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有些居士說過,早晚課和法會唱誦得好聽的道場,他們特別喜歡護持,這就是着相了。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在唱得好不好聽,而是在於唱誦的人有沒有如法投入?假如敷衍不認真的話,就算唱誦的音聲多麼悅耳,也只是表面形式而已。
信佛的初期,我也有參與一些法會,但是自已的聲音生來就不是唱誦的材料,習氣上又不喜歡太多儀軌,所以後來便較少參加,改為參禪用功。
到了台灣當行者準備出家時,剛開始還是很抗拒做法會和早晚課,但是不做又不行;剛開始時不懂怎麼唱,所以只是看,以為我不開口沒人知道,但是我們的寺院只有幾個人,結果還是行不通。後來要學習打法器,就發覺自己沒有一起唱的話,是打不準拍子,很難掌握的。
跟着發覺,打法器跟禪修是一樣的,假如不用心覺察,就很容易犯錯,過程中那怕只是一個妄念,都會令你出錯。
放下自認的受限
最後只好跟着一起唱,還要學怎麼換氣。假使唱得不夠氣的時候,不一定要每個字都唱到,可以停下來再接,但就不要把剛才沒唱的補回來,也不要只管自己唱,最重要的是跟大眾的音聲融合在一起。
經過一段時間不斷練習之後,雖然沒有變成很會唱誦,但是起碼已經跟得上大眾了。這個經驗證明,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做不來的,只視乎自己肯不肯放下自認的受限,並且真的花時間去用功而已。
原刊於《溫暖人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