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行旅之三——福岡熊本穿梭往,神社古城自由行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九州著名歷史古城,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另有一說,則指熊本與姬路、松本並列為日本三大城。無論那一個說法,熊本城都穩佔一席位。

神社‧銀杏‧蒙古碇

傍晚時份,抵達九州的福岡,先到市中心博多——福岡最熱鬧的地區,香港人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有如香港的旺角,它既是美食料理的集中地,而商戶店鋪亦多。不過,在這個地方,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也相當眾多,卻鮮為人知。

我們直奔此地,既非為了品嘗當地美食「豚骨拉麵」,也不是想「血拼」,而是參觀博多的守護神「櫛田神社」。

櫛田神社起源於757年,是伊勢松坂櫛田神社的分社,已有千多年歷史。在中世纪,它經常被戰火摧毁,1587年,豐臣秀吉復興博多時,曾捐獻助建現存的社殿。神社自古已為「博多總鎮守」,主要保佑「生意興隆」與「不老長壽」。

博多總鎮守
博多總鎮守

每年7月舉辦的「博多祇園山笠」,是當地重要的夏季祭典,也是日本「山‧鉾‧屋台行事」傳統慶典活動中的一項,已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櫛田神社則是祭典的中心場所。

跨進神社大門的入口,抬起頭來,只見天花板上刻有一個「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圓盤」,據說,每到除夕夜,箭頭就會迴轉朝向隔年的生肖。

大夥兒步進神社,按照習慣,參拜前需要用水洗乾淨雙手,每個神社的「手水舍」都不一樣,眼前的洗手亭,內置一個大缽,上面刻有獨特的神社徽紋。

手水舍
手水舍

拜殿前有三隻栩栩如生、姿態各異的銅鶴,繞着水井,稱為「霊泉鶴の井戸」,是傳說中的靈泉。據說喝了能夠延年益壽。舀出的水,分三次倒在手裏,以手就口,分三次飲用,第一口是為自己而喝,第二口是為家人,最後一口,則是替自己身邊所有人祈禱飲用。井水含鹽分,喝起來鹹鹹的,跟普通井水不一樣。

靈泉鶴の井戸
靈泉鶴の井戸

繞到院子的後方,有一石堆,擺放着多顆石塊,據傳,以前可作占卜之用,預測該年的天氣變化及農作物收成結果。如今,各式各樣的石塊已化身為「力石」,石堆前還有一顆刻上「試石」二字,大抵是鼓勵遊人嘗試搬動,看看自己能否抱起「這麼大的石頭」。

力石堆前的試石(網上圖片)
力石堆前的試石(網上圖片)

從後方折回走向前面,有一座高達十數公尺、豪華絢爛的巨型神轎,是祭典過後,留在神社中,供人觀賞的「山笠」。神轎分為兩種,「山笠」是一種以六根轎棍扛起,由人力拉動前進的神轎;另一種就是裝飾華麗炫目,擺設式的「飾山笠」(飾り山笠)。無論哪一種,都是為了向神明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造的。

山笠
山笠

博多的「人形師」施展渾身解數,打造不同種類的山笠,每年都會製作全新的山笠更替。「山笠」上有人偶造型,多為與博多有淵源的武士、古老的傳說,以至動漫等主題人物,其題材反映每個時代的特色,裝飾味相當濃厚。祭典後整整的一年,在神社內都可以看到。

櫛田神社院內,有一棵「櫛田の銀杏」,遐邇聞名。根據傳說,此樹的樹齢已有千年,被當地的老百姓封為「長生不老之神樹」。「櫛田的銀杏枝繁葉盛」,是能歌善舞的博多人,在喜慶筵席上必唱的歌詞。這棵古樹,樹高33米,最大直徑有16米,而根莖亦有8米,時值11月,銀杏尚未轉黃,當然遠遠不及京都秋天的銀杏漂亮,不過,這大概是我看過最大的銀杏樹了。旁邊還有一棵「夫婦銀杏」,仿如連理樹般,據云可祈求婚姻美滿幸福。

