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溯源:探討老師要面對的「學會」

筆者深信,香港的老師均是有學養有使命感的老師,但要成為學優徳勳的老師,還得要學會建立教師的尊嚴,學會如何才具國格以當世範。

學為人師,這簡單的4個字,字面的意思非常簡單,是老師必須要學習,但若要成為學生的表率,那你得不斷的對學問、知識和教學技能進行學習,並且要學會,這才是「學為人師」的真諦。可「學」卻是因時而異的事,教師的「學」,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

我國早在先秦時代,便有老師的出現。據《周禮》所載,最早的專業老師是地官司徒,按《周禮》的官位階級,地官位列,僅在天官之後(其餘為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地官司徒的職責是「養國子以道」(「道」是禮、樂、射、御、書、數),由於他們的學生是貴族,是不一般的學生,所以他們除了精通「道」外,必須建立教師的尊嚴與地位,也就是學會建立教師的形象。

老師要學會溫故

隨着社會的變遷,教育走向民間,社會出現了一大批老師。這時要當老師,除了要精通「道」外,也得要有所「學會」。《論語》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了我們,老師要學會「溫故」。那就是今天的「鑽研與分析」。

漢代設立太學,在太學當老師的全是五經博士(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太學是出仕之途,出仕要考作文──作賦(參見張衡《論貢舉疏》)。因此,若要當老師,必須精專作賦。這就是要求老師學會寫好「下水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式的私塾興起。由於時代動盪,「超名教,任自然」是對私塾老師的要求。當老師的除了教學外,更要因應僱主對時代的要求,教授博弈書算,並將儒釋道相互摻雜,教授的知識面也逐漸變廣。這時期的老師,為了「稻糧謀」,是故除了要掌握「四學」(儒學、史學、玄學、文學)外,也要學會琴棋書畫。兌換今天的要求,就是要學會帶領課外活動。

隋唐以後,以開科取士,教師的工作,主要教學生應試。但由於隋唐承傳了魏晉時期的門第觀念,兼且科舉考試是高難度的考試,以至當時的人「恥於從師」。針對這個情況,韓愈寫了《師說》一文,寫出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的名句。這告訴老師必須學會教師的角色。

唐以後的宋、元、明、清四朝,老師以社會責任為學習取向。東林書院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也就告誡老師要有國家良知,擔當社會道義。據此,老師要學習的是人格與國格。

放任式管理的流弊

回歸以來,政府對教育採取放任式的校本管理,老師的「學會」,視乎學校發展的需要由學校領導安排,相關的學習,大都是跟教與學有關,例如學會運用評估數據優化教學、學會運用人工智能教學、學會建立SETAM的校本課程,學會建立家校關係……然而,2019年的「黑暴」,突顯了放任式的管理的流弊。

於是,教育局翻天覆地的推行國民教育並取回教師專業操守的主導權。是故當下的老師,也就必須以教師的社會責任,對教育局的課程與政策,進行「知情意行」式的深度學習,並在體悟課題的「情」、「意」後,落實「行為世範」,以成為學生的典範。這是態度的學習,國格的學習,建構形象的學習。

配合青少年的發展,讓他們看到曙光和有上流動的機會。教育正在無聲無息地以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作為定向,而定向的方位是粵港澳大灣區。從香港的出生率看老師的就業、創業、置業前景,今天的老師,應該以教育專業學會融入大灣區了。

筆者深信,香港的老師均是有學養有使命感的老師,但要成為學優徳勳的老師,還得要學會建立教師的尊嚴,學會如何才具國格以當世範。

梁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