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讀讀考評局的建議
中學教育文憑試的《考評報告》出爐了,一如過往,考生的「死亡之卷」表現,仍然是各大報章的標題。今年的「一己私肉」、「孟母成『怪獸家長』」的標題,令人憂慮考生的中文水平之餘,更引起對課程改革後,語文課程失誤的感慨。回顧過去四年,考評局的《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下稱《報告》)均有就提升考生之表現作出批評及建議。過往四屆,中文科卷一(閱讀卷)的〈一般評論及建議〉,就有如下的評論及建議:
本年不少考生表現欠佳。總括而言,表達紊亂、思維薄弱、審題不周、不分主次輕重仍常見。
培養閱讀理解能力,離不開多讀和多想。要讀書讀得通,沒有捷徑,只有靠平日積累。(《2012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頁136)
「⋯⋯一般考生,主要在下列各方面表現欠佳:一、審題不周,未能針對題目的要求而作答。二、考生多只理解篇章的表層內容或細節,未能明白文章的深層意義和寄意。三、分析作者表達手法差劣。四、未能準確理解基本文言字詞。五、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思考紊亂。」
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並非一蹴而就,須自初中開始,因應學生的能力,設計閱讀課程,教導生如何理解篇章的深意,提升學閱讀能力。(《2013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頁136)
「⋯⋯一般考生,主要在下列幾方面表現欠佳:一、審題不周,未能針對題目的要求作答。二、未能理解和說明文章的深意和主旨。三、未能準確理解基本文言字詞。四、文字表達不準確、思考紊亂,未能清楚簡潔地析述個人之見⋯⋯正本清源,考生應從初中開始,培養閱讀理解能力。(《2014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頁123)」
「⋯⋯一般考生,表現未達理想者尚多,綜合而言,主要在下列幾方面表現欠佳:首先是審題不周,未能針對題目的要求作答,這一向是考生常見的毛病⋯⋯其次是未能準確理解和說明文章深意和主旨⋯⋯整體上,不少考生文字表達不準確,思考紊亂,未能清楚簡潔地析述個人之見⋯⋯(《2015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頁115)」
認真閱讀,仔細觀察,反覆思考,用心練習,這是提升語文能力的先決條件。(《2015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頁121)
以往四屆《報告》,均語重心長地勸同學「多閱讀」以提升語文能力。對於《報告》的建議,筆者絕對相信老師有要求,鼓勵同學多閱讀,然而閱讀有不同目的、性質。閱讀,可以是消閒性閱讀、可以是探究性閱讀、可以是積累性閱讀、也可以是學習性閱讀⋯⋯不同性質的閱讀,方法與心態是不一樣的。要考試有好的表現,平時的閱讀方法,該是充滿愛意的範式性或模式性閱讀。
閱讀理解四法門
2014年《報告》指出,「正本清源,考生應從初中開始,培養閱讀理解能力」。這句話正正說出時下學生的問題——讀書不得其法,是沒有愛意的閱讀。假若那位把「一己私慾」誤寫成「一己私肉」的考生,閱讀時按理解性的範式,學習性地閱讀:閱讀時多查字典、多做筆記、堅持「水長流不斷線」式的自習閱讀,相信考試時,絕對不會將「一己私慾」誤寫成「一己私肉」。
筆者絕對同意從初中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要培養學生對閱材的理解與記憶能力,首要是教曉學生閱讀理解的策略,運用所學的策略閱讀。以下是筆者着學生常用的閱讀策略。
線索法
目的讓學生理清閱材的結構層次,清晰內在的邏輯關係,以線索畫出閱材的層次,強化記憶。
例如:《醉翁亭記》
以實景為線索:山——泉——亭
以主題(樂)為線索:山之樂——水之樂——與民同樂
支點法
請學生從閱材的每段,找出重點詞或句,作為記憶點,然後從這些記憶點,清晰脈絡,品味內容。
例如:《陋室銘》
起首段支點:陋室 VS 德馨
承接段支點:室 VS 生活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