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教育部分(第四章)提及的議題,大致涵蓋所有現時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應該大致得到教育界和社會的歡迎。
教育部分的一個特點是,幾乎所有內容都是正面的、進取的,沒有退縮,也沒有迴避,更沒有巧言令色,運用語言藝術去應付難答的問題。
雖說大致會受到歡迎,還一定有種種未必是正面接受的聲音。估計起碼有五種可能的反應:全面接受,因為凡是政府提出的,都要支持,乃其一;認為建議的內容難以實施,乃其二;認為建議的內容太過保守,缺乏新意,乃其三;對建議的某些部分加以正面或者負面的政治闡釋,乃其四;全面否定教育部分的《施政報告》,因為凡是政府提出的,不能支持,乃其五。
問題積聚 裹足不前
閉眼想一想,評論政策的,包括政界人士、媒體、文人,相當多是由一貫的立場和風格來決定如何評論的。實質性地分析建議的內容,客觀地加以分析、評論,近年愈來愈少。現時在媒體出聲的,大都帶有立場,假如是理性分析,隨便如何評論,總會引起某方面的不滿,重的會罵你,輕的說你「各打五十大板」,更客氣的說你「持平」,因為大家不知不覺地,都站進政治鬥爭的棋盤。這變成了香港的基本社會生態。
教育也不例外,每一個時候、每一件事往往都會有預設的戰場。你不在這些戰場裏面,站邊、吶喊、攻擊,就是虛偽、就是逃避,或者是有陰謀,幫了「敵方」。
說了這許多,並非呻吟、埋怨,而是香港的現狀。過去幾年,各種政治力量都把政治鬥爭看成是香港的主要任務,這也包括政府口頭不斷喊「民生」,但是戰鬥的姿態不改,就處處惹起政治爭論;所謂民生的項目,就有點寸步難行。而所謂「民生」,也是狹義地只是幾個特定的方面。正如林鄭發言中所說:「過去一段頗長的日子,社會上積聚了一些問題,有時因為爭拗不斷而被擱置一旁,有時則因為怕被批評而裹足不前。」
就教育來說,政府政策基本是停步不前。在「休養生息」的奇怪口號下,教育政策幾乎沒有任何變動。其中幼兒教育算是有了新的資助模式,實現了幼稚園免費,但是提到的「優質」教育,是一個沒有內涵的定義,也局限於3至6歲。近年提出的「生涯規劃」也是沒有明確的目標,而對於現代社會的「生涯」(實指職業)也沒有充分的研究。這兩項,幾乎是過去幾年唯一看到的所謂教育「進展」。
但是就教育而言,更大的挑戰是,上一輪教育改革定下來的目標沒有細化;實施中出現的、本來正常而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跟進。另外一個挑戰是,回歸以後逐漸浮現的政治敏感教育領域;本來是香港社會在「一國兩制」新形勢下的學習過程,若以專業角度解決,比較平和而有效;可惜釀成政治風波,剝奪了專業解決的空間和機會。
當前林鄭《施政報告》的取態,將會影響以後的香港社會生態。這是筆者對《施政報告》的基本期盼。林鄭強調不想事事與上屆政府比較,很有必要,不然又會墮進以前設下的戰場,糾纏於許多「莫須有」的政治爭拗,就會耗費不少無謂的精力。
撥亂反正 專注專業
筆者多次提過,一個人、一個機構、一個政府,最忌的是採取「補虧思維」(deficit model)。就像修車一樣,「理想」就是修復到原樣,不會帶來任何進展。香港人說,這是「填氹」。慶幸的是,林鄭沒有採取這種思維。就像賽跑,沒有往回看,而是把要做的都看成是新目標。這樣,她的團隊就會覺得有「奔頭」,這個社會也會有機會恢復希望。
這裏有一個道理是最近才悟出來的。在內地,接觸教育有關的學者、官員、前線教師,還有不少積極參與教育的社會人士或者是商業機構,他們都明白在政治上、尤其是政治言論上有很多禁區,他們不會去觸碰;但是在其他的領域、尤其是教育專業的領域裏,他們可以說是自由奔放,創新很多,進展神速。在香港,本來沒有任何言論禁區,卻偏偏很多教育的討論都被逼背上政治的標籤;又或者只有政治敏感的領域才會引起討論,於是處處非黑即白,無法正常研究,結果停滯不前。真是諷刺得很!
悟出的是一個道理:從事政治的,難免覺得政治最重要,但是不應該讓政治覆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就教育而言,裏面當然會有不少可以引起政治辯論的內容,但是大多數領域都不涉及政治,又或者政治的色彩其實是「莫須有」的。
像這次《施政報告》的一些新項目,如科學研究經費的加倍(由GDP 0.73%增到1.5%),沒有任何政治爭議,卻是人們長期關注的,因為香港在這方面的經費比起許多其他社會少得可憐;又如在學校設立特殊教育統籌員,也是教育界很久就希望解決的。這些項目,看來不會引起激烈的政治爭論。
《施政報告》提出的「八大教育範疇」──教師專業、課程安排、評核制度、職專教育、自資高教、校本管理、家長教育、研究和宿舍──都是教育界亟待解決的、積壓已久的問題。
林鄭不是提出急性的解決方案,而是作為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很值得讚賞。一方面社會人人都以為自己是教育專家,隨便「拍腦袋」就可以提出一些偉論;必須有一個研究的過程,才能把教育的討論回歸專業的探索。
另一方面,教育局內,研究的機構凋零,研究的人才已經零散;不少課題,這10年左右,國際上又有了不少新的發展,必須有認真的研究,才能保持香港的教育先進地位。
因此,筆者認為,就教育而言,這是一份讓教育回歸正常的報告。從初步的反應來看,希望能夠從這裏開始,建立一個理性的政策討論平台。
豁然開朗 前路漫長
這裏有幾點觀察,並非成熟的建議:
一、離開政治爭拗,撥亂反正,是此時此地香港最需要的。作為這屆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恰如其分,起到安定社會、共同建設的作用。希望特首和她的團隊能夠保持這種姿態,不慍不火,任何莫須有的政治挑動,不為所動。對此,相信教育界和全社會都有這個願望。
二、過去20年,以往曾經起過非常積極作用的諮詢架構,幾乎被閒置;有些專業的諮詢組織,又變成利益集團的代表會。政府既聽不到許多誠懇的智慧聲音,沒有了心懷全社會的專業力量,也失去了共同奮鬥的同盟軍。林鄭提出的「專業領航、直接聆聽」,相信不會成為空話。
三、作為第一份報告書,也應該是為將來開路的里程碑。如此看,就教育而言,往後還有許多空間,豐富這些建議與研究範疇背後的理念。比如說,「課程」這個概念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不能停留在大綱、課本、考試?又比如說,職專教育在新的世代,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說,校本管理、拆牆鬆綁,這背後的自主與問責是怎樣一個關係?等等。
四、教育領域錯綜複雜,政策的實施也需有策略。所謂策略,主要是在盤根錯節的種種問題之中,理出輕重、緩急、先後、取捨,否則將會出現上上下下許多忙亂的現象,實施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招致失敗。
五、世界變得很快,很多教育的政策、措施、運作、模式,已經無法應付急速變化的大環境,全球如此。真正成功的、適應新世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改革,也許還未出現。
香港在這些方面其實前面走得不錯,還招來不少國外的羡慕。一方面我們談不上自滿,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能隨便找一個外地的專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又或者借一個什麼時髦的模式,就能高枕無憂。教育發展的探討,還必須靠香港自己的努力。前路還是漫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