櫛田の銀杏
櫛田の銀杏

夫婦銀杏(網上圖片)
夫婦銀杏(網上圖片)

在銀杏樹附近,擺放着兩塊「蒙古碇石」。所謂「碇」,即「硾舟石」,是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開船時,將石頭提起,稱為「啟碇」;停泊時,則將石頭放至水底,則稱「下碇」。

蒙古碇石(網絡圖片)
蒙古碇石(網絡圖片)

翻開史書一看,博多為九州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曾是日本與宋元貿易的重要商港。

想不到,在櫛田神社內,我們竟聽了一節歷史課。當年元朝皇帝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大軍東征,乘船渡海攻打日本,先後失敗而回。

第一次,日史稱之為「文永之役」。在1274年11月20日晨,元軍分二路在博多登陸。日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餘部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此時天色已晚,加上副帥中箭受傷,元軍遂停止進攻。由於後援不足,大多數將領主張撤退。豈料,當晚竟遭颱風,「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至翌晨,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元軍損失一萬三千餘人,大多死於這場風暴。其後,鎌倉幕府為防元軍再犯,沿着博多灣海岸,修造了約20公里的石壘,以阻元軍登陸,即所謂「元寇防壘」。

事隔幾年,忽必烈又於1281年春發動第二次攻勢,即「弘安之役」。由於日本幕府修建的沿海防禦工事,令元軍無法取得登陸立足點,試圖撤退時,又再遇上颱風侵襲,結果,幾乎全軍覆沒。

眼前的石碇,正是元軍攻打博多港失敗後遺留下來的錨石,兩塊石頭都是出土文物,據說是朝鮮出發港附近的石材。

如果蒙古大軍不是兩次遠征都遇上颱風,歷史會改寫嗎?

古城‧石垣‧熊本熊

有「森之都」之稱的熊本市,大概位於九州的中央,佔盡地利之便。從福岡市的博多站坐九州新幹線,需時大約33分鐘,便可抵達此地。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九州著名歷史古城,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另有一說,則指熊本與姬路、松本並列為日本三大城。無論那一個說法,熊本城都穩佔一席位。

說起熊本城,不得不提一個人——加藤清正,他是豐臣秀吉的心腹大將,在日本江戶時代豐臣政權控制了肥後國(古熊本縣的舊稱)後,就被派到肥後國北部駐守。其後於關原大戰中,加藤戰勝了肥後國南部的小西行長,統一肥後國。德川家康開啟幕府統治之後,就把整個肥後國領地交給加藤統治。

熊本城前身是室町時代的隈本城,為安土桃山時代的代表性建築。早在駐城之初,加藤清正便開始着手改造隈本城(熊本城前身),前後耗費七年心血,熊本城才告全面落成。全城佔地廣大,方圓超過五公里,且防守極為嚴密,建有大、小兩座天守閣,大天守稱為「第一天守」,小天守則稱為「第二天守」或「御上」,是城主夫人的居所。在當時而言,是難以想像的名城,在日本人心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在高聳的城牆映襯下,天守閣顯得更為巍峨。
在高聳的城牆映襯下,天守閣顯得更為巍峨。

加藤清正不僅是個軍事謀略家,亦擅於建造城牆。熊本城的石垣大多修建成「武者返」的形狀,起初坡度較平緩,至上部則近乎垂直。他將城牆建造成獨具特色的內凹型,而且比一般城堡高出近一倍,便於防守,使敵人無法架起梯子攻城。清正流築城技術之精妙,於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城牆被命名為「清正流石垣」,據說清正掌握築城秘法,一生不肯授予他人。

加藤思慮周詳,又於城中遍植銀杏,為戰備儲糧,故熊本城又名銀杏城,預備一旦發生圍城戰時,城內需要食物供應。

古城中銀杏樹
古城中銀杏樹

加藤家遭貶後,就成為細川家居住之城。熊本城因地制宜,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據此優勢,日本的半壁江山,在明治時代的西南戰爭中,才得以保存下來。

