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風氣日趨功利 學生難為真興趣讀書

——《教育心宴》新書發布會演講錄之四

幾位校長與台下觀眾對話,談到有關15年免費教育、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作為必修科等的議題。
在第四部分,講者與台下觀眾對話,談到有關15年免費教育、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作為必修科等的議題。講座整理內容如下。

校長不同意15年免費教育

台灣教育部參事許睿宏:
在教育持底線的工作者,尤其校長在這個職位上,香港剛出來的15年免費教育評估報告,這是件非常關鍵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作為校長,對15年免費教育這個議題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啟樂校長:
我覺得社會對15年免費教育的訴求很高,家長自然開心,因為不用交學費。作為專業的教育前線工作者,其實是有所保留的,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小學免費教育實行後,出現了的問題是課程單一化,政府在課程、教學方法、制度、要求的都是單一化,學校只能跟着做,整個教學過程都受到視學官和教學官所監管。
現在未有免費資助的幼兒教育課程是最多元化和最多特色的,每間學校的特色都不同,上中小學後,特色便少了。不是說不願意創出特色,而是有心的工作者創造特色後,就自然有很多掣肘。現在的幼兒教育無任何掣肘,校長可以自定一套有特色的課程,老師便用這套課程教學。將來當政府全面資助後,因為這筆錢是公帑,都是納稅人的錢,便要受到監管,就會有一些尺度和標準來監管教學方法及課程。老師當然開心,因為工資標準了,可是,所有的都要「一致」和單一化的教學方法是否一件好事呢?聰明而有錢的家長又會怎麼做?我預期將來會有兩個市場:免費教育是一個市場,供家境不太好的學生就讀,課程和教學都是單一化、標準化,只能隨着政府的所定的標準去做;另一個市場是有經濟能力而又肯支付學費的家長,送他們的子女到教學課程多元化的幼兒學校接受教育。其實就是有錢和無錢的分別,這又是否公平呢?表面上公平,實際是不公平。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這個看法在社會和輿論上不會有人同意的,特別是那些支持免費教育的人士會來罵我。這我卻不在乎,因為這番是真話。大家的看法又如何呢?
何漢權校長:
曹校長所講的很有道理,假如香港實行了15年的免費教育後,學習就變得平庸化,結果像「大鍋飯」一樣大家都吃得不好。我是反對的,正如香港的大學學位只夠本港18%的學生入讀,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學位讓我們的學生進入大學,但政府又要監管,又有校本評核,出現了很多考試去計算每位學生的分數。這些都把老師和學生們都累壞了,與曹校長的所講的都是有異曲同工的一個道理。我們都需要台灣的朋友多關注這件事,多發表意見。

通識、中史——獨立必修科?

