源前所未有地豐富,但貪新厭舊的趨勢加劇,若要進步,藝術家需要不斷學習,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

鄧宛霞則透過新書表示,藝術講求「心路」,「心是一切之源,而路是達到某種境界的通道。」有幸在香港看到不同種類的藝術,但不會特別大為驚嘆,要抱持平常心。她認為擁有了藝術的鑒賞能力,自然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藝術品。但她反對時下家長催谷孩子的創意力,她認為「藝術家就像海綿」,只能透過長年薰陶,才能有一天突破自我,有豁然開朗的鑒賞能力。她又在中西交匯的洪流中發現了中國古典文化之美,若是讓她再次選擇,她依舊會選擇中國古典藝術。

鄧宛霞認為,若是讓她再次選擇,她依舊會選擇中國古典藝術。
鄧宛霞認為,若是讓她再次選擇,她依舊會選擇中國古典藝術。

美美與共 天下大美

提到鑒賞能力,金耀基認為20世紀的審美觀同樣出現很大改變。長時間以來我們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對於傳統文化的審美觀某程度上是下降了,「文化是粗糙和傾斜的」,反而西方的藝術文化被視為「高、大、上」,但近年國人已開始擺脫這種現象,以酒文化為例,茅台等國產酒愈來愈受到推崇,中國不再是「屈辱民族」。

最終這只是一種選擇。金耀基表示,西方文化崛起也不會導致某些民族的文化消失,因為必然引起當地人的反彈,正如西方連鎖快餐集團落地時,也會推出合的當地文化的餐點,謂之「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他又引述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名言「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更刻意改最後一句為「天下大美」,認為國人看到自己的美,也要看到別人的美,最重要的是學會互相欣賞,世界才會變得更美麗。

被問到如何增強文化自信,林天行認為我們推廣自家作品的力度不足,例如自己90年代去國外看展覽,全場沒有中國畫,走出展廳才發現一幅被掛反了的牡丹畫,至今仍有類似的問題。而鄧宛霞則不認為中國人沒有自信,但提醒,與西方交流時需要注意,自己的演出或作品必須維持最高水平,以讓外國人能夠接觸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外,又要細心思考如何做好傳承。她反對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教育。

金耀基也補充,雖然白話文運動以降,傳統文化不再限於精英份子(士大夫)間流傳,但參與到中國文明現代化的國人還是不夠多。他也強調,大學之道不能只求真,也要求善和美,要宣揚美學和傳統文化,今天的大學不能只教授科學之道。他讚揚,中文大學的通識課程是很好的示範。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