不過,天守閣周遭區域及本丸御殿,在1877年爆發的內戰——西南戰爭時的火災中被銷毁了,許多重要的文物、城樓已付諸一炬。眼前看到的建築,是1960年開始陸續重建後的模樣。

天守閣已重建為一座混凝土建築物,但原來的城堡中,還保留部分木造建築物,仍維持原貌,其中櫓、城門、塀等13棟建築,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櫓即城樓,在最初築城時,共有40個,主要作為收藏武器的倉庫,而塀即圍牆,熊本城外面的城郭,有一道長達242米的城牆,已成為日本現存最長的「塀」。

熊本城外的圍牆
熊本城外的圍牆

熊本城內最壯觀的建築,莫過於古城的指揮中心——大、小兩座天守閣,在高聳的城牆映襯下,天守閣顯得更為巍峨,從遠處看過去,有如展翅高飛的白鶴,可說是熊本城的標誌。

本丸御殿的建築結構頗為獨特,跨越兩面石牆而築成,還設有地下通道,即使在白天也很黑暗,所以這條通道被稱為「黑色暗道」。經過本丸御殿的正門,目前只修復樓梯部分,可以直通到二樓的大廳。

大天守閣內部已改裝為博物館,展示加藤與細川家族的文物與歷史遺跡,以及關於西南戰爭的史料。西南戰爭發生於1877年,是日本最大也是最後的內戰,以薩摩(今鹿兒島縣)的西鄉隆盛為領袖的舊武士,對明治政府發起的叛亂,戰爭以熊本城拉開序幕。

從大天守閣往外眺望,除了遠處的青山,還可看到市區內熊本信用金庫大樓外牆上的「熊本熊」。誕生於2010年3月12日的熊本熊(Kumamon),體型渾圓,臉上掛着兩球圓圓的腮紅,傻呆呆的樣子,「萌」得要命。

熊本信用金庫外牆上的「熊本熊」
熊本信用金庫外牆上的「熊本熊」

話說九州新幹線快要開通時,熊本人擔心觀光客比較喜歡停留在福岡或宮崎,而不會到熊本來。為了吸引大家造訪熊本,縣政府於是找來了當地出身的知名編劇小山薰堂,以及其友人設計師水野學,共同規劃,在設計Logo之外,還創造出這個吉祥物「熊本熊」。他的官方身分為熊本縣的公務員,職銜為營業部長兼幸福部長,他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參加縣政會議,還負責在各地出席熊本縣的各項宣傳活動。

熊本熊擁有自己的辦公室(網上圖片)
熊本熊擁有自己的辦公室(網上圖片)

誰也沒想到,「熊本熊」會紅遍全日本,不到三年,其知名度已是全日本第一,甚至超越Hello Kitty!

也許,很多人知道熊本,都是因為這個可愛的「萌熊」。

熊本熊的成功,絕非偶然,不但反映了熊本人對家鄉的愛和熱情,還彰顯出他們努力不懈、勇於嘗試創新的成果。

踏入農曆庚子鼠年的年初,香港疫情開始蔓延,疫症肆虐,世界各國無一倖免,出外旅行的計劃,頓成泡影,我亦穴居家中多時,想不到,上周往沙田新城市廣場一行,竟然與「熊本熊」陌路相逢……在羅馬圓形獻技場,打造了一個室內向日葵花園,名為「Kumamon10周年約會︰熊の花樂園」,為至萌部長慶祝10歲的生辰。

Kumamon10周年約會
Kumamon10周年約會

沙田新城市廣場「Kumamon10周年約會︰熊の花樂園」。
沙田新城市廣場「Kumamon10周年約會︰熊の花樂園」。

可是,Kumamon君的家鄉熊本縣,經常發生地震,在2016年4月,亦曾發生連環地震,熊本城亦受到重創,瓦片掉落,石牆坍塌……許多建築亦遭損毀。專家認為修復熊本城大約需要20年,逝者如斯,總有一天,這個歷史名城可以重現昔日的風采。

本系列文章:

日本九州行旅之一——遊長崎、說歷史

日本九州行旅之二——從平戶走到唐津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