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針刺治療高血壓

中醫認為,肝風內動,可使情志不暢,氣鬱血滯而不調達,從而產生頭昏目眩,煩燥易怒,肝風動甚,逼使肝血妄行,致使肝陽上亢而不疏泄,進而產生血湧頭目,神志不寧。

上期談到經常按摩周身肌肉,令肌肉放鬆,可使血管舒暢,從而增強心臟跳動和血管擴張,使血壓下降,今期繼續談按摩和針刺穴道調節血壓的方法。

精神抖擻 老當益壯

歷史記載中,昔梁灝82歲,尚發憤讀書而稱魁。歷史事跡裏,東漢時期,有焦先者,隱居於京口焦山,年170歲,且日復一日地伐薪,施送村人。他們的精力和體力,源於健康的身體,基於強壯的體魄。《水滸傳》中,武松酒過三巡,毅然英勇無比,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三國演義》中,趙雲驍勇善戰,救阿斗,陷於魏軍中,七進七出,殺退曹兵。他們的勇敢和強悍,源於無畏的精神和堅強的魄力,基於健壯的身體和威武的氣慨。

故,人有了健康,方會旺盛生機,方會安樂生命;生命的安樂,方會創建事業;事業的創建,頼於有健康的身體。「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意氣風發,叱咤戰場的英雄氣勢,表現着健碩的活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這精神抖擻,老當益壯的英豪氣度,顯示着充沛的精力。

心氣不順 血脈違和

中華醫學認為,心者,生血之源泉,血虛則神不安。心氣通血脈,心氣不順,血脈則不和,心血輸布則不暢達。《呂覽》云:「血脈,欲其通也。」《養性延命錄》云:「能中和者,必久壽也。」故,血脈求其協和順達,方足以輸濡周身。

瀉肝火,寧心志;補腎水,養肝木

因此,以下方法可以令血脈協和順達,有效紓緩原發性高血壓症狀:

一、經常自我按摩曲池、合谷、印堂、太陽、風池、陰陵泉、三陰交、湧泉諸穴。以通達經脈,協調氣血、舒展神志,開豁官竅,進而調節血壓。
二、取耳穴,降壓溝放血。
三、取經穴。太陽穴、上星穴、太沖穴、中沖穴放血。
四、針刺上巨虛穴、少商穴、陽池穴、頭維穴、率谷穴、大椎穴、肺俞、肝俞、脾俞諸穴。

手法──緩插,急取,順五,逆一,輕捻,重刮。

按:(一)肝風內動,可使情志不暢,氣鬱血滯而不調達,從而產生頭昏目眩,煩燥易怒,肝風動甚,逼使肝血妄行,致使肝陽上亢而不疏泄,進而產生血湧頭目,神志不寧。故,瀉肝火,以寧心志;補腎水,以養肝木;通經脈,以和氣。繼而治療高血壓症狀,以求效驗。(二)所有針刺放血操作,宜由註冊中醫師執行。

下期續談治療高血壓中醫良方,敬請留意。

朱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