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文化差異

這種文化的差異,不是人人都注意的。也就是說,不止會不了解,還可以是不屑了解;認為許多事情有絕對的「對」與「錯」。

從事教育研究,尤其是宏觀的政策研究,很難避免文化因素。兩周前提到的兩個例子──漢中的課室暖爐、苗族女孩的刺繡──都是由於不了解當地的文化,而以外人的文化框架來判斷另一個文化。世銀認為零下5度是不可忍受的,沒有達到人的「基本需求」(basic needs),因此應該優先考慮;而當地的人卻覺得這是冬天常態,絕對不是當務之急;還有其他更緊急的事情要做。

外來者覺得苗族女孩入學率低,是當地家長落後,風俗保守;但家長擔心的卻是上學影響了刺繡,女兒嫁不出去。都是因為不了解當地的文化,因此作出錯誤判斷,捉錯用神。可以因此提出不符當地文化的政策建議。

認識差異 了解文化

但是這種文化的差異,不是人人都注意的。也就是說,不止會不了解,還可以是不屑了解;認為許多事情有絕對的「對」與「錯」。就拿上面兩個例子。看到孩子在零下5度挨凍,就覺得這是不可忍受的,沒有文化元素;若強調文化,那就是不顧國際的標準(benchmark),是沒有保護兒童的人權。穿得暖的人,也許就是不知道穿不暖的人,是怎樣想的。穿得暖的,不能代替穿不暖的人,去做決定。

苗族的刺繡,也有人可以說,「那是一種落後的風俗,女孩子念書是最重要的,念書是女孩子的未來。」這樣一說,就彷彿應該讓苗族的女孩,進入學校,寧願去掉學習刺繡的習慣;為了現代化,也要另找辦法吸引戀愛對象。當時也的確有提議可否在學校教授刺繡;家長說不行,每家的刺繡有自己的傳統繼承,學校教不了。

所以,到一個地方,是否了解當地的文化是一回事,是否有意願去了解當地的文化,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是否認識的問題,後者是是否尊重的問題。

記得前兩年在澳洲出國一件事,當地的伊斯蘭教徒,設計了包裹身體加上頭巾的泳裝,出現沙灘時,被警察逮捕了。外人很難理解。當時的解釋是,「不恰當的裝束,令人厭惡」。在有些社會,也許相反,暴露身體,才是不恰當。這是大家對於什麼是「恰當」,看法不一樣。在一個文化裏恰當的,到了另一個文化裏,很可能變為不恰當。

若干年前,哈佛大學就有過一個議論:要不要收受中國家長送來的禮物。開始的時候,人們一致對於家長送禮,表示堅決不能接受,因為這有賄賂的含義。後來才慢慢的明白,在中國人來說,送禮只是一種善意的感謝,沒有爭取破格錄取的意圖。但是結果還是禮貌地婉拒,因為很難辨別是謝意還是善意,也怕很難對不同國家的家長,不同對待。(美國常青藤大學都有報答大型捐贈優先錄取的做法,所謂Heritage Giving,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此處不贅。)

文化無知 另類愚昧

最戲劇化的故事,是美國Talk Show主持人Oprah Winfrey,打算在印度開展她的節目。頭天,主人家請吃飯。桌上談笑風生,直至上了菜,Oprah不知道如何吃法,說:”I heard some Indian people eat with their hands still.”因為是現場直播,馬上引起軒然大波。男主人笑着說:”We all do! All Indians do!”她說的是:「我聽說有些印度人還在用手進食。」要命的是那個”still”(還在),雖然說得很輕,卻逃不過觀眾的耳朵:隱涵「用手進食」是「落伍的」。主人家也答得好,「我們都這樣!」那是印度的文化!

筆者曾經在一個印度會議的午餐上看到,雖然自助餐的旁邊放滿刀叉,印度的學者大部分都選擇用手。我問當時教育行政規劃大學的校長Govinda,他說:「味道不一樣呀!」(在馬來西亞、柬埔寨,都聽過同樣的答案。)但是他又哲學性地補充:「吃東西,是人與自然界的交往,為什麼要用金屬隔開?」為之語塞。

其實,Oprah的話,不經意地暴露了她的無知。用手進食的人,在世界上是大多數。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洲,絕大部分的國度,都是用手進食的。用刀叉是很少數國家的習俗(而且是比較近代的習俗),不過因為殖民的影響,也傳到西化了的城市。Oprah的認知,局限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裏面,到了別的文化國度,就出醜,是顛倒的「出洋相」。

Oprah的引起反感,不只是無知,還因為”still”,含有貶意,即用刀叉比用手先進,看不起人家的文化。筆者有一個信條,一旦研究文化,就要承認文化是無分高低的。

在教育領域,一個頗受人注意的項目,是Jo Tobin等的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出版了一本書,也有視頻短片。研究人員分別在日本、中國、美國,各找了一所幼兒園,錄下他們一整天的活動。由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互相觀看。這裏舉兩個例子,都是本文化以外的人,難以理解的。

對於中國的幼兒園,日、美教師最不明白的,是到時候孩子們一起排隊上廁所。美國教師說:「大人為什麼要控制孩子的生理行為?為什麼有可能?」

文化對比 發人深省

日本的幼兒園,一班30人。研究員問:「30人的班,不是大了一點嗎?」「班小好嗎?」老師答。研究員追問:「人數少一點,不是每名學生就能受到教師更多的注意嗎?」老師卻說:「那也許是。但是孩子的互相交往不是少了嗎?」

最震撼性的,是休息的時候,一名在課上就已經弄古作怪的男孩,對另外一名男孩拳打腳踢,弄得對方哭了。一名女孩去告訴正在批改作業的老師:「他們在打架。」老師回應說:「你為什麼來找我呀?你們自己應該找辦法解決的。」觀看的美國和中國教師都覺得不可思議。中國教師說:「打架是絕對不允許的。」美國教師說:「這是安全問題。孩子要是受傷了,我們負不起這個責任。」

可見,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國度裏,可以有迥然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文化差異。不是用簡單的道理可以解釋清楚的。因為後面有很深層的理念和假設。

筆者對於文化的注意,源於1980年代中,在中國農村做了多個研究項目。發覺有些現象,中國與其他地方,或者是文獻裏的假設,很不一樣。

比如說,當時由於國際機構的要求,去了不少窮困農村。國際文獻,一般認為,一個地方的入學率,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成正比。照這個道理,愈是窮的地方,入學率就應該愈低。

但是在中國,這種情況並不明顯。窮與富的差別,也許在「辦學條件(硬件)」,也許在教師收入(當年還時有欠薪的),但是入學率一般都頗高,沒有太顯著的差別。令筆者覺得,一定有經濟以外的因素,在推動家長送孩子入學。但是這種情形,在少數民族地區,又不一樣;又進一步把筆者推向文化的探索。

有一次,在浙江做研究。交了中期報告,聯合國屬下的國際規劃研究所,回應質問:「為什麼沒有有關課本的報告?」因為這是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的難題。在筆者的研究過程中,又的確沒有遇到有關課本的問題。

探究一下,才知道,每年都有全國的規定,所有的印刷廠給課本讓路;又在暑假,所有的鐵路優先運送課本。務求開學前把課本送到學校。這背後的文化因素,對於「書」的重視,是其他國家難以理解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