在場觀眾:
剛才說要堅持中史科應該是獨立必修科,現在中史科大家都認為是衰落,除了不能成為獨立必修科外,有些學生都向前途方面去考慮,你們除了要求政府要把中史科成為必修科外,還有什麼具體的方案令這一科吸引多些學生呢?
第二,在通識科方面牽涉2000年教改方案的問題,有什麼看法可以分享呢?
何漢權校長:
除了中史科受到冷待外,英國文學、中國文學這些所有能夠提倡人文精神的科目都一樣,關鍵都在當時2002年教育官員的思維,以為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科四科就可以環遊全世界,但他們沒有想到每一個學問都有獨特的邏輯及系統,特別是那些要經過長時間去浸淫的學問。當然政府沒有聽進去,造成現在10名新高中文憑試的學生,只有一名學生去應考中史科,始作俑者就是政府。解鈴還須繫鈴人,真真正正能夠提倡中史科的,第一是教育局的課程發展處要承認錯誤,如果能像孫明揚局長般承認錯誤的話,中史科絕對可以起死回生;第二以積極分歧的政策,不要怕被人質疑為什麼特別只有中史科,另外的中國文學和英國文學卻沒有這種政策所提攜,只有中史科教評會不斷地去燒香,讓他們聞知,中國歷史科這個門牌號碼要掛上去才能定方向,屋子才可裝潢,才可放置家具;第三要組織一個不再是由課程發展處那些官僚系統的人去做,過往把國民教育科弄得香港一塌糊塗的一批學者,現在中史科要求修定短期方案的,又是同一班人。除了要恢復中史科成為獨立必修科外,要重新組織一個優化中國歷史教學委員會,當中要有公道的學者及我們這些前線人員。
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誰也知道教評會對中國歷史科的堅持和執着,是十年來風雨不改的,但你們又知道政府從來都不會就中國歷史科來詢問我們,這是什麼道理,真是謊天下之大謬!為什麼不來問我們,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自己造成的錯誤。接下來的是要優化中國歷史委員會,一定要學者和前線教師的結合,真真正正有一個短期、中期、長期方案,正如文灼非先生所說我們整個社會都能講教育,帶出一個氛圍,教育才可以提升。
參考瑞典,他們經常會談論到教育。若說香港重視中國歷史,今年是抗日戰爭70周年紀念,是一件大事,教育局為何默默無聲,沒有人提起?去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又有人去提起嗎?每年都有一個重要的歷史,香港大學中國歷史同學會及教育評議會於8月1日至5日會帶學生到日本辦一個活動,題目是「抗日戰爭勝利70年紀念」,副題是歷史研讀及考察之旅,這就是氛圍。那麼便需要一個比較高層次的委員會去做這些事,而不是教育局用20人去做一個中西史的短期方案。第二步是高中的課程,除了取消了校本評核之外,應如何優化高中的課程?應考文憑試中史科的考生只有6,000多人,這不要怪學生和老師,因為又難合格,內容又雜又亂,為何要選擇中國歷史科呢?在初中時也沒有正當性和合理性去修讀歷史科,所以才造成今天的現象,我覺得應該要對症下藥,不對症又如何下藥呢?先不要根據那個短期方案做工作,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教育風氣日趨功利化

文灼非社長:
香港整個教育風氣趨向功利化,大學哪些科目是找工作容易、出路好、賺錢多的,在選科時就會影響到高材生的選擇。大學的文史哲出路不及商科,那些環球金融類學科最搶手,成績最好的學生不會去選純文、純理或較學術的學科。大學亦有責任,因為太過標榜這些科要收最高分的學生,外國的著名大學不會這樣標榜。我認識一位年輕作者20歲出頭,經常投稿及在 Facebook 上分享。他畢業於聖保羅男女中學,對數學很有興趣,考入美國一流大學讀自己最心愛的數學,這是萬中無一的——熱愛自己喜歡的學科,同時得到老師鼓勵,能夠追尋自己的夢想,到世界頂尖大學學習。
現在老師都去教學生不要選修這類沒有出路的學科,要讀環球金融,將來要做投行、做銀行家,選科向錢看。所以學校對每一科的重視要很平均,不是因為大學收生時重視這些科目,就集中去讀這些科目,其他的就變成閒科。在我們的年代,有的學生很喜歡地理,有些喜歡歷史、中國文化,都會花很多時間鑽研,不會受其他人的影響。不像現在把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列為入大學必修的科目,通識科又讓人覺得課程不是太清楚,只靠看幾份報紙作為參考資料,學生是否有能力批判地看這份報章,這些報章的立場是否又很清晰?會否偏頗呢?老師有沒有功力去告訴學生那些媒體怎樣報道為之準確?這些都有準備不足之處。
有些人歸咎近年的大學生和高中學生對社會不滿和激進,會否與這些課程的教材和教法的選用有關呢?傳統文、史、哲、地理、歷史、經濟等科目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好東西,有沒有教好呢?每個學生都鑽營考試,到補習社學習考試技巧,受益者是補習社。學生只求貼中題目,雄辯滔滔,這不代表學生好,若用這個方法去評核是很有問題的。跟以往要基本功好,要紥實才會考得好,不可能只靠「天才波」自我發揮,造成有些大學生辯才一流內容空洞,歪理很多,並不實際。用偏頗的表達方式,以擊倒對方為榮,不是實事求是,這與訓練很有關係。
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啟樂校長:
現在中學的問題在四科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是要必讀的,餘下的選科只能選2至3科。有很多學校聽從教育局的指示:「每年先讓中三學生做一個調查,他們喜好什麼科目,若多人選讀的就開班,少人選讀的就不開班。」大家記住這是只有15歲的同學,就讓他們做調查,中史、中國文學當然很少人讀,視覺藝術這些冷門科目選擇的人數就更少了,選修物理、化學、生物、經濟、企業、財務、會計的科目人數立即飆升。由這些15歲的學生受到父母、傳媒所影響下做出這樣的決定,學校就根據這個數字開班和縮班。若中史只有8位同學就不要開了,視覺藝術只有5人也不要開了,結果教育局就讓選擇權落入15歲的孩子手裏。
更慘的還有那些冷門學科的老師,要在中三時勸說學生要繼續修讀該冷門學科,又讚賞學生對這科很有天份。其實老師心裏想告訴學生,如果不選修的話,老師就無工開了。最近有新聞,港島區一所著名女校因中史科學生選讀人數不足,中四將會停辦,有家長很希望女兒讀中史科,到教育局投訴,教育局答覆是:「我們很重視學生的選擇,但既然學生已選擇,學校就有人手上的調配問題,這是他們的結論。」那就是教育局認同該校的做法。
風采中學由第一天至何校長接任後,是從來都不會這樣的,我們不會讓學生做這個調查統計。因為學生只有15歲,大學生的決定我們當然要尊重,因為已超過18歲了,對老師來說是非常慘的,在每年的6、7月份老師就要去看看有沒有工開,或要轉去教其他科目,這個做法非常不智。
風采中學會是這樣的,每一班裏其中一科是固定的,例如 A 班一定要讀中史或地理,另外的選科就自由選擇,另一班是理科,生物一定要讀,下面的就物理或其他。這樣我們會重視這些科目,而且保持有學生讀,以折衷主義,不是全都讓學生選擇,我們重視的傳統學科為必修科。這樣做老師也不怕失去工作,保存學生就讀率。政府是始作俑者,當時推出讓15歲的學生自行選擇的決定,我就預計有這個結果,不幸言中,但他們又不會改!

