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2014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我在1月2日開始服務於現在的學校。回顧這年的經歷,我有不少的體驗,擔憂、焦慮、失望、喜悅、感恩及光榮的感受交替出現。
學生也能為社會付出
由於中一適齡入學人口下降,全港中學也面對收生壓力,我校也受影響,我為此感到焦慮。幸好老師自發策劃收生措施,期間老師盡心盡力工作,果然收到一定成效。這些措施並非純粹宣傳,而是具有教學理念,就是制訂一些與在學學生成長有關的項目,例如與志願機構合作舉辦「義工小老師」計劃,為基層家庭兒童補習。學生先在學校受老師訓練後才替小學生補習,過程中學生先要鞏固學術能力,更重要是良好態度的培養,包括耐性、同理心、關愛心等。老師亦爲此付出額外時間和精力訓練學生,及每次也陪伴學生做服務。記得在6月我參加了「義工小老師」家長會,一位家長向我道謝說學生們幫助了她的家庭,此話何解?她表示孩子一向在家坐不定,做功課需要數小時,最惱人的是她感到十分費力,亦因此與家人發生爭吵,造成家庭關係緊張。自孩子參加了功課補習班,回家前已完成了功課,所以在家便可享受天倫之樂,而不用受功課壓力影響家人關係及家庭氣氛。我為學生能為社會付出而感到驕傲,亦為他們能為別人作出貢獻而感到光榮。我相信善良的種籽已經播在學生的心靈。
着重學業及品德
另一件事是為了確保優良的學與教的素質,我會經常巡視課堂,看看學生上課情況。看到某些學生伏在案上,完全欠缺學習的動力,我為學生感到擔憂,他們現在不趁年紀小,多學習,日後又怎有能力在社會上立足呢?我失望的是學校未能完全教好每一個學生,我認為教好學生的意思有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學業成績,另一方面是個人品德,而兩者皆可為社會作出貢獻。為了協助學生改去壞習慣,我與老師探討可行方法。我們先找出學生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學生多欠缺人生目標,他們自感讀書不成,將來也不知做什麼。所以,老師設計不少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及建立自信的計劃,希望他們成為有責任感、勤奮、有同理心及自律的人,日後能自力更生及做個良好公民。此外,我認為他們要多聽正面的話及擴闊視野,所以學校多邀請嘉賓到校分享他們的經驗及安排學生在港、內地及海外參觀交流,使學生不作井底蛙,希望他們能立定志向,追求積極人生。
至於老師方面,他們均是愛護學生的好老師。老師除了會在教學時作適度調整,照顧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外,更會經常在高中補課以加強他們的學業成績。此外,老師又會舉辦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以增加學生的見識。還有,老師着重與學生家長溝通合作,時常與家長見面及電話聯絡。所以,老師工作十分忙碌,有些老師更經常逗留到晩上九時才回家。我既為老師願意為學生付出愛心和力量而感到喜悅及感恩,但同時我會為老師擔憂,擔憂老師的身心健康及老師是否有足夠時間照顧家庭。作為校長,我欣賞老師的專業及其熱愛教育工作的態度,因此,我會讓老師知道我的關懷,經常向他們問好及向他們展現笑容,希望能為他們的生活作少許點輟。當然,我希望老師也對學生展現笑容,感染學生學習他們的認真態度。
新年將至,我希望2015年的老師和學生繼續進步,彼此支持及愛護對方!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