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要素峰會上,北京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唐建國介紹,北京市將在現有基礎上加快《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頒布實施,形成配套制度規則體系,構建更良好的制度環境;加大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開放力度,提供更優質的數據要素。
流通是釋放紅利關鍵
《條例》第三章為數據資源,用較大篇幅對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進行了制度設計,其中包括鼓勵數據要素投資、承認數據共有財產權益、開展數據資產登記評估、支援數據交易所發展等內容。
北京市這個構思應該是來自之前政務數據匯聚時,曾經運用區塊鏈讓政府各部門的數據目錄成功登記。數據流通是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化演進、釋放數據要素紅利的關鍵環節,其中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開展數據資產的權屬登記,因此全國首個數據資產登記中心在會上正式揭幕,它是數據進入流通環節的核心機構。登記中心將致力打造全國權威的數據資產登記中心,有助北京乃至全國數據資產高效聚集、合規流通,為挖掘數據資產價值開闢新通道。
各有特色的數據要素化
綜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數據要素化的切入點各有特色,北京着重體系的建立,透過本質上的改變,掃除數據匯聚、整合到應用源頭的障礙,比如數據權屬等問題。上海作為國際大都會,更偏向於產業導向,吸引擁有大數據的企業扎根,以場景驅動要素市場化,近年很多大型互聯網企業已經轉移到當地,甚至Tesla(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數據中心選擇了臨港作為基地。
至於廣東省一向有政策靈活的優點,廣州、深圳、橫琴都以不同的方式驅動數據要素市場。筆者上周有幸與南沙區書記盧一先晚宴時,更表達了南沙在香港的數字轉型上還可以發揮前店後廠的作用,成為香港企業在數據轉型時基礎人才資源上的支持。
大家不要以為數據分析只需要高端人才,事實上數據清理及標注的工作一般佔用了八成的工作量。情況就有點像酒樓大廚負責炒菜,但後勤的食物準備往往需要大量人手一樣。北上廣深在數字經濟的推進上應該有很多值得香港借鑑的地方。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