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人民幣貶值「觸發」港元偏強之迷

——兩地貨幣久分復合大局底定

簡單的回答是:外匯市場是以美元報價,若人民幣貶值,而其他貨幣不變,則兌人民幣自動升值,港元也無例外,但偏強是另一回事。
早前人民幣突然貶值,幅度雖不大,卻已觸動各方神經,尤令市場紛擾揣測不絕。近日香港元偏强,多番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外匯基金依例承接美元,也出人意表。有市場評論者言之鑿鑿,將兩宗事件串連起來,而普遍解說是市民紛紛提取到期人民幣存款,兌回港幣,因此促使銀行需在外匯市場拋售人民幣,套取美元,再向外匯基金兌換港元,應付存戶提款。若彼等立論成立,過去十年人民幣持續升值,香港人民幣存款同步增加,那麼港元匯率應長期偏弱,不會時而觸及弱方7.85兌換保證。事實正好相反,期內港元偏強居多,可見穿鑿附會之言不攻自破。本文剖析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與港元聯繫匯率是否互動,折解人民幣貶值會否引發港元偏強之迷。
 

香港百年來的外匯角色

 
開埠伊始,香港沿用華南通行的中外貨幣,並隨俗以墨西哥銀圓為基準,衍生私營銀行鈔票(紙幣),面額以圓(元)作單位,再變身本土貨幣「香港元」的特殊歷程。隨着客觀環境變遷,雙邊關係也互動調整。內地在1935年放棄奉行數百載的銀本位貨幣制度,香港元也回歸英鎊外匯本位,實施聯繫匯率制度,正式分道揚鑣,獨立於內地貨幣,但兩者實際仍然唇齒相依,步履如影隨形。
 
舉例說,神州易幟後的重建經濟與貨幣,實施外匯管制,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但可經香港辦理僑匯押匯。當時香港中資銀行亦代理人民幣存款,以方便用家,但須以港元交收及境外結算。所以香港是有實無名的人民幣外匯中心,延續百年來的傳統功能,替華洋商貿交收結算。地緣政治變遷,尤其是韓戰﹙1950-1953﹚,更提升了香港金融市場的戰略地位,對中國外貿日益重要。因此,中國春秋兩季出口商交易會,自始已選址廣州,以方便外商,與晚清指定為洋務通商口岸,異曲同工。
 
此外,英鎊在1967年貶值14.3%,港元原同步跟隨,但五天後升值,前後計算,只貶值5.7%,其重要考慮點便是中國主力經香港套取外匯,若港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將影響巨大。其實,當年內地輸港物資,是參照國際行情,以港元計價,並在香港結算,突顯港元的外匯角色,與人民幣的微妙關係。
 

人幣國際化的重要步伐

 
人民幣在2005年大刀闊斧改革匯率機制,香港更成為外匯開放試點,設置境內外往來資金清算機制,調節資金投放及回籠。香港銀行可以招收人民幣存款,但須遵循規定,與內地清算並提撥原幣儲備。所以,本地人民幣離岸市場並不全面,存款實際只是記賬,銀行無法自由運貸放拆借。而且,在清算規定下,受制於內地官訂匯率及利率,實務上是內地市場的離岸「分支」。
 
不過,人民幣可在開放市場直接兌換,是重大突破,促成銀行同業離岸拆借市場,踏出貨幣國際化重要的一步。為此,外匯市場以不同代號區分國內交收人民幣 ﹙CNY﹚及離岸交收人民幣﹙CNH﹚,確認離岸人民幣自成一家,匯率以香港定價為準。
 
香港客戶兌換離岸人民幣,原是設有每日買賣上限淨額20,000元,也可匯入匯出國內同名戶口,每日結匯上限淨額80,000元。不過去年底已撤銷限額,也擱置清算規定,此舉有利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與倫敦歐洲美元市場看齊,並且邁進一步,變相成為實驗離岸貨幣基地,為人民幣全面國際化鋪路。無論離岸人民幣存款及匯款有否設限,內地市場始終是資金源頭,也是周轉資金庫。
 
在設限時期,若離岸人民幣資金供不應求,便由清算銀行自內地調出;若求過於供,則經清算銀行回籠。在撤限後,香港離岸市場可全面發展,擺脫以往是「離岸」賬簿的限制,資產(貸放及投資等)與負債(存款及債券等)俱全,而內地人民幣調出或回籠,應該是最後調節手段。此外,清算銀行與香港同業交易,以港元直接結算,無需借道美元。如有需要,可動用人民銀行與香港外匯基金的雙邊貨幣互換機制,平衡市場供求。
 

人幣貶值 港元偏強的謎思

 
言歸正題,人民幣貶值是否會觸發港元偏強?簡單的回答是:外匯市場是以美元報價,若人民幣貶值,而其他貨幣不變,則兌人民幣自動升值,港元也無例外,但偏強是另一回事。在聯繫匯率制度下,外匯基金設定強方兌換保證價位7.75,若外資湧入,港元偏强,銀行系統可低價接盤,再以官價轉售獲利,即所謂「外匯基金注資」。實務上,銀行接盤後,港元活期存款大增,令其清算結餘比率降低,即使需要向外匯基金買入港元補充,維持穩健水平,交易也不一定觸及7.75價位。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觀豪