讀歷史需要中肯持平

在場學生家長:
在1975年小學畢業後,我就越洋到新加坡讀書。當時新加坡的學校分為中校和英校二種,雖然新加坡華人佔大多數,日常亦以英語溝通為主。因為當地排華,中、英校都沒有重視中國歷史,有關中國歷史的書籍也不多。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是多民族的國家,對中國歷史的理解非常有限,基本上沒有學生對中國歷史感興趣,華人學生所理解的是世界歷史中的一部分。在華人社會裏,對於中國歷史都是一知半解。即使在日常以中文溝通為主的地區,對抗日戰爭的這段歷史,中國大陸人、香港人、台灣人三地的理解各有不同,台灣與日本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交流多,對這段歷史較為淡化;而中國大陸學生所理解是,講起日本就會咬牙切齒,恨之入骨;香港接近中國大陸,又是國際都會,所理解的較為持平、中肯和理性的。
在教育局的政策修改下,若中國歷史科未能成為必修科,將來學生都不選這科的話,那如何培養良好的本地師資去教導下一代學習中國的歷史?難道我們的下一代也當這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嗎?全球就只有香港這樣唯一一個地方,可以在較為持平和理性的環境下學習中國歷史,縮減了就非常可惜,任何國家的本土歷史對人民都非常重要,不認識自己歷史,又如何去影響全世界?
何漢權校長:
在報章上我已發表過,國民教育的根本在國史教育。香港在中學的初中階段,中國歷史科基本上在擺事實、講道理、說感受、明思辯,向前看的阻礙和干擾是很少的,現在言論和出版仍是自由的。相對於台灣,我們是比較好的。當我們在台灣說中國歷史這四個字時,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外國歷史,在中國內地的中國歷史。很簡單就抗戰本應是由國民黨政府當家作主的,但在中國內地,往往到最後都會加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大功勞,但明明抗戰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在香港,我們可以有證據講出,在國民黨和共產黨鬥爭時,可以講成是二萬五千里長征,也可以講成為二萬五千里流竄,都可以的。最重要是可以根據事實、講道理、說感受出一個結論。
過往我主力做的是有關學生行為及成長,在中文大學的教學院,我都是研究訓導輔導、課室管理技巧。自從2002年,當中國歷史科被課程發展處貶抑後,我就義不容辭投身於中國歷史科的鬥爭裏去,我對於這些對中國歷史了無認知的官僚,這樣把歷史科搬上搬落的做法,感到悲憤難抑!
(全文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