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諺語:「魚不過塘不肥」。民間積累的智慧告訴我們,原來搬遷轉或換環境對於我們各方面的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古時孟子的母親為了令年幼的孟子有更好的成長環境,三次搬遷到不同的環境,最後才在學宮旁邊安定下來,而孟子亦不負母親的苦心,終成一代大賢。事實上,部分孩子可能在轉換生活環境中,發展出更好的生活適應能力,也增加生活經驗,體會搬屋應有的程序,但也有一些孩子因為搬屋而產生不少心理上的衝擊;家長在搬屋時,需要考慮得更全面,否則搬屋可能做成子女心理的一場小型災難。
當子女搬進一個既新而又陌生的環境時,不論室內的裝修、傢俱的陳設、環境的布置,還有窗外的環境或上下樓的程序等,都跟先前的環境可能不一樣;再加上未能習慣新環境的音量、新裝修的甲醛,以及其他種種因素,可以造成子女,特別是幼兒的心理引起憂慮以及不安,令幼兒容易哭鬧,甚至衍生情緒行為問題。此外,由於搬屋的緣故,有很多子女的日用品及玩具均未來得及拆箱,令子女失去娛樂或沒有足夠的空間玩耍,加上家長因為忙於處理搬遷後的種種問題而減少了照顧子女的時間,更是令子女在這段時間未能得到父母的愛,生活流程大受影響。
對於已屆小學年紀的孩子來說,搬屋的問題可能沒有那麼嚴重,但亦有機會造成情緒及行為上的影響。假如家長因為經濟原因需要大屋搬小屋,而孩子亦有機會失去自己的房間,需要跟父母或是兄弟姊妹同睡,造成情緒上的壓抑。而假如家庭是從小屋搬大屋,孩子亦有機會因為需要被逼學習獨立睡覺而感到焦慮,衍生情緒或行為問題。
新奇的學習機會
事實上,搬屋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可以是一個新奇的學習機會,有很多新的人與事,但對於一些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不足的子女,轉換居住環境可以是一個沉重的學習包袱。
首先,在一個陌生環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從頭摸索,例如新居附近的路段、商店及車站的位置、甚至回家的路線等。對於專注力或是記憶力欠佳的孩子來說,要記憶並使用這些新資訊不可謂不困難。
其次,在搬進一個新的地區後,很多生活流程亦需要從新制定,例如上學出門的時間、探訪親朋好友家的交通等,要重新適應亦需要孩子付出很多的精力。最後,對於新社區內的陌生人,例如附近餐廳商店的職員、大廈保安員或是清潔員工,孩子亦需要重新認識或是與他們建立關係,對於比較內向害羞的孩子便需要耗費不少心力。
減低搬家對孩子的影響
要減低轉換居住環境對孩子可能造成的潛在影響,家長在搬屋時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首先,搬屋時應優先考慮選擇同區的住屋,以減輕孩子需要面對的環境適應問題;
第二,若然需要遷就其他家人或因素,家長在考慮未來屋坐的單位時,應該帶同上子女一同前往觀察,或是在設計新居時能夠容許子女參與亦會有助子女適應新環境。
第三,在搬屋的同時應該避免進行其他大規模的改變,例如轉換家中傭人、同時要求孩子即刻改為獨立睡覺等,家長適宜讓子女可以循序漸進適應不同的改變。第四,家長亦可以在搬屋期間安排額外人手協助完成搬遷程序,減輕家長本身的壓力之餘,亦能騰出更多時間陪伴以及照顧子女,減輕子女所面對的壓力。
最後,假如孩子在轉換居住環境後出現情緒困擾或焦慮,家長可以尋找學校社工了解情況,亦可以尋求心理學家的專業意見,從多方面支援子女的情緒問題,將子女面對環境轉換時所帶來的不安與焦慮轉化成一個學習與蛻變的好機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