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世紀中的水墨文化新形象

生於數碼世紀的年輕一族,愛好以數碼影像表達自我,而擁有千年歷史的中國水墨藝術,如何傳承至下一代,的確是一個重要議題。

現今年輕人追求最新科技,喜歡刺激的影像快感,對於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藝術,或許會覺得過於老派。致力推廣中國水墨藝術的藝育菁英基金會,今年再度舉辦全球水墨畫大展,開宗名義以「教育與傳承」為主題,特設饒宗頤致敬專區及水墨動畫專區,令展覽內容更多元化,務求為水墨藝術賦予更具吸引力的新形象。

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亦有到場參觀展覽,由香港公開大學學生介紹水墨動畫。
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亦有到場參觀展覽,由香港公開大學學生介紹水墨動畫。

數碼科技為傳統國粹添上新意

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早前舉行開幕典禮,獲得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先生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女士出席擔任主禮嘉賓。正如張建宗說:「水墨藝術有上千年歷史,是中國的重要文化遺產。同時,部分水墨藝術家開始倡導東西方思想融合,發展創新的水墨藝術風格,不論是媒體利用、觀念題材和表現技巧都有很大的衝擊。」其實,以數碼元素吸引新一代青少年增強對水墨藝術的了解與興趣,把國術傳承下去,也是同一道理。因此,今次展覽請來一群香港公開大學的師生合作,參照21幅不同主題的水墨大師名作如饒王無邪、王秋童、熊海、沈平等,演繹成1分鐘水墨動畫,更與大師作品並列展出,令畫作恍如跳出宣紙,栩栩如生。

張建宗會上亦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會,既植根於中國傳統,亦薈萃多元文化,為水墨藝術提供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推廣渠道。圖為張建宗與一眾製作水墨動畫之香港公開大學學生合照。
張建宗會上亦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會,既植根於中國傳統,亦薈萃多元文化,為水墨藝術提供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推廣渠道。圖為張建宗與一眾製作水墨動畫之香港公開大學學生合照。

張建宗與李美嫦更特別參觀了由本地大學生操刀的水墨動畫專區,與一眾製作水墨動畫的大學生交流,席間學生們講解製作水墨動畫的過程與難度,例如如何以數碼動畫闡述高深的水墨藝術,讓觀者細味畫中的情景,同時把畫家的創作意念、畫風與意境原汁原味地呈現眼前,當中花了大量研究時間,絕非簡單易事。

原來今次負責製作水墨動畫的大學生中,不少也曾在兒時學習水墨畫,但到了中學階段便放棄了,確實是不少年輕人學習國粹的寫照。始終,現今年輕一代要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而隨着數碼媒體入侵生活各方面,也讓年輕人漸漸失去習畫的耐性。要他們堅持學習水墨藝術的道路,愈來愈艱辛。

但學生們卻異口同聲地表示,趣味豐饒的水墨動畫可有助表達虛無的意境,複雜難明的筆勢如潑墨、化墨、滴墨等步驟活靈活現,用以吸引年輕人了解及學習較難駕馭的水墨藝術,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一眾大學生早前更獲香港政府邀請,代表香港遠赴敦煌參展文博會,向世界展示傳統水墨藝術結合數碼科技所帶來的創新力量。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指,敦煌文博會中的水墨動畫成功吸引不少注意,成功把全球水墨畫大展的品牌推廣出去。「中國水墨藝術在宋代時非常成功,不得不承認近代東方水墨藝術發展甚至比西洋的稍為遜色,這次展覽匯萃全球多位水墨精英,能提升香港在東方水墨界的國際地位。」

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於典禮上介紹展覽內容,指兩個特設的專區包括饒宗頤及水墨動畫專區令展覽內容更多元吸引。
全球水墨畫大展策展人郭浩滿博士於典禮上介紹展覽內容,指兩個特設的專區包括饒宗頤及水墨動畫專區令展覽內容更多元吸引。

致敬專區展示饒宗頤遺作

於10月24日至 11月19日為期26天的展期中,將分兩期展出200幅來自中港水墨大師如王無邪、何百里、林湖奎、黃孝逵、沈平、熊海、陳成球及林天行等的作品。當中出自中國水墨名家何家英手筆的《秋冥》,估值更逾港幣4000萬元,稱霸全場。而為紀念今年逝世的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更特設「向饒宗頤大師致敬專區」,精選饒公自1960年代至近年創作的15幅作品,突顯其半世紀以來的畫風變遷,而其中8幅更是首次在香港曝光,讓參觀者近距離觀賞饒公彌足珍貴的遺作。另外,香港公開大學的學生更將饒公的西北宗山水名作《霧鎖重關》重新演繹成動畫,向這位國學大師致敬。包括《霧鎖重關》在內的全數21幅大師級水墨動畫作品,於水墨動畫專區內與真跡並列,是敦煌文博會後首次在港展出。

中國水墨名家何家英手筆的《秋冥》,估值更逾港幣4000萬元。
中國水墨名家何家英手筆的《秋冥》,估值更逾港幣4000萬元。

展覽期間更會舉行逾30場藝術節目,包括導賞團、水墨大師即席揮毫示範、水墨名家親自教授的水墨工作坊,水墨動畫工作坊等,全部免費開放,讓公眾認識水墨藝術,有助水墨藝術在香港普及化。

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現正於中央圖書館舉行。
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現正於中央圖書館舉行。

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

展覽詳情:

10月24日至11月4日:「花鳥」及「山水」作品

11月6日至11月19日:「人物」、「動物」及「現代」作品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廳全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