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者說教育是很奢侈的事,和人的「家底」有關連。
是的,但有多奢侈?有人計算過,為了給子女良好教育,所以自幼稚園就要進名校。名校當然要貴族一點,國際英文幼稚園最理想。升小學時自然最好接龍讀國際學校,一直讀到中學畢業為止。
高成本的求學之路
中學畢業後,留港升學可參加本地大學的non-jupas,但學位稀少,競爭激烈,為確保坦途,最終要負笈海外便無法避免。
這條學習路途,粗略計算,沒有300-400萬——「上車盤」的價錢了——應無法成事。奢侈嗎?確是很奢侈了。所以沒有一大筆資產,唯有自小替子女供留學基金,以應未來所需。
自然有人被迫或自願走經濟和划算的讀書路途。幼稚園、小學、中學都讀資助學校,雖還有少量必要開支,但數目應是每個家庭都付得起。12年免費教育,是納稅人應得的權利。子女資質好,能升讀本地大學,學費也便宜。即使香港的大學讀不上,要升大時才「插隊」海外留學,只需籌算幾年的學費宿費,中產以上家庭應還可應付。
做家長的要子女走那條路,大家的想法都不同。但要明白的,走奢侈的求學路,子女得到的教育,硬件質素或許稍勝,但和教育成效和出路發展卻未必有關連。
自然,讀名校,學生的家庭背景或者好一些,讀國際學校的更一定是富有家庭。但有優點也會有缺點,名校讀書壓力大,資質及不上的學生會跟進得很辛苦。國際學校除了要付高昂學費外,學習較鬆散,有人也會覺得是缺失。
其實簡簡單單的學習,人人應得,也人人要經歷,為何總要給人這麼大的壓力?這當中自然少不了一種比試、一種炫耀,或一種虛榮。家長要爭取這些,或看重這些,壓力由上而下,最終要子女承受。甚至未來社會的變遷,學歷是否和生計相配合,後果要由子女去面對,這就無論如何對下一代不公平。
曾經不止一次,在一些大型屋邨的街市中,碰到一些國際小學的學生進行一些戶外學習活動。老師帶着一群學生,觀察或採訪一些買賣活動。老師認真指導,學生也嚴陣以待:手中拿着工作紙,神色凝重,把見聞記錄。心想,才不過街市買餸,貧苦學生很多時要跟隨阿媽一起進行,遇有需要時更要單獨行事。但落到富有人家之中,便成了一種學校活動,經過「學術」包裝,自然會「高檔」些。何況,當中還有「從活動中自發學習和鞏固學習成效」之類的教育理論支持,家長心儀,高昂學費便覺使得合宜。
博覽群書 繼承傳統
不期然想起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回憶他的學習成長歷程。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在1949年移居香港,丘成桐在50年代初渡過他的童年。童年生活的回憶,丘成桐自述一些片段:「到小六下學期,老師將我們班分做幾組,……我分數比較好,所以成為我組的組長,帶着六名同學,借溫習為名,不去上課,到處遊蕩。我每天出門帶着書包,父母親還以為我很用功,因為父親叫我讀的書我還對付得了。我帶着我們組的同學在山間田野和海邊玩耍,也到市區與商販來往」、「那時候家境窮,但是渴望讀小說和課外書,記得……一位叫做沈君雄的年青朋友到他們家住了一個多月,……他留下了一大堆書籍,其中有種種不同的演義和章回小說,包括《說岳全傳》、《七俠五義》、《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還有魯迅先生的短文。……為了彌補我讀課外書的不足,父親買了一些國內外名著,例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還有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安徒生的童話、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話、歌德的《浮士德》等書籍給我讀。」
這些文字,都是記錄在丘成桐的演講詞《那些年,父親教導我的日子》中。前一段引文中的童年學習經歷,正常人眼中確有些離經叛道、不思進取的。後一段引文中所舉不同類別的小說,在富裕社會中也應是唾手可得的,離奢侈很遠。或許更弔詭的,都不過是些中文字印製的書,和現代家長強迫子女遠離講讀中文(雖然是母語)相差很遠。
自然,沒有丘成桐的天份,沒法就在這樣的學習經歷中得到日後的成就,但卻可說明:不是單純奢侈,才能得到一些學習的真正利益。
引述這些,就當作給真正有心讓子女成材的家長一些擴充思考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