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後五十年怎麼走下去?

——善用儒學資源的建議(下)

法律不是無用,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司馬遷所謂「法施已然之後」,不能培養人的自律、自覺,法律條文便有僵化和被利用的危險。新加坡的法治已經很好了,但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法治進一層,就是要有道德教育來配合。
在經濟上,儒家主張均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其背後的理念正是分配上的公平,有社會主義傾向。但真正的意願是教導人民不要計較自己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整體安全,內爭是最要不得的,最怕是禍起蕭墻之內。試看今天經濟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興風作浪,小國如何安全?依孔子說:唯有「修文德以來之」,而不是以利益引誘。
 
在社會上,讓人感受到這個地方有文化、有禮樂,讓人的精神可以棲息,而不只是治安上的安全,這才是理想家園。新加坡能做到嗎?新加坡已經是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城市了,人均收入高,設施好,科技先進,生活便利,而且安全,居民有禮。但正如世人所說:「世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許多在新加坡居住過的人都說:新加坡生活比較單調枯燥。言下之意,就是未能拴住他們的心,始終外望。這就是危機。況且,新加坡主張多元文化,各民族、各宗教都平等對待。但這種平面的多元不一定能達致真正的和諧,新加坡意識不一定高於他們的民族意識和宗教意識,政府的努力可能徒勞。加上全球文化衝突,各種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如野火蔓生,各大國都無善法,新加坡又豈能置身事外?
 
唯一能緩和這些衝突的,是儒家的寬容和優容,待客以禮。所謂「君子和而不同」,這不只是相互尊重原則,而是相應、相通原則,情可通,理可通,則一切文化皆可共生、共存,而且相互欣賞。中國歷史沒有宗教戰爭,一切外來文化都可以在中國傳播。情高於理(注意:不是私情,而是性情、大情),方是彼此交往之道,也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之道。在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的異族漢化,穿漢服、說漢語、取中國姓氏、與漢人婚嫁,但無礙其信仰,可見效果極佳。從某一意義上說,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不會引起信仰上的衝突;再從生命的需要上說,大家都是追求理想,都是生命成長之「道」,開放一點就可以相通,共同合作。這就不止於東盟、亞細安各國,還能與世界任何國家和平相處,天下一家。
 
儒家是開放的、寬容的,立足於生命的,而非立足於權威的,能感受別人,有時代憂患感,而放下自己,勇於承擔,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守承諾,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能這樣,就不怕難關,不怕人口老化、人際關係冷落。承先啟後,感謝前人開創之不容易,當然要學懂珍惜和學懂承擔。新加坡要建立長久之國,建立良好的社會質素,是不是要從中取法呢?
 

儒學資源 早已採用

 
事實上,新加坡接受儒家價值,並非從今天開始。李光耀早年不諳華文,他說他只懂一些「屬於較低層次文化的道德價值觀」(《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p239),都是他從童年時代,家人灌輸給他的,但他接受了,而且把三個孩子都送去接受華文教育。在李光耀心中,華人勤勞、善良、孝順、安分、敬老、尊賢,沒有政治野心,很容易統治。所以後來他提出「亞洲價值」,以抗衡西方民主。其實「亞洲價值」並非一個政治概念,而是解釋當時亞洲四小龍經濟之所以冒起的原因。不過由此可以看出這兩種價值,東方與西方,不一定是站在一個對立面上。新加坡的成功,證明兩者均有貢獻。
 
現在再次開發儒學,今天我們就要加深對儒學的認識。過去我們在較低層次接受儒家價值觀,那麼,今天能否提高它的層次呢?善用儒學資源,在過去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優質社會,統合各種文明,為人類走出一條大家嚮往而從未實現的路,則新加坡國雖小,卻是歷史的「王者」,為天下人所嚮往。這不是再創奇跡了嗎?
 
(圖片:Pixabay)

霍韜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