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生涯規劃

教育界以前是比較穩定的行業,時移世易,教師生涯面對很多衝擊,因為整體人口下降,似乎有越來越多剩餘的教師,但同時間也不斷湧現一些新的發展機會,吸納新入行或剩餘的教師。
封面圖片:對教學非常投入的合約教師,可以得到長約,汰弱留強,保留真正肯為教育付出真心的精英份子。(Pixabay)
 
教育的發展最依賴的,除了是學校教育的質素,還有一個地方的人口。過去十多年,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由於學生的數量日漸減少,學校一間一間被「殺」。開始的時候,大家感到有些學校因為辦學不理想,學校被「殺」也是很合理的安排;但當有些教育質素好的學校,也需要面對縮班或殺校的危機,最大的影響,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生涯規劃!
 
教育局發布的《中學概覽2016/2017》,有78間中學中一收生只有三班或以下。二零一六年有15間中學進一步各縮減一班。這種風氣一路漫延,不止校長擔心不已,作為教師,對前途都感到迷茫,不知下一年自己的教席能否保得住。 
 

令人痛心的新聞

 
而且科技的發達,家長可以很容易在網上看到不同人士針對各間學校的評語及比較,例如,入讀大學的人數、公開試的成績及報名人數等等。結果,教育便淪落為這些數字的奴隸。這種比較看似客觀了,可是亦抹殺了一些重要的教學指標,例如,學生的操行、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是否有多元化的發展等等。這些指標對於教育學生來說,都是有深遠的影響。
 
近年,有學校為了逃出「殺校」的厄運,奇招百出。在縮班殺校陰霾下,為了增加學校的收生人數,學校提供校服校車津貼、包的士或校巴到校參觀、擺攤位搶學生。教師就好像經紀一樣,在派位中心門外等待,見到家長時,便一擁以上圍住派發宣傳單張。
 
每每看到這些新聞,都感到十分痛心。為了爭取那一點點的生存空間,不惜放下教師的尊嚴及面子、堅持不了教育的專業性及原則,在街上與不同學校的教師搶學生。不止教師,學校對家長及學生的態度就好像是對待客人一樣,奉行「顧客永遠是對的」,討家長歡心變成了學校政策的一部分,沒有了「士可殺,不可辱」的尊嚴!
 
學校現在要面對的難題是如何找到足夠的學生,但若以以上的方法去爭取多一點學生,只是一個惡性循環。對學校而言,教師的生涯才是關鍵的事,究竟教師能否為自己的生涯有更好的規劃,可能比學生的生涯規劃更為迫切,或可避免因為縮班或殺校影響了教師們的個人及家庭生活。
 
教育界以前是比較穩定的行業,時移世易,教師生涯面對很多衝擊,因為整體人口下降,似乎有越來越多剩餘的教師,但同時間也不斷湧現一些新的發展機會,吸納新入行或剩餘的教師。
 
例如,融合教育需要有更多額外教師支援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融入主流學校;另外,「中學生涯規劃」這個近年新的範疇,也需要有足夠受培訓的教師協助學生。
 
教育是面對人口減少,但社會同時也對教育要求越來越高,正好讓不同的支援服務有所發展,讓一些有良好心態及能力的教師轉型;近年教育界提出小班教學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當然,學校管理層亦需要協助教師進行生涯規劃。若發現某些教師欠缺能力或熱誠,可能考慮辭退他們,反使用這些機會,讓對教學非常投入的合約教師,可以得到長約,汰弱留強,保留真正肯為教育付出真心的精英份子。
 
鮮魚行學校前任校長梁紀昌先生的救校事跡,相信是教育界「家喻戶曉」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救校,結果令學校活下來了。梁紀昌先生並不是出外搶學生,增加自己的收生人數,而是與老師一起站起來,以提高教育質素的實際行動,轉危為機。
 
請社會大眾全力支持辦學團體,校長及教師們,爭取更多的資源,讓教師能有健康的生涯規劃,使教師再次以專業帶動家長及學生提升教育質素,我們的下一代才有良好的教育,香港未來的才有明天!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