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的憂慮

因為疫情關係,本年2至6月間的停課,當然對各校師生家長都是衝擊,在生活和學習上帶來很大的轉變,對新老師來說,影響更大。

新入職老師是退休、離任老師的接班人,十分重要,新老師的專業態度,主宰教育界的前景,就有如我們說,年輕人是未來一樣。

很多教育研究說,新入職老師第一年的工作,影響其在專業領域裏一生的成就,所以不論師資培訓機構、學校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新入職老師第一年得到的支援是否到位。

曾經有一個構想,新入職老師的工作量是其他老師的百分之八十,而負責指導新老師的校內資深教師,其工作量也要酌減,俾使這個師徒制的雙方,有足夠空間在新教師入職的首年,甚至第二年,用伙伴同行的概念,作出專業發展,以保證校內老師與新老師有足夠的交流及文化傳承,雖然最終因資源問題,以上構想未能真正付諸實踐,但可見在政策設計人士心中,新老師的重要性。

過去幾年,我都有用義務工作的方式支援幾位小學校長朋友校內的新入職老師,辦法是他們各派出一至二位新老師,加入一個組群,大概有5所小學合作,便有8位左右的新老師入組,建立學習圈,我用顧問身份了解他們在入職的第一年遭遇的困難,並給予支援意見,而小組內的同工,也可互相交流,每年除日常的溝通外,也可會面座談三至四次,作專業上的研討,參與的同工幾年來都覺得這個模式可以互相學習,有一定效能,使專業技能及態度偕有進益。

今年是比較特別的一年,有幾個我留意到的現象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停課不停學

因為疫情關係,本年2至6月間的停課,當然對各校師生家長都是衝擊,在生活和學習上帶來很大的轉變,對新老師來說,影響更大,因為他們進入學校不到五個月,剛剛了解到一些校內工作的規則及文化,便停頓下來,面對另一個絶對不同的處境。對新老師來說,授課數碼化,他們並不陌生,反而是有些專長,但與原有教師尤其是資深教師,在電子化教學的認知及技巧上,鴻溝甚大,集體備課、示範教學時教案準備,爭議及分歧是不能避免了,人際間的磨擦及包容,在專業堅持及妥協之間,令新老師面對更大挑戰。

復課後的新挑戰

好不容易疫情稍緩,復課了,新老師與舊有老師重新在校內工作環境裏面對面重聚了,大家都由陌生到再熟悉,不同的問題又再浮現,這其實不一定只有新老師才需要面對,但他們受到的困擾卻更大,是什麼呢?

當自己在教育理念裏的價值觀,與別人有很大分野時,應該如何自處?舉例來說,復課了,學生回校以重新適應優先,還是以趕進度優先?由於改為半日上課,在下午時應否保留遙距教學?測考會按原定設計進行,還是取消?應否增加上課日子,削減7月份的暑假?這一切的討論,對每所學校而言,都十分重要,但對新老師的困擾,肯定更大,因與他以往的經歷或受訓時的學習,所產生的理念未必類似,應該何去何從?

除了以上停課、復課後產生的環境、處境上的變化,我再提出兩點,希望大家深入思考,這不但是今年的新老師所面對的問題,也是明年度入職老師所共同面對的問題:

因應今年暑假前各校的校情,今年在教師培訓裏的大部分受訓者,都缺乏課堂教學實習的機會,即是說,今年9月的新入職老師群,教學經驗必有明顯不足,校長及資深老師(尤其是兼做導師的),應有適當的準備及應對策略;《國歌法》及《國安法》的實施,對校內各階層都有一定的影響,對新舊老師來說,學校應該有一連串的指引及措施,達致識法及守法的氛圍。

最後,我希望所有學校,不論領導及負責培育部門的同工,都一起切實檢討校情及形勢,做好以下工作:

重點培育這兩年入職的新老師,若他們在這兩年社會動盪下的受訓及工作經驗不足,校方要適當關切。

全面學位化下,中層架構的分工,需要有系統及策略的重新規劃,引入行政主任後,行政工作的細緻化,與校內各主任的配合也應重點檢視,迎接新局面。

我非常感謝今年新老師的學習圈小組同工給我的一些啟發,讓我能在此與大家分享,盼望來年的工作,大家能做得更好,尤其疫情可能重臨,以上的經驗及反思,或許對我們都有所裨益。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